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课文研析]比喻在《老残游记》音乐描写中的妙用
作者:陈珍芬

《文学教育》 2008年 第08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刘鹗的《老残游记》以深刻的思想、别具一格的艺术构思以及独特的叙事模式,在中国近代小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小说中对音乐的传神描写深受后人的推崇。作者能够成功地把看不见、摸不着的音乐刻画得如此深入人心,这与他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密不可分,其中运用得最有特色的当属比喻。
       试以小说第二回“历山山下古帝遗踪,明湖湖边美人绝调”中对王小玉说书技艺的描写为例,来体会比喻这一手法在《老残游记》音乐描写中的妙用。
       一、似实而虚地超常态观照
       细观刘鹗所用的比喻,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在选用喻体时虽然也用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容易体会的声音作比,来描摹那不容易体会的、难以描述的演唱;但更重要的是作者巧妙地用超常态的心态去关注音乐、选取喻体,在虚虚实实中让读者感受到一种似有似无的美。
       如作者用“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的妙境:五脏六腑里,象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来形容听音乐时的身心俱泰。如若以“常态”去欣赏品味,恐怕觉得难以理解:用熨斗去熨人的五脏六腑会是怎样一个感觉呢?不是伏帖,而是可怕。因而有人认为这一比喻不妥,至少它没有美感。事实真的如此么?美学家朱光潜认为一般事物对于人们都有一种“常态”,如糖是甜的,屋子是居住的等等。在审美活动中,欣赏者应该具有超“常态”的态度,这样才能感受到美。确实如此,刘鹗弃五脏六腑与熨斗相接触有危险的事实,取听音乐时的感受与熨斗熨物间的共同点:伏帖。其实这是超常态的创造。作者既然以超常态之心去观照所摹写的物,那作为读者的我们,也应该以超常态之心去阅读。倘若我们在阅读时,只凭着日常的经验,以一颗常态之心去参与审美活动,那么在许多时候我们就失去了体会美感的时机。
       二、似虚而实的距离美
       刘鹗在给无形的音乐选取喻体时还有意无意地选取与现实生活有距离感的东西来摹写音乐,使读者感受到一种若即若离、似虚而实的距离美。
       如作者用“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这一比喻来描写听小玉初唱的舒适、畅快的感觉。用“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子弹上天,随化作千百道火光,纵横散乱。”来描写小玉那忽又扬起的变化无穷的声音。“人参果”是神话传说中的仙果,常人恐怕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东洋烟火”在那时也不是人人都能欣赏到的奇观。无论是吃人参果,还是放东洋烟火,都是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的。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这些与现实有一定距离的事物来描写音乐呢?这里涉及到艺术欣赏中的距离把握问题。距离太远,欣赏者对于所欣赏的作品不能了解,“便无从发生情感的共鸣,便无从欣赏。”“距离太近了,又不免让实用的动机压倒美感,‘不即不离’是艺术的一个最好的理想。”在这里,我们发现,刘鹗很懂得创造和欣赏的原理,把握住了不即不离的距离。他知道“愈古愈远的东西愈易引起美感。”人参果、东洋烟火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与读者有很大的距离感,但是这种距离又不是遥不可及的,它恰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遐想的空间,让读者在想象、遐想中获得美感。
       《老残游记》中涉及到音乐描写的主要是两处,除了在第二回浓墨重彩地描写“明湖湖边美人绝调”外,作者在第十回“骊龙双珠光照琴瑟,犀牛一角声叶箜篌”中也写到了音乐,有琴瑟相和之声,有犀角箜篌交杂之声。都写得生动可感、撩人心魄。作者能够把本来空灵飘忽的音乐写得实在真切,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之感,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作者的善用比喻。
       陈珍芬,浙江广播电视大学三门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