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章写法]从交际的视角看比喻构拟的得失
作者:彭有明 邹慧普

《文学教育》 2008年 第1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自从《围城》问世以来,书中的比喻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人们对它贬褒不一。如果我们从言语交际的角度来看,我们对这些比喻句的构拟得失可以获知一二。人们主要是从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来探讨《围城》中的比喻。不论哪一部文学著作,一旦它出版发行以后,就会涉及到内容的理解问题,对比喻句的理解也不例外。因此,有些比喻句的理解有时会同时涉及到两类交际者。一类是在文本中的交际双方,一类是文本的接受方(读者)和文本输出方(作者)。交际中只有双方拥有相同或相似的认知背景,言语的表达和理解才能达到和谐一致,下面我们仅就后面一类交际者,来探讨《围城》中比喻构拟的得失问题。
       一、相同或非常相似的认知背景
       一个比喻句能否被理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本的接受方和文本输出方对比喻句理解的认知背景,认知背景的异同是决定言语交际能否成功的基础。因此,对比喻理解和评价一定要从文本里外交际双方的认知背景人手。例如:
       (1)她跟辛楣的长期认识并不会日积月累地成为恋爱,好比冬季每天的气候罢,你没法把今天的温度加在昨天的上面,好等明天积成个和暖的日。
       (2)苏小姐知道他在看自己,回脸对他微笑,鸿渐要抵抗这媚力的决心,像出水的鱼,头尾在地上拍动,可是挣扎不起。
       (3)方鸿渐住家一个星期,感觉出国这四年光阴,对家乡好像荷叶上泻过的水,留不下一点痕迹。
       在例(1)中,作者把“苏文纨和赵辛楣之间的关系”比作“冬天的气候”。人们相处,感情可以积累。但冬天的温度不能相加,这是人们共同的知识背景。由于苏赵两人青梅竹马,赵辛楣从小就喜欢苏文纨,但是苏文纨喜欢的不是赵辛楣,而是方鸿渐,因此,用冬天里的温度相加的不可能,来说明苏赵之间的关系不可能有什么进展。所以读者要理解这种比喻是比较容易的。
       在例(2)中,作者把“鸿渐要抵抗这媚力的决心”比作“出水的鱼,头尾在地上拍动,可是挣扎不起”。出水的鱼,总想蹦起来,但就是挣扎不起来。作者和读者都具有这一认知背景,因此,读者理解方鸿渐的当时的决心就比较容易,即想抵抗这种决心,却又做不到。
       在例(3)中,作者把“出国这四年光阴对家乡的感觉”比作“荷叶上泻过的水,留不下一点痕迹”。我们都知道,无论我们倾泻多少水到荷叶上去,荷叶上总是留不住水的。作者和读者都拥有这种认知背景,因此,读者理解这种比喻是比较容易的,即对家乡的没有什么思念。
       认知背景的相同或非常相似让读者容易建立信息的链接,对理解比喻来说就比较容易,所以作者建构比喻句时,一定要考虑读者的认知背景,这样的比喻才是好的比喻。这样的比喻在《围成》中是非常多的。
       二、不很相同或不很相似的认知背景
       作为认知背景的知识系统储备是言语活动参与者正确理解比喻的前提,是成功交际的保证。认知背景不很相似是理解文章的障碍。对于同一个比喻句,《围城》文本外的交际者有时具有不很相同的认知背景。例如:
       (4)她站起来,提了大草帽的缨,仿佛希腊的打猎女神提着盾牌。
       (5)方老先生因为拒绝了本县汉奸的引诱,有家难归,而政府并没给他什么名义,觉得他爱国而不爱他,大有青年守节的孀妇不见宠于翁姑的怨抑。
       (6)她只穿绯霞色抹胸,海蓝色巾肉短裤,漏空白皮鞋里露出涂红的指甲。有人叫她“熟食铺子”(charcutefie),又有人叫她“真理”因为据说“真理”是赤裸裸的。鲍小姐并未一丝不挂,所以他们修正为“局部的真理”。
       以上三个例子,都反应了读者和作者之间有着不很相同或不很相似的认知背景。在例(4)中,作者把苏文纨比作希腊打猎女神,把大草帽的缨比作盾牌。在很多中国读者的认知背景中,没有关于希腊打猎女神的知识背景,所以对这个比喻句不好理解或者理解不深。在这个比喻句中,作者把苏文纨手里的大草帽比作阿尔忒弥斯的盾牌,使得草帽具有了武器的作用,这使得苏文纨和方鸿渐夫妇的交际似乎上升为没有硝烟的战场。苏文纨是交际中的胜利者,阿尔忒弥斯是彪悍勇猛的狩猎者,苏文纨就像打猎女神一样“勇猛彪悍”,手提着大草帽好像是提着盾牌,一副胜利者的姿态。作为打猎女神,她的勇猛彪悍值得西方人士赞赏,因为西方崇尚的是力量,所以力量也可以作为女性美的一部分。而东方却强调的是阴柔的美,而非力量,更不是苏文纨的那种力量,所以苏文纨是负面的形象。作者是学贯中西的学者,对于例(4),他理解起来自然没有问题。但对读者,如果没有上面的这些知识背景,它很有可能就会造成理解的障碍。
       例(5)中的“青年守节的孀妇不见宠于翁姑”反映了方老先生的“委屈”。而他也只有把委屈往肚里咽。对不了解中国封建时代的婚姻制度及与之相关的婆媳关系等文化的外国人来说,他们的认知背景里并无类似的知识储备,因此在阅读的时候会产生障碍,甚至会产生阅读偏误。正是对这些中国封建社会旧制的不了解,认知背景无法建立链接,话语理解策略造成理解偏误。但对作者和中国的读者来说,两者认知背景在这里处于重叠的状态,读者理解起来并无难度。这些比喻生动有趣,给人的印象深刻。反映了作品的时代背景,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拥有这些认知背景的人可能会越来越少,能对这种比喻进行理解的人也就可能越来越少,所以这类比喻的生命力自然就可能不会太长。
       在例(6)中,作者把“鲍小姐”比作局部的真理。一般读者对真理的意思基本能理解,但说真理是赤裸裸的,就不太好理解了。在“真理”前面再加上“局部”二字,往往会使读者联想起“局部真理”是哲学上的概念,从而产生理解的偏误。正是因为有些读者和作者具有不很相同或不很相似认知背景,因此一些读者对这个比喻句的理解产生障碍。作者构拟这种比喻句时,他似乎要考虑和读者的认知背景不很相同或不很相似这种情况。
       三、完全不同或完全不相似的认知背景
       如果作者和读者的认知背景相差太远,那么读者就无法理解比喻,也就无法理解作者的意思,造成交际的失败。这类比喻的构拟往往就是失败的。例如:
       (7)他们倒宁可睡稻草,胜于旅馆里那些床,或像凹凸地图,或像肺病人的前胸。
       (8)鸿渐出校长室,灵魂像给蒸气碌碡(Steam roller)滚过,一些气概也无。
       在例(7)中,作者把床比作凹凸地图和肺病人的前胸。地图是平的,怎么会凹凸不平的呢?肺病人的前胸,属于医学范畴,离一般读者的认知背景太远,在例(8)中,由于读者没有关于“蒸气碌碡”这一认知背景,所以,很多读者对例(8)的比喻是完全不能理解的。所以,从读者认知背景的角度出发,作者似乎应该尽量避免构拟这样的比喻句。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对这类比喻就不做深入探讨。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比喻的好坏要根据作品的接受方,即读者的认知背景来判定,因此,我们认为文本外(读者和作者)在某一方面认知背景的相似或相同是比喻能否被理解的前提条件。从作品的社会意义这一角度来看,我们认为读者和作者认知背景相似性越大,交际就越成功,对话语的理解就越深刻,作品的社会价值就大,这样的比喻越是成功。所以作为作者,当他在写作时就应该对作品有一个有效的定位,只有所采取的比喻能够和读者的认知背景建立联系,才能被读者所理解,对人们的思想产生积极的影响,他的作品才会具有社会意义。作为读者,本身要不断的积累知识和经验,丰富自己的认知信息系统,以期达到对作品的真正理解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