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课文研析]《荷塘月色》的另一种教法
作者:陈淑侠

《文学教育》 2008年 第08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荷塘月色》是一篇经典老课文,因为经典,语文教师就容易被别人的眼光遮挡了自己的视线;因为经典,学生的多元阅读体验就很难得到认可,常常造成上了一堂语文课还不如让学生多读几遍课文收获大的后果。
       语文课“教”还不如“不教”的现状,让我想到了语文课到底“教什么”的问题。
       其实,“教”与不“教”的差别只在一个词上:教“什么”?《荷塘月色》教“月色下的荷塘”或者“荷塘中的月色”吗?教“修辞手法的运用”吗?教朱自清是一位“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民族英雄吗?教“学生的问题”,然后与学生一起讨论吗?如果学生告诉老师,“没有问题,我们读过很多专家的评论,就那么回事”,教师怎么办?更有挑战性的,如果学生持余光中的观点,“他(朱自清)的神龛,无论多高多低,都应该设在二三十年代,且留在那里”,觉得学《荷塘月色》毫无“价值”,教师又该怎么办?
       尽管有些问题不只是语文的问题,却是语文教师天天要面对的。《荷塘月色》应该“教什么”?《荷塘月色》还有该“教”而没有“教”的内容吗?《荷塘月色》还能进一步走近学生的心灵吗?我想,这些还是很有必要作一些思考的。
       第一、教师不能停留在作者“写了些什么”上,应该更关注作者“怎么写”和“为什么写”。这样的探究可以让学生对文章产生兴趣,而不仅仅停留在表层。《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讨论,关系到作者的写作意图,让学生不在一个平面上看《荷塘月色》,而能够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无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还是对教师课堂“生成”能力的磨砺都是很有价值的。而关于怎么写,在这节课里,我设计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你认为哪个最难写?”“朱自清是如何写‘荷香’的?奇在哪里?”“《荷塘月色》中有一段不写‘荷’与‘月’的文字,在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版的《高中语文》中删去了,你们猜我们现在读到的版本中的哪些部分被删节了?删得有无道理?”等问题,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向纵深思考。
       第二、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教师要重视“语言素材”的解读,语文课离开了语言品味,便丢失了语文的“阵地”。在课堂上,当学生发现“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中的“这几天”这个语言点的时候,我的兴奋不亚于这个发现者,我认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就是由此产生的,语文课教什么?就应该教学生发现、挖掘语言的智慧与眼光。经典作品耐读,也就是为读者提供了大量的、可供咀嚼、品味的语言素材。受学生发言的启发,在课堂上,我也把在备课中自己很有体会的语言素材提供出来与学生一起讨论、对话,比如:“与‘月色下的荷塘’相比,‘荷塘中的月色’更难写,朱自清用一个动词写出了月色的动态,请同学们在文章中找出这个动词,想一想妙在何处?”“唐代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中也有类似的一个动词,你能把两者联系起来,作一些思考吗?”语文可怕的是被“架空”,越大越好讲,然而,越小越有味,而真正对学生有用的还是“小而有味”的语言素材。
       此外,还应该教朴素的治学观。《荷塘月色》本身是诗,诗的理解需要空间、需要空白、也需要时间与阅历,一堂课解决不了的,决不生搬硬套,牵强附会。语文教师尽可以把一节课讲不清楚的交给书本与时间,在课程结束的时候,我向学生推荐了刘士林的《西洲在何处———江南文化的诗性叙事》,把课堂延伸到更广阔的课外。
       陈淑侠,河北省承德县上板城高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