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名家小辑]红色文物笑迎客
作者:张雨生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05年 第0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有人说,红色文物在“哭泣”。这话不假。我要说,红色文物该“笑”了。这话也不假。怎么在哭泣呢?眼见为实。该不该笑迎游客呢?且审大势。
       前年夏天,我去皖南和赣东山区,寻访新四军遗迹。除了战场,便是住所、会场及牢房,皆为乡间的祠堂、庙宇,以及殷实人家的厅房。所到之处,残破的木门紧闭。幸亏有当地武装部的同志提前联系,锈迹斑斑的铁锁才被打开。江南多雨,山区潮湿,清末民初的土木建筑,有的腐朽了、坍塌了、回归自然了,还在坚守岗位的,也老态龙钟,岌岌可危。实在让人忧心:这些红色文物,作为当年可歌可泣革命斗争的历史见证,还能支撑多久?
       在被称为“红军窝子”的皖西金寨县,眼之所见更让人心酸:汤家汇镇的姚家祠堂是红军保卫局所在地,如今断垣残壁再利用,搭建成了猪圈。红军邮局旧址,被安徽省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时也成了猪食加工场地。红军时代的地方政权办公处,房子已经倒塌,屋场也围成了猪圈。养猪是好事,借此可脱贫。但是,山区可利用的空地很多,木柴茅草都不缺乏,搭个猪窝棚很容易,何必要挤占红军遗址?蚊蝇嗡嗡,臭气熏天,对参观者不够文明,对先烈也不够尊重。
       红色文物在“哭泣”,责任在谁?谈到这些事,当地领导人总是强调:“没有人呀!”“没有钱呀!”的确,管理要人,保护要钱。红色文物,不少深藏在革命老区,因为贫困,得不到必要的管理和保护。如果上面不拨专款,或者杯水车薪,任其自生自灭,那结果,不会是生,只会是灭。
       能闻到哭泣之声,说明红色文物还在那里挣扎。哭泣是一种呼喊,一种求助,听任哭泣之声衰竭,岂不是见死不救?除了呼吁政府拨款外,还能不能打开思路,寻求别的拯救办法呢?
       今年,终于出现了大好时机,这就是正在倡导的红色旅游。办旅游得有资源,得有东西给人看,红色文物就是红色旅游的宝贵资源。就文物谈文物保护,就史迹谈史迹管理,无不为财力匮乏所困惑。可是,文物搭台,史迹搭台,旅游唱戏,经济唱戏,便能开创新局面。从革命老区传来信息,说有人感受到红色旅游吹来的春风,奋起作为了。当地政府拿不出钱,他们就自发集资,修复红色文物,为红色旅游开道。也有商家打开了眼界,把目光投向红色旅游资源,在那里寻求项目,注入资金搞开发。这是明智之举,多赢之举:红色文物得到保护,老区经济得到促进,投资者赢得回报,旅游者获得充盈。
       “五一”黄金周快到了,旅游热正向红色旅游线路扩展。不必担心没有人去看,应该担心有没有真实的东西让人家来看。红色文物应该尽快抹去眼泪,笑迎游客。
       [鲍合洋荐自《今晚报》2005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