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硕士论坛]直接经验与学生素质发展的关系
作者:李莹莹

《文学教育》 2008年 第10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学生自身的能动的活动,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机制,而不同的活动具有不同的价值,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不能单单依靠某一两种形式的活动来完成。在人的素质的形成过程中,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之间的沟通与转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素质与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是指人身上存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比较概括的身体和心理特性”。它包括人的语言文字水平,数理逻辑能力,创新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等。依据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可将人的素质发展的内涵概括为:全体学生的发展、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学生的主动高效发展。其中,对于“全面发展”的理解应赋予新的内容。除一般意义上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内容以外,还应突出与新时代相适应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等内容。
       素质教育是充分发挥个人潜能,以人的发展为基础,注重教育本体价值的教育。人的潜能多种多样,包括以思维为核心的智力,也包括情感、意志、性格等个性品质。学校教育在进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必须教会学生求知、做人、生活、劳动、健体等本领,以教学促进人的潜能的全面发展。
       二、人的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机制
       已有研究表明,学生自身的能动的活动,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机制。“所谓能动活动,即学生本人作为主体的活动,它是指主体在自身需要的推动下,以及在自身意识的调节控制下,依据活动的目的、环境、对象以及过程的规定性,选择和创造相应的活动程序、方式和方法作用于客体,以使客体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实现自身的活动的目的的过程。”而不同的活动具有不同的价值,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不能单单依靠某一两种形式的活动来完成。
       人的素质形成的过程与单纯的知识掌握过程不同,后者可以通过传递——接受的方式进行,而素质本身不具有传递性,因此,学习者无法用直接接受的方式从他人那里获得现成的素质。学生素质的形成除了要学习间接经验从中获得启发和借鉴以外,更重要的是在自身能动活动中形成的感受、体验、领悟、内心反应等直接经验,后者对于知识的内化和素质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人的素质形成过程中,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之间的沟通与转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在我国的教育中,长期以来存在着重书本知识,轻实践活动的倾向,而且片面的将人的发展归结为人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实际上,知识学习与实践活动在人的发展中各自有其独特的价值,二者不可或缺,也不可相互替代。对于人的认知素质及其他素质的发展,他们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研究这种差异,对于合理使用知识学习与实际活动这两种教育资源,以促进学生认知素质与实际活动素质得以均衡和全面发展,落实当代教育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教育中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学习以及与学生素质发展的关系
       (一)教育中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哲学上所说的直接经验是指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而获得的知识,间接经验是指从书本或别人那里得来的知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一方面强调直接经验的重要性,因为认识来源于实践,只有从亲身实践中得到的直接经验才是获得的真知,更重要的是很多问题必须亲身实践、体会,才会理解得深刻。“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必须亲自尝一尝。”所以直接经验是很重要的。但另一方面,又不能否认学习间接经验的重要性,因为一个人的实践总是有限的,一切事情都靠自己直接经验是不可能的。事实上,一个人所接受到的知识,绝大部分都是间接经验的东西。为了继承历史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和学习外域的知识,接受间接经验是也是完全必要的。
       那么在教育当中,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大部分都是间接经验,获得这些经验的方式是通过学习书本知识或者通过老师的言传口授。众所周知,学生用身体亲自经历、用心灵亲自感悟所获得的东西,是学生的直接经验。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人为本,强调要从学生的直接经验出发,并将它与间接经验进行科学的整合,再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进行转化,学生的直接经验就能不断地得到改造与发展。如此不断地螺旋上升,教育才能真正地弘扬人的主体性,实现人的可持续性的、富有个性化的发展。
       (二)两种经验在学生素质发展中的价值及其关系
       间接经验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也有相当大的局限性。我国长期以来的传统导致学校、老师和家长过分重视间接经验的学习,古代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现在又有人经常把“知识就是金钱”挂在嘴边,而且我国现在的心理学主要还是认知取向的心理学,忽视直接经验的学习。学生学习直接经验的方法,和学习书本知识截然不同,它不能依靠传统的口耳相传的授受方式,必须通过学生自身能动的实践活动来实现。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生长、生活就是发展”。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人的素质是在自身的能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这些活动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学习间接经验的活动;另一类是学习直接经验的活动。对应这两类活动,学生相应的素质也分为两类,一类是学生在知识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素质,如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等等;另一类是在实际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素质,比如,在操作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创造性、审美能力等等,或者在交往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亲和力、交际能力、为人处世的能力等等,又或者在反思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我判断、自我监控的能力;在观察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敏锐的洞察力等等。这些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并不仅仅是通过书本知识的学习所获得的,素质教育就是要学生实现全面、充分和个性发展。
       (三)课堂教学忽视直接经验学习的误区
       第一,认知目标仍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忽视学生情感及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课堂教学只考虑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把教学内容仅仅理解为知识点,而较少考虑学生动机的激发,兴趣的培养以及思考力、判断力的形成等。事实上,认知目标也仅考虑到低层次的识记、理解、应用等,而不重视分析、综合、评价目标。
       第二,重教不重学,以教师、书本及考试为中心,忽视学生学习策略、学习能力的培养。表现为:教师想尽办法把知识讲透,让学生记住而不是学会、会学,不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学生未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感,未能形成良好的内在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教师备课仅仅是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而不考虑学生的知识背景、年龄特点,没有有意识地把教学内容引向学生的生活现实,与学生的需求相结合,学生把学习当作任务完成,学习缺乏。
       第三,课堂教学封闭,缺乏开放性。学生参与活动机会,尤其是实际操作的活动的机会少,教学不重视实验、实习操作,不重视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不重视师生、同学之间的交流。对传统教学方法、手段的改进,仍是以教师传授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和活动为中心。许多教师简单地把教学理解为知识传递的过程。实际上学生并不是完全按照教科书和教师的讲解接受新知识,一切新知识作用于个体后,必须经过个体原有认知结构的加工,必须建立在学习者主动构建的基础之上,如果缺乏学习者个人的构建过程,新知识对学习者没有丝毫影响,而这种构建必须建立在学生的活动之中。
       四、怎样充分实现直接经验对学生素质发展的促进作用
       要改变目前中小学生学习过程中对于知识学习活动过分依赖而造成的发展不均衡的状况,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加大直接经验即活动的成分。要对学生直接经验的内容进行选择和组织,开设活动课,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素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竞争异常激烈,在学校里仅靠学科课程来培养人才是远远不够的。学科课程是科学、系统地传授科学知识,这就容易造成与实际相脱离,各科之间缺乏综合渗透。活动课恰好能补充完善学科课程所表现的不足。它能够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把各学科联系起来,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有利于学生技能的培养。因此,开设活动课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活动课具有实践性,它把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实践、社会实践联系起来,弥补了学科课程与实践相脱离的不足,让学生们体验到了生活处处有数学,时时用数学,加强了数学学习观念。活动课又具有趣味性,它的形式丰富多彩,它的场面生动活泼,寓学于乐。活动课是学科课的有力补充。
       参考文献:
       [1]周峰,素质教育:理论、操作、经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泰勒拉,课堂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3]陈佑清,略论素质教育的方式,素质教育研究2004,4.
       [4]张雳,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改革,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
       李莹莹,女,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6级在读硕士研究生,近期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