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外国文学]论《老人与海》的“冰山原则”
作者:唐仁芳

《文学教育》 2008年 第1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1932年,海明威在他的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中,首次提出了著名的“冰山原则”。他把文学创作比作漂浮在大海上的冰山,认为作者只应描写“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水下的部分应该通过文本的提示让读者去想象补充。他说:“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里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得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部分,好像作者已经写出来似的。冰山在海面上移动很是宏伟壮观。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海明威这个著名的“冰山原则”,就是用简洁的文字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并且把作家自身的感受和思想最大限度地隐藏在表象之中,达到情感充沛却含而不露、思想深刻且隐而不晦的艺术效果,将文学的可感性与思想性巧妙地结合起来,让读者去感受并发掘其内在的意义。海明威的“冰山原则”,集中体现了海明威的创作原理和艺术风格,表现了他在创作实践中对形式美的追求,体现了独特的创作个性。
       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是构成“冰山原则”的四大要素。具体地说,文字和形象是冰山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隐藏在水下的“八分之七”,不过,文字和形象是具体可见的,而情感和思想是寓于文字和形象之中的。当然,就一般文学作品而言,这四个要素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海明威的作品中却显得尤其突出,因为,他致力于强调情感和思想的含蓄性。
       一、《老人与海》中隐藏的内涵剖析
       研究海明威的“冰山原则”,首先要搞清楚水下的“八分之七”,因为这部分是“冰山”的基础,而决定一部作品情感力量的,正是这隐含的“八分之七”。虽然我们看不到它,却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和想象力,去挖掘其深藏的意蕴。那么在《老人与海》中,水下的“八分之七”到底隐藏了什么呢?
       1.隐藏了作品深刻的主题思想
       《老人与海》的故事情节十分简单,写一个古巴老渔夫桑提亚哥海上三天的捕鱼经历。桑提亚哥独自一人出海远航,在连续84天没捕到鱼的情况下,终于在远海钓上了一条比小船还长的大马林鱼。经过两天两夜的激烈较量,老渔夫终于杀死了大鱼,把它绑在小船的一边。可是在归程中,一大群鲨鱼围了上来,尽管老人奋力搏斗,还是抵挡不住凶猛的鲨鱼的进攻,大马林鱼被鲨鱼吞食,等他回到海岸时,只剩下一副巨大的鱼骨。
       在这个故事里,既没有众多的人物,也没有现代文明的痕迹:主人公是一个老渔夫,背景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情节是老渔夫独自出海捕鱼。但这个简单的故事,却隐藏了一个富于哲理性的深刻主题:人在同自然界的斗争中,避免不了失败的命运,面对失败,人仍要保持尊严,在厄运的重压下表现出勇气和优雅的胜者风度。《老人与海》充分表现了这种“硬汉子”精神,正如小说中主人公桑提亚哥的一句名言:“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你可以消灭他,但永远无法打败他。”作家通过这个隐藏的主题吸引读者去探测“象外之象”、“言外之意”。读者对这个隐藏的内涵“知道得越多”、“感觉得越深”,开掘“水下的东西就越多”,“你的冰山就越强有力”。可以说,这部小说表现了一种奋斗的人生观,即使面对的是不可征服的大自然,但人仍然可以得到精神上的胜利。也许结果是失败的,但在奋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如何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硬汉子”。
       2.隐藏了人物丰富的感情世界
       文学作品的首要任务,就是表现人物的感情世界。可以说,整个一部西方文学史就是一部心灵的发展史,文学家一直把揭示主人公丰富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作为第一要务,经常用大段的笔触来描绘人物的感情,进行心理描写。而在海明威的小说中,这一切被降到了最低限度,甚至被完全省略了。在海明威的创作中,经常包含着丰富的潜台词。人物的感情,不论是兴奋、失望,还是悲痛、轻蔑,从不过分渲染,也几乎没有心理描写,给读者以最大的感受空间。他笔下人物的内心世界,不是通过作者告诉读者,而是让读者自我感受。这就是海明威提倡的美学原则:“任何文学作品的作用,都在于从读者身上唤起某种特定的情绪。”如《老人与海》的结尾部分,老人返回时与小孩的一段对话:
       (老渔夫的好伙伴——“孩子”拿了一罐热咖啡,等候在熟睡的“老头儿”身边)
       最后,老头儿醒来了。
       “不要动,你还是躺着吧,”孩子说,“先喝咖啡吧。”他把咖啡倒了一些在玻璃杯里。
       老头儿把咖啡接过去一口喝掉。
       “它们把我给打败啦,曼诺林,”他说,“真的,它们打败了我。”
       “没有,它没有打败你。那条鱼并没有打败你。”
       “是的。的确没有,可是后来鲨鱼打败了我。”
       ……
       “海洋那么大,一条小船,很难看到的。”老头儿说。他心里很痛快,因为现在有人和他说一说心里话,他不用自言自语了,不用对大海讲话了。“这几天我真想念你。”他说,“你捉到几条鱼?”
       ……
       老人独自一人,置身远海,经历了整整三天三夜惊心动魄的生与死的较量,筋疲力尽,最终拖回家的大马林鱼却只剩下一副巨大的鱼骨。在这个过程中,老人内心应该经历多少微妙、复杂的感情:惊恐、紧张、忍耐、痛苦、无奈……作者仅仅用了“鲨鱼打败了我”;老人捕鱼斗鲨时曾五次自言自语道,“要是孩子在这儿多好啊!”表明老人对孩子(在人世间最亲近的人)充满了依恋、期待、求助、思念……可见到孩子时仅说了一句: “这几天我真想念你。”作者将诸多丰富、多变的感情隐藏起来,让读者通过老人的动作和简单的语言,自己去想象、补充、完善。
       二、《老人与海》的“冰山”艺术手段
       深刻的主题、丰富的感情等,是被海明威隐藏在水下的“八分之七冰山”。那么,海明威是如何完成这隐藏的过程呢?通过对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它是通过精妙的叙事技巧、简洁含蕴的语言、“电报式”的对话和寓意深刻的象征手法来完成的。
       1.精妙的叙事技巧
       英国评论家赫·欧·贝茨在《海明威的文体风格》中评价说:“海明威所孜孜以求的,是眼睛和对象之间、对象和读者之间直接相通”,“打定主意放手让读者去如实地吸取印象”,而“不是挤到对象和读者当中去碍事”。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海明威式的叙事技巧——不是从作者角度去作评论性的叙述和描绘,而是真实的、不带作者主观情绪的去描绘客观事物,着意于引起读者思考,给读者以广阔的想象空间,达到“推理力愈薄弱,想象力愈雄厚”(G·Vico,1668—1744)
       的艺术效果。作者不露声色地为读者提供有关人物外貌、行动、心理及周围环境的客观描写,构成作品的表层结构,而作品的内在思想和作者的倾向,就深藏在“表层的故事”下面,需要读者去咀嚼和思索,读者一旦体味到,就会受到一种深沉的思想和艺术力量的冲击。
       作者的这一手法,在《老人与海》中得到完美的发挥,他非常客观、真实的描绘了老人捕鱼的全过程。从出海前的细致准备,到出海后如何下饵,鱼上钩后如何跟它周旋,最后如何杀死了绑在船边,以及如何与一条条鲨鱼搏斗的整个过程,都丝丝入扣地用白描手法细细道来,使这些外在的事件表现出内在的涵义,不用解释,也没有任何说教。
       作品通篇用的是较少带感情色彩的语言,好像在叙述一件与己无关的事。越是描写惊心动魄的搏斗场面,作者的叙述语言越冷峻,所描写的事件与描述的语调构成强烈反差,引起读者心灵的震动。正如海明威本人所说:“这本书描写一个人的能耐可以达到什么程度,描写人的灵魂的尊严,而又没有把灵魂二字用大写字母标出来。”这种客观冷静的艺术风格,正是海明威的独到之处,也是他的艺术魅力之所在。正是这种“真实的、不带作者主观情绪地去描绘客观事物”的手法,带给我们一种真实的、身临其境般的体验。
       2.简洁含蕴的语言
       《老人与海》的内涵十分丰富,但这部小说全书只不过一百多页。海明威在谈到《老人与海》的创作时曾说:“《老人与海》本来可以写成一部一千多页的巨著,可以将渔村的每一个人都写进去,他们怎样出生,怎样谋生,受教育,生孩子等等的一切过程,都可以写。”然而在实际创作中,他将这一切都抛入水下,“凡是那个渔村听来的故事我都避而不谈”,“正是这些见闻构成了冰山隐藏在水下的部分”。老人的身世和处境,作为硬汉子性格的陪衬需要有所描述,作者也仅用“屋子里有一张床,一张饭桌,一把椅子”,“褐色的墙上”,“挂着他老婆的遗物”,廖廖几笔,就十分省俭的作了交待。作者将事件的背景和动因“抛入水下”,集中篇幅来描写老人在海上那场惊心动魄的搏斗,宁可在别的方面留下许多空白,也要突出主人公的行动和心理活动,以创造一种独特的意境。
       海明威在写作方面一贯遵循的准则是:“要用短句”,“要有明快的风格”,“要用动作词写。删去不必要的形容词。能用一个字表达的决不用两个字”。在语言上,他尽可能客观冷静地去叙述,用有限的文字去表达丰富的内容,让读者透过纸面去思考、咀嚼,这也是海明威倡导“冰山”原则的目的。《老人与海》开篇就写到:“他是一个独自在海湾里一只小船上打鱼的老头儿,他到那儿接连去了八十四天,一条鱼也没有捉到。”语言简洁朴实,起笔就触及主人公这个失败的英雄,用最简洁的词语表达了最复杂的意义:老渔夫背运、孤独,但却有着坚强的意志。再如,写老人的眼睛“跟海水一样蓝”,简单的几个字就写出老人天真、正直的性格,也写出了一个渔夫的特点。
       在小说中,海明威惜墨如金,刻意用简洁朴实的白描手法,来勾画出那些鲜明生动的场景和事物,使人在平淡处见新奇。如“陆地上面的云彩,现在像是巍峨的山峦似的升到空中,海岸只剩下长长的一条绿色的线,背后是一丛淡青色的小山,现在水面是深蓝色的了,深得几乎变成紫色。”这段描写,没有华丽的词藻,着墨不多,像中国的山水画,恬淡而深远,写出海的壮丽景色,给人以美感。在描写马林鱼时,写鱼的嘴“像一根垒球棒”,给人以直观的形象,又体现了老人对垒球的爱好。海明威这种严谨、简练的文体,普通、生动的生活语言,寓繁于简的表达,体现了他的冰山原则。
       对于海明威这样一种散文风格,德国作家齐·棱茨作过这样精辟的解释:“海明威通过无动于衷而达到激动,通过不加解释而得到解释,通过疏远的冷淡而得到关怀。”在海明威的许多作品中,他不是把自己对生活的经验和盘托出,而是使这种经验含而不露。虽未行诸于文字,但在字里行间已经把那种深沉、博大的思想,悄悄地传递给了读者。因此,读者虽然只望见冰山的山峰,却已经感觉到了蕴藏于海平面下的伟力。他能用八分之一的简洁语言,表达出八分之七的丰富思想内涵。
       3.“电报式”的对话
       海明威在小说创作中大量使用对白。他不是通过传统的叙述、抽象的描摹、冗长的说明和主观的议论,而是通过自然、生动、简洁的对话,来陈述故事,表达感情,阐明主题。对话(包括独白)描写,是这部小说的一大特色,它也体现了海明威的“冰山”创作风格。作者运用简洁的手法,来安排人物对话,自己则退避一旁,完全由人物自己说话,以此让读者去体味丰富的潜台词,去捕捉人物隐秘的情感活动,以补充和再现作家故意省略的八分之七部分。其“电报式”的短句及其“潜台词”,具有强烈的生命力和相当的深度,往往需要读者反复阅读、仔细咀嚼和用心体会。
       在《老人与海》中,老渔夫桑提亚哥以海为家,是个名副其实的“大海的儿子”。作者没有直接向我们介绍老渔夫的身世,而是通过对话描写,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老渔夫的生活及性格。他热爱大海,因为他“总把她当作温柔可爱的女性”;他了解大海,因为他知道哪儿是捕鱼“十拿九稳”的地方,何时是捕鱼的“最佳季节”;他坚强不屈,虽然几乎三个月没捕到鱼,而他的双眼却“像海水般的湛蓝”,内心总是充满了革命般的乐观主义精神;他永葆青春,因为“他梦见了他儿童时代所看见的非洲,连绵的金黄色的沙滩,还有那常常出现的非洲雄狮”——当然,他就是那“威武的雄师”的化身;他真诚热心,乐于助人,因为他孜孜不倦、毫无保留地指导小孩曼诺林捕鱼,最终使他们成了“忘年交”……。所有的一切,都是通过人物间的对话烘托出来的。因此,海明威的作品,只读一遍是无法真正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的,必须反复推敲,才能在看似平淡,甚至毫无意义的对话描写中体会作者的深刻含义。
       此外,海明威还惯常运用独白手法,来表达老人内心深处的思想感情,如在驶回小港之前,老人自问自答:“……是什么把你打败的呢?”“什么也不是,”他提高嗓门说,“是我走得太远啦!”很显然,读者从中看到了一个勇敢、镇定、乐观的艺术形象。在经历了与凶猛的鳖鱼、浩瀚无边的大海,以及与自己的伤痛、疲劳作斗争之后,虽然一无所获,但他没有认输,也不承认自己在困难面前低头。
       4.寓意深刻的象征
       虽然海明威不曾承认,在他的作品中刻意采用了象征手法,但他作品中的深刻内涵和丰富意蕴,却让读者感受到了象征手法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所谓象征手法,指的是“用事物、符号、记号等表现或象征
       某种意义”。采用象征手法的目的是把人们的视线从外部物质世界引向内部精神世界。这些“事物、符号、记号”往往用来暗示作品的主题和事物的发展,表达作者隐蔽的思绪和抽象的人生哲理。在《老人与海》中,很多地方有着很复杂的象征意义。这部小说演绎的故事是一首人类与自然、与社会斗争的命运之歌。大马林鱼是大自然力和美的象征,小说对大鱼的庞大身躯、姿态、威力以及美丽色泽的描写,可以使人联想到它象征着人们渴望创造奇迹,要实现远大理想。桑提亚哥历尽艰险追捕那条大马林鱼这个意象,象征着人与自然的斗争。在浩瀚的大自然面前,人是渺小的,但又是弱而有力的。人凭借着头脑和意志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迸发出巨大的热情,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量,全身心投入其中并创造奇迹。人改变了自然,使二者处于一种和谐的境界中。
       小说对“大海”的描写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主人公桑提亚哥的默想、回忆、自言自语等形式叙述出来的。那些不断前来吞吃大鱼的鲨鱼,则象征着抢劫成性、制造灾难、阻止人们达到理想境地的各种邪恶势力。弱者,如小虾、小鱼,白天只能躲藏在海底深渊的小孔里,只在夜晚才敢上浮,一不小心就被大鱼吃掉了。强者,如鲨鱼,则为所欲为,会吃掉海中的一切鱼。海面上风平浪静,可到处是强者的追逐,弱者的逃奔,无处不隐藏着杀机,展现出自然界中真真切切、永恒存在的弱肉强食的生存斗争景象。其实,这个“大海”就象征着人类社会,人们在里面靠势力确定自己的位置,等级分明,没有平等、公正可言。但人类总得搏斗,这种与命运搏斗的精神,本身就是意志和勇气的表现,“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是不能被打垮。”因此,老人与海,老人与鲨鱼之间的搏斗,便成了人与社会、生与死的搏斗。
       而桑提亚哥是人类的象征。他的形象已超越了以往的硬汉,在经历了胜利与失败的撞击,生与死的考验之后,他仍然能直面人生。在经历了人生的搏击之后,平静的情绪下面是更深沉的思索,预示着一种新的抉择,是对生活、对社会、对自然,在新的层次上的把握,他的精神世界,在新的生活经验中,达到了新的平衡和成熟。这其中蕴含着一种哲学,就是人类命运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将何去何从?在海明威看来,人必须有一种力度和硬度,一种穿透困难和障碍的韧性,才能在那个残酷冷漠、到处鸣响着丧钟的社会中生存,才能和自然、社会抗争,才能摆脱掉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的心理留下的创伤。因此,桑地亚哥是人类的象征,是人类不屈从命运、不可以被打败的理想精神的象征。他捕鱼的过程是人类在特定历史阶段命运的一种象征。孩子和梦中的狮子则代表着旺盛的生命力和青春,象征着人类的精神支柱和不可战胜的未来。在小说的结尾处,孩子准备充当老人的助手再次出海,孩子的回归,象征着人类的才智及精神力量的传递。预示着人类未来的胜利。
       海明威正是用象征的手法将抽象的思想变成具体的形象,再让读者从具体的形象激发想象和情感,去挖掘其中的意蕴,从而更好地体现了他“冰山”原则“八分之一”与“八分之七”的关系。正是这些象征手法的使用,把读者带入一种若明若暗、扑朔迷离的意象之境,引向广域的艺术想象空间,给作品增添了无限的魅力。
       三、结束语
       总之,朴素的语言文字、鲜明的人物形象、丰富的思想情感、深刻的主题内涵,构成了海明威小说《老人与海》的基本特征。海明威用“八分之七”为基础来表现“八分之一”,塑造了一个热爱生活、勇敢、无畏的艺术形象,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深刻的内涵,用富有深蕴的象征表现他对人生、人类命运的思考,充分体现了他“冰山原则”的创作理念和艺术风格。正因为如此,该作品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喜爱。同时,海明威开辟的这种独特创作风格,对美国和世界文坛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