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本读法]美读是朗读的最高境界
作者:周顺荣

《文学教育》 2008年 第1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叶圣陶先生认为:“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要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在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课文内容的教学与情感体验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美读”,去感受文本,体验情境,从而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实现与作者情感的对接,心灵的“感通”。
       那么,在朗读实践中,怎样才能臻于“美读”的境界呢?
       一、读得准确、流利、自然。这是朗读文章最基本的要求。所谓准确,主要是指朗读时能用普通话朗读,每个字的发音清晰正确,多音多义的字,能据义读音,不把词句读破、读乱,不能读错一个字,不能增减一个字,该停的停,该断的断,语意自然完整。当停不停,当断不断,语意就会模糊;不该停时停,不该断时断,将导致语意支离破碎。所谓流利,是指朗读时不要吞吞吐吐,不要结结巴巴,不要断断续续,不要含含糊糊,给人以行云流水之感。所谓自然,是指朗读时不要装腔作势,不要阴阳怪气,同日常说话不应有多大的距离,犹如邻家叔叔阿姨在讲述故事一般。
       二、读得明白。这是朗读文章最关键的要求。文章是作者表情达意的载体。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什么意思,这是必须要弄清楚的。正如朱熹在《读书之要》中所说:“使其意皆若出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读书不能只停留在字音和表面字义上,要在读中深思、悟神,领会其思想感情。因此,朗读文章前,教师应适当介绍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像作者的写作目的、创作经历、时代背景等,为学生亲近文本创设良好的情境。在朗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文章写了哪些人,这些人具有什么思想性格;写了哪些事(包括细节),这些事(细节)分别表现了什么;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寄寓了什么。对于学生一知半解的或无法理解的语句,应作必要的疏通、解释。
       三、读出感情。这是朗读文章最根本的要求。“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刘勰《情采》)文章不是无情物,而是作者情感的物化表现。作者笔下的日月星辰、江河湖海等景物都在他们心田的浪花里浸染过,成为具有审美意义的“有我之境”。(王国维《人间词话》)作者描写人间万象、芸芸众生也带有自己的主观色彩,并按照自己的审美理想去表现。因此,作者笔下的一切都寄寓了自己的独特感受,抒发了具有审美意义的真切情怀。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力图读出作者的内心世界和由衷感情,这正是叶圣陶先生所倡导的“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感情朗读,固然要掌握语气、语调、重音、停顿、速度、节奏等朗读技巧,但更重要的还是要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世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与作者在感情上对接,实现与作者、文本的融合,朗读才会有艺术感染力。否则,便是照本“宣读”,无情无味,失去了诗文的审美价值。如朗读公刘的《致黄浦江》时,学生明白了这首诗的第1、2节揭露了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中国,蹂躏中国人民的罪行,第3节表达了诗人为祖国自由而战的炽热的爱国主义热情。那么,他们朗读第1、2节时,当然会读出诗人那种为祖国命运而悲、对帝国主义侵略者满腔愤恨的悲愤之情;朗读第3节时,就会读出诗人为自由而战、为黄浦江新生而自豪的感情。再如朗读朱自清的《背影》时,学生知晓了这篇散文叙写的是在祸不单行的日子里父亲过铁道、爬月台、买橘子的情景,表达了父爱子、子念父的真挚情感。当他们朗读到“祸不单行”的有关文字时,自然会带着哀伤的情感,而读到爬月台、买橘子的有关文字时,肯定会含着由衷感激的情感。有时,为了能更准确地了解作者的情感世界,还必须“入乎其中”,设身处地地进入作品,换位思考,分析、研究人物的命运、经历,洞悉文中人物的喜怒哀乐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多层次全方位地理解文本内容。这样,情感把握才能恰如其分,“美读”才能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