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本读法]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刘 荣

《文学教育》 2008年 第1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学校不可能教给学生一切知识,因此,作为实施新课程教学的语文教师,该如何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真正调动学生“读”的热情,将语文教学的“讲堂”变为“学堂”呢?
       一、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书贵在“读”。据调查,现在除了小学生还能大声“齐诵”之外,初中生已改为“默读”,高中生更是“三缄其口”、“金口难开”,而他们一旦开口说话,当然讷讷不能言,这种现象实在令人担忧。试想想,一个书读不通,话说不流利,表达不顺畅的大学“高材生”,又怎能适应这瞬息万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又怎能迎接和接受人世后的机遇和挑战,又怎能更好地报效祖国呢?
       文章的精华都在字句之中,字句之中有声情、有气韵、有见识、有抱负。你不读,这一切精华都不会自动显露出来,而只能是纸上的文字符号,那是“死”的,要把“死”的变成“活”的,只有通过“读”,而且要出声地多读、细读,才能让它先在你的嘴上“活”起来,然后才能在你的心里活起来,最终真正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在“读”的过程中,你可以从《诗经》中体验到“求之不得,寐寤思服”的缠绵绯恻的爱情;从《论语》中领会到孔夫子的性情;从《史记》中发现太史公的胸襟;从“韩贾”(韩愈、贾岛)的故事中感悟到“推敲”的不易;从《术兰诗》中认识何为“巾帼英豪”:从李太白的诗中读出飘逸;从杜甫的诗中读出凝重;从“苏辛”的词中读出豪迈;从李清照的词中读出凄婉;从《红楼梦》中读出衰落;从《水浒传》中读出悲壮;从《西游记》中读出神奇;从《三国演义》中读出历史的变迁;从《儒林外史》中读出辛辣……
       古文如此,现代文也是如此,连翻译文章也必须出声诵读。鲁迅的冷峻、周作人的冲淡、徐志摩的柔美、戴望舒的惆怅、林语堂的幽默……无一不体现在他们文字的声音和气韵之中,多读之后,你才能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也只有多读,你才会辨出文章的美丑高下;也只有多读,才能真正挖掘到书中的“黄金屋”,才能真正寻觅到书中的“颜如玉”,也正是因为多读,才能够达到“出口成章”、“下笔如有神”的妙境;也正是因为多读,为人师者,在教的过程中,才能够随手拈来皆文章,才能够“妙语成珠”,真正让学生从心底里佩服你。
       二、“读”贵在有术:教师要“导读有术”,学生要“读书得法”。
       “读”贵在有术,但具体到授课过程中“怎样读”,却是一个值得我们师生探讨的问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要把“心”放在“书”中,大声地朗读。
       这种读法真的很有效,让人读着读着,就禁不住摇头晃脑地“身临其境”了。读到妙处、动情处,或禁不住掬一把清泪;或忍俊不禁地大笑;或不自觉地拍桌称快。那种读书的快感真是一种酣畅淋漓的情感渲泄。那种读书方法,不会令人觉得苦、感到累,而是一种从感官到精神上的享受。
       其次,教师要“导读有术”。
       导读,就是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读书。“导读”中的“导”,指的是教师的引导、指导、辅导、因势利导。它规定了教师任教中的职能是发挥主导作用。“读”指的是学生的阅读实践,它确立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各自地位。“导读”根本目的是引导学生培养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其达到“不待老师讲而自能读书”的目的,从而激励学生自己去学,主动去学。
       “导读”的核心是“导”,教师的“导”越有“艺术”,就越能促进学生的“读”。教师“导”的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诱发阅读的动机。如:提示矛盾,以引起学生解决矛盾的需要;揭示困难,以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的热情;适当竞争,以提高学生积极探索的兴趣等。二是开拓思路。如巧设情境,问题引路;提供条件,促使“接通”等。三是指点方法。即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领悟读书之法,提高阅读能力。四是促进迁移。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五是采用多种导读方法。如设疑法、图示法、精讲法、情境教学法等。
       总之,不同的教师,在“导”的艺术上各有千秋,但“导”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让学生“会读”、“善读”和“读懂”。
       其三、学生要“读得有法”。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导读有术”,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读得有法”。怎样才能做到善读有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第一,采取四步递进读书法。指导学生读书,目的是帮助他们一步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因此,我认为钱梦龙老师的“三主”、“四式”导读法中的“四式”(四步)法,可以为学生的“自读”领航导向。一是疏通法。查字典识字解义,扫除阅读障碍,读通读顺课文。二是了解读。思题读文,概括主要内容;划分段落,理顺文章脉胳;多向思考,质疑问难。三是探索读。品评询问,探究中心;领会重点,明确写法;释疑解惑,深入理解。四是表情读。熟悉内容,进入角色;体会感情,表情朗读;薰陶感染,升华认识。
       第二,采取比较揣摩读书法。把题目内容或题材等相近的文章,放在一起比较着读。通过比较出真知,通过比较,认真揣摩,彼此间的异同,从而体会更深,领悟更多。
       如马致远的《越调·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与自朴的《越调·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景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这两首小令不仅宫调名、曲牌名相同,都是《越调·天净沙》,而且题目中都有“秋”字,所写都是秋景。但是两者所写的秋意及其中的秋味却有很大的不同。《秋思》主要是通过景物写“断肠人”的乡思,因此画面暗淡、萧条、情调凄苦、低沉。《秋》则人物隐而不见,着重写景;它的开头虽和《秋思》的情味颇有些类似,但紧接着却向着另一个方向逆转,灵动的艳丽景物的加入使画面明丽可爱,情调开朗平和。
       第三,采取咬文嚼字读书法。课文中有些字、词看来平平常常,实际却是表达中心思想的点睛传神之笔,应当引导学生细嚼品味,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如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绘出了春光明媚,春意盎然; “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绘出了月下花前春夜沉沉;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著一“敲”字,不仅敲破了千年古庙的沉寂,而且还敲出了“韩贾”远古的情谊,几百年来,更是扣击着欣赏者的心灵,给读者以审美的愉悦和创作的启迪。
       因此,咬文嚼字读书法,能够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抓住“点子”,即画龙点睛中的“点睛”之笔,通过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词句来牵动全篇,从而准确地掌握
       文章精要,收到豁然贯通,印象深刻之功效。
       第四,采取以情悟文读书法。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词、句、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多读、善读,带着感情读,反复体会语句的意义和情味,做到“披文以人情”。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以读激情,诱发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使“知”与“情”相互渗透,收到教学上“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自然渗透思想教育的良好效果。
       三、“读”贵在悟道:在读中促能,在读中明理。
       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自己“导读有术”、引导学生“读得有法”外,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读有所得”。即在读的过程中“促能”、 “明理”、“导行”。
       一是在读中促能。即学生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掌握了正确的读书方法后,激发了“读”的兴趣,在“读”的过程中,主动质疑、探疑、解疑。积极地动手、动脑、动心,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
       二是在读中明理。教师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育”人,学生读书的目的是为了从中学到做人的道理。“读”的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的过程,更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和道德熏陶的过程。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分清真、善、美及假、恶、丑,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语文课其实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教学。因此,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在指导学生阅读和理解课文内容时,一定要自觉地、有目的地充分利用课文中精彩的语言、生动的形象、丰富的感情来陶冶学生、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形成正确的思想观,从而发挥语文的思想教育功能。
       如教读《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能激发学生对伟人逝去的沉痛悼念和敬仰之情;教读《桂林山水》和《香山红叶》、《晋祠》等,能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教读《孔乙己》、《狂人日记》能激发学生对“人吃人”的腐朽的封建制度的憎恨;教读《雨巷》、《荷塘月色》能激发学生体验诗文中的那份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喜悦、淡淡的惆怅和淡淡的失落所营造的美感;教读《琵琶行》能激发学生对琵琶女的悲惨身世的深切同情……
       三是在读中导行。当了多年的班主任,令人最头痛的事莫过于学生之间为了一些日常琐事,争得面红耳赤,有的甚至伤害学生感情,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让学生对班主任有意见,从而失去了对班主任所教授课的兴趣,影响学生甚至会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前途。为此,我结合《将相和》一课的学习,以蔺相如顾全大局、团结谦让和廉颇知错就改的精神导行,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和评价能力,激发他们主动讲和,消除误会,从而卸下心理包袱,愉快地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学习中。
       总之,语文教学贵在“读”字上下功夫,它不仅需要教师“导读有术”,更需要学生“读书得法”,而且要“读有所得”。因为“书是学生读懂的,而不只是教师讲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