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名篇探赏]《无处告别》的现代性
作者:傅 明 隋明霞

《文学教育》 2008年 第1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一、从思想上看其现代主义因素
       首先,陈染在《无处告别》中实践了现代主义文学一个最主要的思想特征或者说是主题,那就是现代人生活在荒诞世界中的异化。
       我们来看小说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同性朋友的情感在黛二小姐眼中始终是“一种危险的力量”。异性朋友虽然没有这种复杂和危险,却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和欺骗。墨非为了黛二工作的事费尽心机,实际上不过是因为对黛二还残存着想越轨的愿望。即使相依为命的母亲也是个“用爱心来折磨她的女人”,母亲在她的幻觉中是一个披着头发的女人阴森森又悄然无声地扑向她,那双冰凉僵硬的手就要扼住她的脖子。在黛二那里,人与社会或者说世界的关系也是异化了的。戴二在美国昏暗的房间里思念着远方,可是远方(中国)分明是她刚刚拼尽力气逃出来的,她与世界格格不入。她逃离了中国,在美国不到三个月又逃离了美国。她根本就想逃离这个世界然而终是无处可逃,只能彻底变成一个虚无的精神漂泊者。
       其次,对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批判。这种批判精神主要放在文化的视点上。陈染在小说里对以往的艺术遗产和人类社会的现存文化表现出一种背离姿态。黛二小姐出国之前在门上贴过“永别”,义无反顾辞职奔赴现代文明的象征之地——美国。美国用它那强大的现代文明冲洗吞没着戴二小姐,同时又用它无与伦比的病态和畸形发展了黛二小姐心灵深处的某种东西。然而美国的现代文明并没有解脱她与生俱来的忧虑与孤独。最终她不到三个月她就逃回国了。可见作者心中对现代文明是持否定态度的,现代文明并不能使人类摆脱自己所面临的苦闷、焦虑与孤独,甚至还会使之加剧。
       二、从艺术特征上看其现代主义因素
       《无处告别》总体上体现了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文艺观点——表现论,主观性和内向性是其最主要的标志。首先是象征手法的采用。在这里象征不是一般修辞学中的象征,而是一种观念和创作方法。现代主义作家喜欢以此为根据而以联想、暗示、比喻、借代等手法表现人的思想情绪及其发展变化。戴二在被气功师利用之后觉得午日的阳光像一头猛兽,遁去了清晨所有温情与虚幻的薄雾;街是肮脏的、赤裸的;高压线、电线以及电话线密密麻麻地在上空展开一张罗网……这是戴二小姐想象出来的画面,然而那猛兽似的阳光、罗网象征着言语之外的东西,正表现了戴二小姐当时的心境。而缪一、戴二、麦三这三个不像名字更像符号的“芳名”更是寓有深意,她们其实是所有女性生存命运的代表,不同的女人,共同的命运与境况,谁也不能主宰自己。
       其次是意识流手法的运用。在小说中有大量的内心独白,把直觉与幻觉、记忆与印象、现实与梦境、理智与错乱等完全糅合在一起。黛二与琼斯的同居带给她的并不是幸福与安稳,而是这样的联想:一只公鹿追逐一只母鹿;一枝香醇的黄花插在空洞的瓶子里;一辆飞驰的汽车像一道危险的闪电猛冲进一间从未打开过门窗的房子,墙坍窗陨……直觉与幻觉、现实与梦境似乎堙没在一起,以此来表现人物内心的苦闷与焦虑。
       在现代社会里,不仅仅女性,所有人都面临这样的问题,内心的苦闷与焦虑,外在的生存竞争与压力,还有人类永恒的问题——孤独。只要活着,就得面对这一切,无处可逃,也无处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