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本读法]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作者:孙祯娇

《文学教育》 2008年 第10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当前,随着网络聊天、动漫游戏等不断发展,一些学生长期陷入简单对话、沉迷直观的画面,导致不懂欣赏语言文字,不爱读书,语文能力较差。作为教师的我们,有必要利用语文课堂,从咀嚼课文的文字入手,加强品味词语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所谓的品味词语,主要是通过对课文中一些精美的、准确的用词引导学生发表意见,进行讨论,引发学生对词句的关注,逐步使学生主动地注意品味词语,培养主动体会词语后面隐含的意思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学会斟酌词句,提高阅读和写作的能力。下面是我在高一(粤教版)的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词语的一些方法。
       一、拆分品词,加深理解。这种方法常用于学生不太理解的生词,通过拆分对字眼进行品析,达到准确的理解。如《我很重要》中有一句“但我说出‘我很重要’这句话的时候,颈项后面掠过一阵战栗。我知道这是把自己的额头裸露在弓箭之下了,心灵极容易被别人的批判洞伤”,“洞伤”一词学生提出不怎么理解,是不是“伤害”或者“中伤”的意思?我让他们用拆分法分析“洞”的意思。——像整体的东西上弄了一个窟窿、像枪击留下的洞……,这样也就明白了“洞伤”一词比“伤害”“中伤”都要准确形象。又如《鱼书》中有一句“给远在他乡的友人写信,神驰心往,仿佛剪烛西窗,促膝谈心,心情畅适,近乎薄醉”,学生提出“薄醉”何意,我让他们拆分后再体会:“薄”不浓、不厚。学生不仅明白了“薄醉”的意义,还懂得了不用“浓醉”“沉醉”等的妙处:酒是动人三份醉;和友人交流正似这清醒而又微醉的状态。
       二、替换品词,加深记忆。对于用词的准确生动的理解,采用近义词比较品味来辨析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在
       学习《我与地坛》中“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周围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业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一节时,我提出“剥蚀”与“剥落”、“淡褪”与“消褪”、“坍圮”与“坍塌”各有什么不同,可不可以替换的问题。学生经过讨论认为文章用“剥蚀”、“淡褪”、“坍圮”更着重强调了剥落、消褪、坍塌的过程,写出了地坛四百年的不知不觉的变化,比用其他词更加准确。又比如《荷塘月色》中“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我让学生替换“泻”、“浮”、“笼”字。学生分别用了许多意义相近的词来换,如把“泻”换为“流”、“投”、“照”等,把“浮”换为“漂”、“悬”、“罩”等,把“笼”换为“披”、“盖”的等。经学生辨析讨论,就明确了:“泻”有动感,比“照”等更生动;“浮”的空间感更深,而“漂”比较单薄,“悬”、“罩”死板;“笼”更朦胧,比“披”的意境更深远,比“盖”轻柔。通过比较品味,就能感受到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一字一词魅力无穷,加深对词语的记忆。
       三、联想品味,增强感受。时常在文中有一些精炼的词用得出乎人的意料之外,值得细细品味,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从而加深了学生对字句的理解感受能力。如钱钟书的《窗》的开头一段有一句“不过屋子外的春天太贱了”,我提出作者用这“贱”字的含义是什么?广东的学生有一种定势思维,认为“贱”就是本地常贬损人的意义“下贱”“卑贱”,我启示他们联想“贱”的其他含义。他们就又想到了“贵贱”“贱卖”的“贱”,也就明白了作者是为了强调窗外的春天泛滥所以“贱”,窗内的春天有限才可爱,物以稀为贵么。这一联想品味就感受到作者用词用语的风趣幽默。还有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中有“三五之夜,明月半墙”两句,有学生发现作者用了一个“半”字来形容十五之夜的明月,感觉很奇怪,提出为什么不像上文的“借书满架,偃仰啸歌”一样也用“满”字,即“三五之夜,明月满墙”。我启发他们联想,诗句中也有许多用“半”字来形容的,想想看“半”字的妙处。学生很快想到“半江瑟瑟半江红”,都明白这里的“半”并不是真地把江面各分一半,但传神地写出了夕阳映照的湖面光与色的影像,让人感受到景色的逼真,确实是艺术地再现。还有同学想起了《峨眉山月歌》中的“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此诗是李白送友人去长安的送行歌,离别时分,月也半轮,月影好象流泻在平羌江中,惜别之情油然而升。回到课文学生们归纳:月色皎洁,投影在墙,周围有兰桂竹木之影投在墙上,所以“明月半墙”的“半”字写得既准确又有无穷的诗意,如果是“明月满墙”则给人月色过亮,不见周围的景色,诗意也荡然无存。
       四、感悟品词,体会意境。学生学习诗歌往往集中于思想感情的理解,很少主动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诗歌用词进行形象的品味加强学生的文字感悟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中的首句“独立寒秋”的“独立”二字就值得好好品味。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诗中“看”字所领起的生机勃勃的景色是很容易理解的,而对首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的理解往往流于肤浅,认为首句就是为了交待时间地点,使“独立”一词成为词格需要的点缀。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了对“独立”这一词进行形象上的分析与品味。经过探讨,学生终于认识到这个词不仅丰富了诗人的形象:孤独求索,顶天立地,而且还表现出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又如学习《唐诗五首》时,有两首诗中用到“空”字,一是《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的“空”;二是《石头城》中的“潮打空城寂寞回”的“空”。我提出对这两处的“空”的内涵加以区别,学生通过对“空”字所蕴含的意义进行讨论得出:“空山新雨后”的“空”不仅描述了秋高气爽天地之空阔,还写出了秋天的第一场雨洗得大地澄澈空明,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离开红尘世俗心胸开阔的独特感受。有了对“空山”的认识,学生思维也变得开阔起来,对“潮打空城寂寞回”的“空”字的意境也有了很好的认识:“城”之所以“空”,是因为没有了过去繁华都城的人声鼎沸、车水马龙,也没有了过去君王寻欢作乐灯红酒绿的情景,也理解了昔盛今衰、潮来潮去的寂寞实际就是作者内心的寂寞。两相比较,诗歌的意境跃然纸上。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学的目标,在于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养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如果把一篇文章比做一座大厦,那么词语就是垒成这座大厦的砖石。只有首先悟透这些基础的词语,才能逐渐步入理解全篇课文的佳径。
       孙祯娇,广东深圳龙岗区布吉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