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章写法]底层叙事的广阔空间
作者:范垂功

《文学教育》 2008年 第08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提起底层叙事,有人说,那空间太狭窄了,写写苦难而已,粗制滥造,缺乏文学性。其实,只要认真读一读近年来底层叙事的文学作品就会发现,从底层叙事的作品内容来看,不仅有苦难叙事,还有超苦难叙事、非苦难叙事;从底层叙事的作品形式来看,运用多种新的叙事方式,并以丰富多彩的民族化磁石予以磁化:底层叙事有广阔的空间。
       一
       底层叙事,有苦难叙事。
       但是认真阅读底层叙事作品就会看到,除了其中有些作品突出写人性的异化,不是把人写成“虫”就是把人写成“垃圾”外,还有些作品在苦难叙事中,通过多侧面对立统一的心灵世界,突出展示了人性的光彩。阵应松的《松鸦为什么鸣叫》、鲁敏的《逝者的恩泽》是这方面突出的代表。《松鸦为什么鸣叫》中,伯纬是个没有文化,视野狭窄,深山里的一个残疾农民,但却能用只有一对扭曲手指的双手把一个个伤、亡者从悬崖下的深谷中移到公路上。被他救助的人,有些确实不怎么的,那个在车上做爱,滚下悬崖的司机被他救了,可是后来他们在路上相遇,他要搭个便车,驾驶室里明明有空座,他却拒载。要换个人,早灰心丧气,再也不救人了。可伯纬不,即使是风雪夜,只要听到汽车掉下悬崖的声响,他都要从热被窝里爬出来去营救人。他救人不图名,不图利,没收过人家一分钱,还常常要搭上饭菜。这样叙事,凸现了伯纬坚守在地狱路口,从死神手里夺回生命的厚重生存价值意义。《逝者的恩泽》中,苏北小镇来了美人古丽和他聪慧的私生子达吾提,他们来找陈寅冬。陈寅冬到大西北打工,新疆女子古丽不问他是否有家室,就同他好上了,并生下达吾提,他在一次事故中丧生,家乡的妻子红嫂和女儿青青得到一大笔抚恤金。按照常规,古丽母子的到来,围着抚恤金问题,一场激烈冲突必然爆发,可是红嫂同青青却宽容地接受了古丽母子,大家还相互提携着以做食品谋生。接着,古丽同青青同被小镇上的漂亮青年张玉才所吸引。按照常规,一场尖锐冲突又必然爆发,可是妖娆风骚的古丽却忍痛割爱,极力促成青青与张玉才的婚事。随后,红嫂的乳腺、达吾提的眼睛患重疾的问题被发现,围绕如何运用那笔抚恤金问题相持不下,古丽坚持用那笔钱给红嫂治病,给青青办份像样的嫁妆,红嫂则坚持用那笔钱给达吾提治眼睛。在叙事中,人性的温情、宽容、善良,自然、本真、素朴地显露出来了。
       人性是多侧面的对立统一体。只见光明的一面,不见阴暗的一面,或者只见阴暗的一面,不见光明的一面,都是形而上学。在文学艺术创作发展历程中,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歌颂人的伟大,倡导人的尊严,肯定人的价值。如《哈姆雷特》的哈姆雷特对人性的赞美:“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作品,理性是多么高贵!力量是多么无穷!仪表和举止是多么端整,多么出色!论行动,多么像天使!论了解,多么像天神!宇宙之华,万物之灵!”显然,这里,只见人性的优点。到了现代主义文艺,非人性化盛行。英国当代著名文艺评论家柯林·威尔逊概括道:“人是神还是虫?现代主义采取第二种观点”①。存在主义先驱人物巴斯科认为:“人是一种怎样的怪物啊!……宇宙的垃圾。”②显然,这里,只见人性的弱点。新的本质性认识的诞生,不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任何一种新的创造必然以摧毁一切旧的存在为前提”,而常常采取对立共构的策略,博取对立因素的优长,将它们结合起来进行创新。对人性的认识也是这样,人性,不仅有阴暗的一面,更有光明的一面,由此构成多侧面的对立统一体。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斯坦倍克说得好,作家“负有暴露人类那许多可悲的缺点和失败的责任”,同时,“作家有义务宣告并赞美人类经过考验而形成的能力,即豁达的胸怀,崇高的精神,虽败不馁的斗志,以及勇敢、热情和仁爱。”③人性构成多侧面的对立统一体,人性才能发展,历史才能前进。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生产结构的不断调整,必然产生迫切需要全面发展的新人。恩格斯说过:“用整个社会的力量来共同经营生产和由此引起的生产的新发展,需要一种全新的人,并将创造出这种新人来。”④当然,全面发展的新人,其心灵世界,也是多侧面的对立统一体。
       二
       底层叙事,不仅有苦难叙事,还有超苦难叙事。
       历史是在迂回曲折的道路上运行的,人生的旅途布满了艰难困苦,因此,苦难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经常浮现;但是,那些积极人生的追求者们不是畏惧苦难、屈服苦难,而是用积极创造、主动进取去战胜苦难,迎来令人愉悦的今天,充满阳光的明天。兆影的《红豆粘糕和奔跑》、苏瓷瓷的《李丽娜,快跑》,是近年来出现的超越苦难的底层叙事的突出作品。《红豆粘糕和奔跑》,“我”遭遇了一系列艰难困苦,事事都使“我”烦恼,可是“我”并没有被击倒,选择了坚持奔跑。奔跑,使相依为命的母亲摆脱了困境,使“我”有了工作,使“我”摆脱了教练的纠缠。因此,“我”不离开奔跑,奔跑的时候“会获得只有自己知道的那种愉快”。《李丽妮,快跑》,精神病医院护士李丽妮一时工作疏忽,将痴迷于长跑的精神病人王某的右腿捆绑坏死,造成重大医疗事故,适逢上级医疗安全检查组要来检查,面对事情败露后众多医护人员要下岗的风险,医院上上下下,一致要把王某送走,酷爱长跑的李丽妮觉得这样一来,王某就要失去右腿,这对一个痴迷长跑的人来说是多大的痛苦,李丽妮坚持自己接受处分,要王某留下继续治疗,于是遭到领导的斥责、同事的嘲讽,在实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为了保全王某的一条腿,李丽妮背起王某,在病友的“李丽妮,快跑”的声浪中逃出医院。
       人生道路上有种种艰难困苦,但是,“人生不是单行道,不是下坡路”,在人生道路上扬起积极创造、主动进取的风帆,就可能克服一个个艰难困苦,超越一个个艰难困苦,迎来丰姿多彩的人生、充满欢悦的人生。深受欧美读者大众欢迎的美国著名医学心理学家马尔兹博士在其畅销书《创造人生》中讲道:“创造性的生活就在今天,就在有着头痛和心痛、有着麻烦和灾难,有着欢乐和满足的今天世界之中。”“积极创造的生活,跟孤独的情形誓不两立”。因此,他希望人们“进入创造的日子,由日而月,由月而年,展开积极快乐的岁月。”⑤为誉为“20世纪最出色的社会学家”的弗罗姆在其名著《寻找自我》中发表了卓越的意见,他认为,人不甘心生活于使人产生烦恼的“生存的两岐”之中,于是产生了超越的要求。所谓超越,指的是人渴望克服被动烦恼的生存状态。人总是不甘心成为环境的奴隶,力求由被动角色转变为主动角色,“向着自己开拓的路线前进”,他每前进一步,都会感到不满足并产生困惑,正是这种困惑又驱使他去寻求新的解决办法。他认为,对超越的要求,就是人的真正的自我,即人的本质特征⑥。由此可见,文学艺术表现超越苦难,就是表现了人的本质特征,就是表现了文学艺术的本质特征。
       三
       底层叙事,不仅有苦难叙事、超苦难叙事,还有非苦难叙事。
       鲁敏的《颠倒的时光》,郭文斌的《吉祥如意》、《点灯时分》,迟子建的《清水洗尘》、《一匹马两个人》等等,都是出色的非苦难叙事的底层叙事文学作品。这些底层叙事的文学作品都不是写苦难的,《颠倒的时光》写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邻里的浓浓乡情,《逝者的恩泽》写物欲横流之际底层人无私无怨的温情,《吉祥如意》写孩子们对吉祥的热切追求,《点灯时分》写心中有了美好才能使美好具有永恒的意义,《清水洗尘》写孩子自主意识的觉醒,《一匹马两个人》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非苦难叙事拓展了底层叙事的空间。可是有人说,苦难,是孤独、烦恼、绝望的载体,而孤独、烦恼、绝望是人生的本相,心灵的本相,再说,没有苦难就没有矛盾,没有矛盾作家就失去了驰骋的疆场,这样的文学创作还有什么意思了?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孤独、烦恼、绝望并不是人生的本相、心灵的本相。被誉为树立现代心理学第三里程碑的马斯洛从几千名相识的朋友及在世的和去世的名人及大学生等研究对象中发现:“心理健康的人是非常独立的,但同时他也乐意与人相处”,“这种接受他人的行为完全跨越了政治、经济、民族的界限,”他们并不感到孤独。心理健康的人“较少害怕和焦虑。更具有信心及轻松感。他们较少因为厌倦、失望及羞耻或缺少目的而烦恼……他们能够一次又一次地欣赏日出、日落、婚姻、大自然。”⑦美国著名成人教育家、其著作“造成了全世界数亿人的震撼与受惠”的卡耐基为了研究现代烦恼问题,阅读了上自孔夫子下至丘吉尔数百名古今名人的传记,走访了包括罗斯福夫人在内的近百位名人,并且创立了有史以来第一个消除烦恼的试验室,他从大量事实中得出的结论是:“一切人都有力量把烦恼摒弃在自已的生活之外,一切男人和女人都有办法解除烦恼,征服烦恼。”⑧由此可见,人生的本相、心灵的本相是超越孤独的,超越烦恼的,超越绝望的。非苦难空间同样存在着尖锐复杂的矛盾斗争,有着作家广阔驰骋的天地。在《逝者的恩泽》中有婚姻的传统习俗与现代意识的宽容的矛盾冲突,在《清水洗尘》中有当今少年成长的自主意识与传统习俗的非自主意识的矛盾冲突。矛盾冲突是无所不在的,苦难中有矛盾冲突,非苦难中同样存在着矛盾冲突。凡是有生活有心灵的地方都有矛盾冲突。
       
       四
       不少底层叙事的作品运用意象式、心理式、散文式新的叙事方式,并以民族化的磁石予以磁化,表现出丰富的文学性。
       意象式叙事方式,运用整体文本的象征或隐喻体系来喻示作品的基本意蕴。由于强调“寓理于象”、“托物寄情”,往往使作品具有深邃的哲理意义、浓厚的情感色彩。不少底层叙事的文学作品运用意象式叙事方式。晓苏的《背黑锅的人》是其中出色的一篇。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精通逻辑学的乌鸦一再为同学海燕背黑锅,结果节节失利,一败涂地,最后做了高等学府的看门人,沦落为社会底层;而海燕虽然不学无术,但善于投机钻营,把漏子推给乌鸦,结果节节攀升,扶摇直上,做了大学副校长。背黑锅,是通篇的表象,蕴涵着深邃的人生哲理:头脑中有逻辑,生活中是没有逻辑的,或者说,头脑中的书本逻辑与生活中的实用逻辑是截然不同的,不醒悟这一点,死抱着书本逻辑不放,就会带来一塌糊涂的失败。明人陆时雍在《诗镜总论》中赞扬我国古典诗歌运用意象写作达到“意广象圆”的境界。象圆,表象饱满,丰富多彩;意广,涵藏的意蕴具有广阔而深邃的哲理意义。《背黑锅的人》虽然只写了海燕与孔雀三次通奸,乌鸦三次为海燕背黑锅,但是,要人替背黑锅的具体理由、替人背黑锅的具体原因、事情发现者、发现途径、报复方式、受害境况等等,每次都叙述得形象生动,又各有不同,可谓丰富多彩。在通篇背黑锅 的意象中,涵藏的基本意蕴,是每个识文断字的人都会碰到的尖锐问题,感悟不到,一生都会一塌糊涂地惨败,这涵藏的意蕴可谓广阔而深邃。
       心理式叙事方式,常常通过一个具体事物,把人物在其中“触景生情”引发的心理活动,如回忆、联想、想象、推测、幻觉、梦境等等作为作品的主体进行叙事,最后又回到引发心理活动的具体事物上来。这样,就打破了时空顺序,将生活现象重新加以组合,实现“头脑中存在的现实”与“眼前面对的现实”平行和对位的存在,便于人物内心的展示和情感的抒发。不少底层叙事的文学作品运用心理式叙事方式。李进祥的《狗村长》是其中优秀的一篇。运用心理式叙事方式,考虑民族化特点,在“触景生情”引发的心理活动中,时间、方位要明确,来龙去脉要清楚。这里涉及意识流方法的运用。意识流方法已成为国际文学现象,不仅欧美作家运用,日本、印度、拉美一些作家也运用,但各有其民族的特点。西方意识流作品,为了表现无意识,非理性,常常有意使时间、方位不明,来龙去脉不清,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学则喜欢明朗,厌恶晦涩。在《狗村长》中,做过村长,关心村民的德成老汉病倒了,企盼有人进来把他病倒的消息告诉给外地的儿女,可是一个人也没有进来,只有马三家的黄狗早晚来一趟。老汉病倒的第三天,马家的黄狗又来了,于是引起老汉对黄狗的回忆,马三一家进城谋生,黄狗也跟去了,可是过一段时间又回来了,住在马家废院里,靠自己谋生。这使老汉想起当年自己家养的一条黄狗,这条黄狗像村长一样,啥事都关已的样子。老汉病倒的第四天早晨,还是只有马家的黄狗来过一次,于是想起黄狗做的许多好事。前几天的一个晚上,在村街,它用嘴从偷牛贼手里为村民夺下几条耕牛。不久前,一个女人在山上给羊找草,一个货郎要奸污她,被黄狗用嘴救下了。老汉病倒的第六天,还是只有黄狗进来,还给老人叼来只兔子,这时神志不清的老人已分辨不清这条狗是马家的还是自家的已经老死了的黄狗,但他记起了四十多年前闹饥荒时,一天半夜,自家的黄狗从山上叼来只兔子,救活了邻里德福一家人。作品用黄狗反讽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乡情的淡薄,呼唤乡情。从上述叙事中可以看出,回忆的事件,时间、方位交待得很明确,来龙去脉交待得很清楚。
       散文式叙事方式,没有统一的具体事件,没有贯穿的矛盾冲突,将一些没有必然联系的生活片段或具体事件艺术地组合到一起。这样叙事,本真、自然、素朴。不少底层叙事的文学作品运用散文式叙事方式。刘涛的《最后的细致》是其中突出的一篇。西方的一些散文式叙事方式的作品,常使人感到烦琐、暧昧和漫无目的,“它太象生活本身,因此它更多的是描绘而不是提炼生活的意义”。而我们的一些散文式叙事方式的作品,创造性地借鉴了中华民族关于神形关系的传统美学思想,追求“形散神凝”的境界。《最后的细致》,作品通过癌症患者李皓不久于人世前,对家庭物件修理的细致描写,揭示了人性的光辉:宽广的情怀。作品写了修高压锅把、门活页、衣橱挂钩及其联想的“零零碎碎”,但都紧紧被统帅于人性的光辉——宽广的情怀——门庭之下,因而使人感到既灵活自由、从容自如,又题旨鲜明、意蕴贯通。
       底层叙事的广阔空间为作家 们提供了自由驰骋的天地,愿作家们扬起积极创造、主动进取的风帆,不断推出丰姿多彩的底层叙事的佳作名篇。
       注释:
       ①②《西方现代文学与艺术》,时代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365页。
       ③《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谈创作》,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9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22—223页。
       ⑤麦克斯威尔·马尔兹:《创造人生》,广州文化出版社,1988年版,第211页、186页、246页。
       ⑥埃里希·弗罗姆:《寻找自我》,工人出版社,1988年版,第3章。
       ⑦弗兰克·戈布尔:《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31页、33页、36页。
       ⑧戴尔·卡耐基:《人性的优点》,上海文化出版社,1987年版,第3页。
       范垂功,文学评论家,在《文艺报》等报刊发表评论数十篇,现居辽宁岫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