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硕士论坛]小议《论语》之“仁”
作者:邵秀丽

《文学教育》 2008年 第08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仅两万字的《论语》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与精华,而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可对于“仁”,孔子却始终没有作出一个确切的解释。虽然后人进行过种种解读,遗憾的是该问题至今仍莫衷一是,没有一个让众人信服的结论。本文欲从《论语》“仁学”提出的背景对“仁”字的含义以及其对孔子思想的统帅作用做一简单的分析。
       一、孔子仁学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变动、大转型的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西周的社会制度已不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又由于王室衰微,故而导致了礼崩乐坏、诸侯争霸的动乱局面。
       这种“礼坏乐崩”,意味着社会的整体结构,如经济、政治、道德都处于大变动、大转折之中。一切固有的观念和秩序都受到冲击,于是怎样重建立起一套符合社会发展的观念和秩序随即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此时孔子以一种深沉社会历史责任感对当时社会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最后他得出“天下无道”的原因是由于“礼坏乐崩”,及周公所创建的“郁郁乎文哉”的礼乐制度已经成为毫无生命力的形式主义。所以他以一种契合“天道”的使命感创造性的提出了“仁”的思想,以仁释礼,希望通过重建礼乐教化,让互信互赖的道德意识取代强制性的政治模式而成为社会稳定的基础,以此实现由“天下无道”到“天下有道”的转变。
       二、《论语》中“仁”的含义。
       作为先秦儒家伦理的核心理念“仁”,孔门的不少弟子曾反反复复地向他讨教过,仅《论语》中就记载有“颜渊问仁”、“仲弓问仁”、“司马牛问仁”、“子贡问仁”等等。但孔子在《论语》中始终没有给“仁”一明确的定义,而是依照“因材施教”的原则,把它化为一个个具体的问题多方加以说明,如说爱人为仁,忠恕为仁,孝悌为仁,克己复礼为仁,恭、宽、信、敏、惠为仁等。可我认为,在孔子关于“仁”的诸多论述中有一个贯穿其中的基本精神,即所谓“爱人”。可以说,爱即是仁、仁即是爱,爱是仁的起点,又是仁的归宿。它是孔子学说的核心。那么到底怎样做才做到了“爱人”呢?对于这个问题,曾子在《论语·里仁》篇中曾有一个解释: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在这里孔子向他的学生明确说明了他学说贯穿始终的基本观念是忠和恕。
       那么怎样做才算是做到了忠和恕呢?
       《论语》中又有如下记载: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杨伯峻解释说:上面这两段话中包含了孔子对于忠和恕的看法。所谓的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所谓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因此“忠恕之道”概括了孔子“爱人”的两个方面。忠恕的结合,就是仁的本义。
       但孔子提倡“仁”的终极目的却是“克己复礼”。所谓的“礼”即“周礼”,是西周以来的一套典章制度。孔子时代,周礼荡然无存,“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孔子以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周公所创制的礼乐制度成为了毫无生命的形式,不能发挥其安邦定国的作用了。因此他提出了“仁”的思想,以仁释礼,以求重建礼乐教化。
       关于“克己复礼”,《论语·颜渊》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意思是说,一个人若能做到约束自己,使自己符合礼的原则,他就做到了“仁”。而做一个符合“仁”的原则的人,在视、听、言、动各个方面又都要符合礼的规定。
       由此可见,孔子的“仁”和“礼”是溶为一体的。仁是道德观念和品质,而礼则是伦理规范和制度。礼是道德的标准,仁是道德的属性。只有做到了礼,才能实现仁。仁和礼互为因果。
       以上所论即是孔子在那一特殊时代中所提出的“仁”字的基本含义,他所谓的“仁”即“爱人”,告诉人们在生活中要做到“忠”、“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克制自己,才能恢复周礼,最终建立一个“礼仪之邦”,让“天下有道”。
       邵秀丽,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07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