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坛扫描]信息16则
作者:舒 坦等

《文学教育》 2008年 第07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新闻一束
       ●海南设立全国最高金额文学奖项
       由海南省作家协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海南奥林匹克花园长篇小说大奖赛”近日启动。获得大奖的作品奖金额度达百万元之巨,为目前全国最高的文学奖赏。据活动主办方负责人介绍,“海南奥林匹克花园长篇小说大奖赛”历时3年,奖项分年奖和大奖两种。每年评出年奖作品一部,奖金20万元,提名奖两部,各奖励1万元。第三年在评当年年奖之外,评委会将再评出大奖作品一部,奖金100万元人民币。该活动由海南奥林匹克花园有限公司、三亚南国奥林匹克花园有限公司、三亚奥林匹克国际高尔夫投资有限公司出资200万元设立奖励基金,天涯社区负责网络发表、编辑,并协同各大网站进行推广,海南省作家协会负责作品征集评选。主办方负责人称,大赛将在国内外广泛征集参评作品,但在内容上有特别要求:参赛作品必须是以海南社会生活和人文历史为题材的优秀汉语长篇小说,特别是反映海南建省成立大特区20年来的闯海人创业经历的优秀长篇,参评作品必须是原创,字数要求28万字左右;必须是2006年(含2006年)以来创作和出版的作品。(舒坦摘编)
       ●屈原祠将进行二次拆迁
       今年汛后三峡工程将蓄水至172米或175米,在三峡移民的队伍中,有一位特殊的移民,他就是“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的屈原——位于三峡库区湖北省秭归县归州镇的屈原祠经国家有关部门和湖北省文物局批准于日前正式实施拆迁。据秭归县文物管理局负责人介绍,早在2004年底,屈原祠文物主体部分——屈原墓就已搬迁到凤凰山妥善保管。根据三峡库区四期蓄水的进度安排,屈原祠建筑群拆迁工作将于近期结束。屈原公元前340年诞生于秭归县乐平里,其浪漫主义的风格和爱国情怀在海内外影响深远。屈原祠最初建于唐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由归州(秭归县旧治)刺史王茂元在相传屈原怀恨投江后魂归故里的屈原沱修建了屈原祠。北宋改名为清烈公祠,元、明、清屡圮屡修,才得以保存。1978年建葛洲坝水利枢纽时,第一次将其迁至向家坪,且按原貌重建。此次迁徙是屈原祠的二次迁徙,屈原祠新址位于秭归县城新址凤凰山景区,倚山面江,坐北朝南,新祠考虑到长江江面的可视性,将建筑群建于黑石弯的山梁上。由凤凰山景区的沿江路,经屈原故里牌坊可达屈原祠入口牌楼门。由入口牌楼门至屈原墓,纵深线深127米,面阔45米,院落面积约1.5万平方米,包括在建筑群东北侧黑石弯桔颂园、水面以及管理用房,原则是控制总占地面积与原屈原祠基本相同。目前,建筑工人正在对相关建筑进行编号,以便在搬迁后原貌恢复重建。(舒坦摘编)
       ●日本把2010年定为“国民读书年”
       近日,为了改变日本国民阅读兴趣淡薄,离文字、铅字越来越远的社会现状,日本国会决定把2010年定为“国民读书年”。“文字、铅字文化推进机构”6月16日举行了读书年说明会,同时,该机构也向联合国呼吁,建议把2010年定为“国际儿童读书年”。日本国会在决议中指出,文字是人类智慧传承的重要媒介,广博的知识遗产通过文字得到传承,并更好地向后世发展;而远离文字、铅字是导致语言能力、理解力和精神文明变质的一大重要原因。因此,有必要进行各种努力,以唤醒国民的读书意识,培养其读书习惯。此前,日本曾于2005年制定《文字、铅字文化法》,次年11月,举行了与此有关的“语言能力与日本未来”专题研讨会。当时,研讨会向社会呼吁,主张在家庭、学校、单位、社区开展读书推进活动,开展文字、铅字文化推进活动,并进而提出了“国民读书年”倡议。2005年,NHK(日本放送协会)文化研究所“国民生活时间调查”显示,平时有阅读习惯的日本国民比率为18%,他们的平均读书时间为1小时9分钟;而全体日本国民的阅读时间平均仅为13分钟。值得欣慰的是,全国学校图书馆协议会的调查显示:日本小学生和中学生的阅读时间已有增长。早在2001年底,日本颁布了儿童阅读推进法,把4月23日定为“日本儿童阅读日”。为此,日本政府还投入650亿日元,督促各级学校、社区改善儿童的读书环境。而今来看这项法令和与此相关的举措的确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舒坦摘编)
       作品信息
       ●阎连科推出最新长篇小说《风雅颂》
       作家阎连科创作的最新长篇小说《风雅颂》日前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小说讲述了一个大学教授杨科在家庭、爱情、事业诸方面悲情而又荒诞的遭遇。有网友撰文称,阎连科在这部新作中诋毁北京大学并影射知识分子。对此,阎连科接受采访时坚决否认。他表示他对大学不熟悉,也无意影射任何知识分子。他还提醒读者,该书是他个人的精神自传,但书中的故事情节却不是他的亲身经历,“精神内核是自己的,故事却是虚构的。”阎连科说,“有一次与一个朋友闲聊,他突然把话题转到了《诗经》上,我一下子来了灵感:何不将《诗经》里与小说情节大致有关联的篇什作为小说各章节的标题?而小说主人公的身份就拟为教《诗经》的大学教授?如此一来,《诗经》就成为了《风雅颂》的一个线索,且与小说本身的故事形成互文效果。”确定了写作思路后,一切迎刃而解,大约用了大半年时间他就将小说完成了。(舒坦摘编)
       ●池莉新作《来吧孩子》大谈育女经
       池莉日前推出新作《来吧孩子》,她以一个普通母亲的笔触,从女儿亦池出生前写起,写她历经父母离异、体验人心险恶;写母女两人从幼儿园、小学、中学一路在中国教育重压下寻求快乐成长的夹缝……在这本大谈“育女经”的书中,池莉笔下不仅处处充满着感动乃至感恩,更有着她对中国教育体制的质疑。池莉认为,那句流传甚广的话“千万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混账至极,为此,她创建了自己的育儿“三项基本原则”:让女儿尽情与小朋友相处和玩耍;服从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让她在最喜欢最开放状态中接受自然启蒙;从小为孩子讲故事和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正因为把快乐放在第一位,池莉做了很多令家长们吃惊的事情。整个小学期间,她坚持让女儿9点半睡觉,不惜为她因此没有完成的作业给老师写假条并签名;高中阶段,女儿偷偷用榔头砸开学校琴房的门进去弹琴,结果被学校当小偷进行侦查,池莉却告诉女儿,“你什么都没有做错。”池莉希望用自己和女儿的成长经历告诉大家,孩子成长和教育的方式还有其他选项:“我希望我的女儿,首先能够从生活中懂得生命意义。如果她慢慢懂得了衣食是一种大事,勤俭是一种美德,心静是一种大气,宽容是一种真爱,知晓是一种最好,那天下还有什么功课她拿不到A的呢?”(舒坦摘编)
       ●徐坤推出“听版”《八月狂想曲》
       6月11日,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与华旗爱国者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京举行,在未来的日子里,双方将合作推出“中版·妙笔听书”系列出版物。当天的签约仪式上,两家率先发布了合作推出的“听版”图书。其中一个系列包括《论语》《孙子兵法》等在内的中外双语经典名著10种,另一系列是作家徐坤的长篇新作《八月狂想曲》。《八月狂想曲》是徐坤在历时四年采访奥运官员与奥运工程建设者们备战奥运的基础上创作而成。徐坤刚随中国作协抗震救灾采访团从甘肃灾区体验生活、采访创作回京,她希望读者像读她小说那样来“听”小说。(舒坦摘编)
       ●海岩的《死于青春》在汶川地震后再版
       日前,作家出版社在汶川地震后再版海岩的《死于青春》单行本,并应其委托,将首版稿酬捐赠给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的“希望工程救灾助学行动”,用于在汶川灾区援建两间希望教室。《死于青春》是作家海岩写于1986年的一部小长篇,被读者评价为海岩小说之“最残酷浪漫”。小说以唐山大地震为背景,描写了一对年轻人——19岁的警察陆小祥与“我”在抗震救灾工作中相识相知,萌生爱情,共同构想着属于两个人的美好天地。小祥个性纯真善良、不羁强悍,最终以生命的毁灭维护了自己做人的原则与尊严;“我”则在之后的十年中,为新生活所裹挟,在利益追求与精神满足的失衡中,搞得身心疲惫。对小祥的漫长思念,对青春的记忆,不断强化着“我”对现实人生的失望。作者亲历并记录了这段历史——32年前唐山大地震所留下的自然的、人为的残酷烙印,是不应该遗忘的。治愈精神创伤,将精神创伤转化为精神财富的过程复杂而漫长,在《死于青春》中,海岩融入了自己的人生经历与生活体验,也寄托了自己真诚的反思与向往。(舒坦摘编)
       
       ●王安忆携手吕凉创作话剧《发廊童话》
       继话剧《长恨歌》和《金锁记》之后,知名作家王安忆将第三度推出话剧作品《发廊童话》。该剧改编自托马斯·哈代的中篇小说《挤奶女的罗曼史》,是一个有着灰姑娘色彩的都市版现代童话。而该剧的导演则是上海观众熟悉的吕凉。今年8月奥运期间,《发廊童话》将首演于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剧院。制作人张婳婳表示,之所以选择这个档期,也表明了该剧将不走商业剧的路线,将踏踏实实搞一个具有艺术感的舞台作品。《发廊童话》基本都保留了哈代小说中的情节,但是故事背景和人物都做了完全中国化的处理,女主角挤奶女也化身为中国城郊底层充满纯真梦想的发廊女。全剧从发廊女和一位有钱客人偶然的邂逅开始,她改变了客人的命运,这位客人也答应报答她一次梦想成真的机会……命运就在神奇的兜兜转转中,从一个起点又回到了另一个相似的起点。据悉,《发廊童话》将以一种充满荒诞色彩的现代童话剧的形式呈现,舞美以及角色的服装和化妆都将会有出人意料的处理。(舒坦摘编)
       作家声音
       ●谢有顺认为情感在诗歌就在
       著名文艺评论家,本刊顾问谢有顺教授日前在《文汇读书周报》发表文章称,只要给诗歌机会,它会再一次勃兴,再一次唤醒民众心中那些柔软的情愫。比如这一次四川大地震,国殇时刻,全民心痛,情感难以自抑,此时,表达心声的最佳形式,非诗歌莫属。好的诗歌,正是一种灵魂的叙事,是饱满的情感获得了一种语言形式之后的自然流露,它需要有真切的体验,也要有和这种体验相契合的语言方式。也就是说,好的诗歌会让人摸到作者的心,看到作者这个人,感受到作者的体温,能够实现心与心的对话,灵魂与灵魂之间的交流。地震国殇期间,有一些广为流传的诗歌,之所以感动人,就在于它们都是写作者用心感受悲伤之后所发出的心声,没有伪饰,拒绝夸张,真正做到了有感而发。但地震灾害时期诞生的诗歌,就我有限的阅读而言,也普遍存在着一个问题,那就是感情真挚而语言粗糙,尤其是网络上涌现出来的与地震有关的诗歌,大多是心有所感,不吐不快,艺术上精致的其实并不多。但我们为何不会在这个时候去苛责那些艺术粗糙的诗作?就在于诗歌离不开它的写作语境。在个人的领地,诗歌可以是语言的结晶体,诗人可以在那里对一个词反复打磨,但面对一个紧迫的公共语境说话时,诗歌毫无疑问承担着一个伦理问题,这是它的使命,也是它的意义之所在。这次,如此多的人投入到诗歌的写作之中,它再一次向我们重申了诗歌和情感之间的永恒关系——情感在,诗歌就在。(舒坦摘编)
       ●王蒙称文学拯救的功能不应绝对化
       《南方周末》6月5日刊登对作家王蒙的专访,王蒙在谈到文学在今天应该起何作用时说,我想文学拯救的功能在任何时候都是存在的,但是这种拯救的功能我并不把它想得过于绝对化。有些文学作品,比如说它表达那种强烈的愤怒和批评,更多是一种暴露或者谴责。这一类的作品恐怕起不了什么救赎的作用,但是它也算是戳穿这个社会上一些丑陋的洋相。所以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文学所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有的带有救赎的色彩,有的带有补充的色彩。比如说大家都耽于市场经济下的竞争,但是文学作品还能呼唤一点人的纯情和善良,或者是美的梦幻。文学作品有时让你回归到比较自然、比较纯朴的状态,甚至让你忘记一下公司啊、股票啊,就是说也起回归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些抱着一种准弥赛亚精神所写的作品。弥赛亚,用中国话说就是救星。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接受、传播和认同。前好几年我就在报纸上看到报道,四个最重要的、可以说是当红的中年作家去签名售书,结果受到冷落,然后这四个作家接受媒体访问时都大骂一顿,中国读者的水平太低。我想中国读者的水平不一定高,美国读者的水平也高不到哪里去,你看看美国的电视剧和好莱坞的电影就知道他们是什么水平。文学把自己提升到一个弥赛亚的位置,它和读者之间会形成一个很大的落差,这是一个悲哀。(舒坦摘编)
       ●李锐认为中国的白话文运动并没结束
       在6月29日举行的第三届上海大学文学周上,王安忆、李锐、蒋韵、阎连科等作家在主题为“现实主义与中国经验”的文学周圆桌会议上展开激烈讨论,来自山西的作家李锐肯定了中国经验的存在,在李锐看来中国经验不是固化的过去。“中国经验是正在进行时。”李锐认为,中国经验的进行时与白话文运动的未完结是联系在一起的,经验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个语言问题,“我不认为白话文运动仅仅是上世纪初十年的文化狂飙,这一运动其实是未完成时。”根据李锐的逻辑,中国作家如何使用现代汉语写作,这是一个依然没有解决的问题。除了语言问题,思考中国经验问题直接关系到作家的写作意义,“中国经验对世界普遍价值是否有贡献?否则就没有写作意义。”李锐说,“中国经验如果不能提供正面的普遍价值,那我们的写作就没有什么必要了,只是别人的复写者,读者直接阅读外国作家就可以了。”在李锐看来,作家通过叙述,中国经验其实就是在写作中确立中国的主体性,所以李锐坚持“用方块字深刻表达自己,这是我的写作底线”。(舒坦摘编)
       ●赵丽华抗议高考作文为诗歌设禁
       诗人赵丽华一向特立独行,日前,她又成了“08年诗坛令人震惊的事件”的女主角。在中国诗歌高峰年会暨独立诗歌奖颁奖典礼中,赵丽华获得独立诗歌奖,然而当颁奖嘉宾诗人老巢正要把独立诗歌奖颁发给她时,赵丽华突然表示:“非常非常对不起今天会议的主办者、操办者及所有与会者,我拒绝领取这个奖项。并且,自此之后,我再也不会领取中国官方诗坛和民间诗坛所有奖项。对不起。谢谢大家!”据悉,赵丽华这次的举动主要源于她认为去年教育部已经发过文件,允许孩子们高考作文写诗歌和戏剧,想不到今年高考作文各地教委再次对现代诗歌设禁,令她非常不满,“中国诗歌的悲哀,莫过如此!”赵丽华说:“诗歌目前的落差很大程度是孩子们不考诗歌,所以他们没有精力,也没有引导去看诗歌、写诗歌。地震中,平时不写诗歌的人都拿起了笔,诗歌有了短暂的复兴。我们是诗歌的国度,人们都具有诗歌的情怀,这种情怀对于世道人心的影响也是很有意义的。我们将倡议和呼吁文化部、教育部对明年的高考作文要求进行改变。”(舒坦摘编)
       海外文坛
       ●女作家阿特伍德获西班牙文学奖
       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王子奖基金会日前宣布,加拿大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将被授予阿斯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以表彰其杰出的文学贡献,以及其维护女性尊严的作品。阿斯图里亚斯王子奖每年都会颁发科技、艺术、文学、体育和国际合作等8个领域的奖项,其中的阿斯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被视为“西语世界的诺贝尔文学奖”。今年,阿特伍德击败了其他来自24个国家的32位提名者,获得了价值5万欧元的阿斯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授奖仪式将于今年10月举行,届时将由西班牙王子菲利普亲自为阿特伍德颁奖。阿特伍德不仅是诗人、小说家、文学批评家,还是一名女权主义者,她曾凭借小说《盲刺客》获得2000年的英国布克文学奖。(舒坦摘编)
       ●《恋空》冲击传统小说模式
       引发数字出版产业革命、雄踞2007年度日本所有畅销书排行榜冠军宝座的超级手机爱情小说《恋空》,日前由上海译文出版社独家引进。6月24日,由著名翻译家竺家荣教授翻译完成的《恋空(上)》正式推出。作为一部引发巨大反响的手机小说,《恋空》对传统小说模式形成了冲击,同时也赢得了电影、唱片等相关产业的巨大盈利空间。日本出版界甚至出现了“手机小说在谋杀作家”的惊呼。在日本,眼下手机小说十分风行。日本移动运营商为10岁至20岁的青少年提供了在手机网络上发表小说的机会。与之前职业作家执笔手机小说不同,这种由用户自己写的小说,更能让读者感到贴近生活,也创建了一种由作家和读者互动共同完成一个故事的崭新的创作模式。《恋空》讲述了高中女生美嘉的恋爱故事,引起了读者巨大的共鸣。《恋空》在网站上的累计点击率达2672万人次,该书出版后一个月内售出100万本。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票房突破40亿日元。在《恋空》获得成功后,以传统出版模式为主的出版社和作家,也纷纷涉足这一新兴领域。虽然有媒体对手机小说的质量以及由此对日本整体文学素质的影响表示担忧,但随着更多的专业出版社(建立专门负责手机小说的部门)、知名作家投入到手机小说创作与生产中,手机小说的成长空间令人期待。(舒坦摘编)
       ●加拿大作家哈格获都柏林文学奖
       加拿大作家拉维·哈格以小说处女作《德尼罗的游戏》6月12日获得了号称世界上给予单本图书奖金最高的IMPAC都柏林文学奖,奖金为1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107万元)。今年44岁的哈格生于贝鲁特,在移民国外前度过了九年艰难的内战生活。《德尼罗的游戏》写的也是这段经历,讲两个黎巴嫩少年为挨过内战而走过的不同道路。都柏林文学奖由都柏林市议会、市政府和IMPAC公司共同主办,用以奖励世界任何国家和地区,以任何语言写成的文学精品,唯一条件是曾以英文(或英译)出版。今年的137部入围作品由45个国家的162家公共图书馆推荐。去年获得此奖的是挪威作家佩尔·彼得松(Per Petterson),获奖作品是以纳粹德国占领挪威时期为背景的小说《出门窃马》(Out Stealing Horses)。2003年,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穆克以《我的名字叫红》获得此奖后,开始扬名世界。(舒坦摘编)
       ●渡边淳一《紫阳花日记》在上海首发
       日本著名作家渡边淳一的小说新作《紫阳花日记》由文汇出版社引进出版,6月24日首发式在上海文新报业大厦举行。去年底在日本出版的长篇小说《紫阳花日记》仍旧描写都市男女的情感故事,这是渡边淳一的强项。在日本,紫阳花的花语是花心、善变,这部小说与渡边淳一的代表作《失乐园》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描写的是一对典型中产阶级夫妇微妙的家庭故事,包含夫妻冷战、感情出轨、互相偷窥等内容,心理描写十分细腻。渡边淳一介绍说,该小说改编电影的事宜目前正在策划,希望能在上海拍摄,因为他认为中国电影擅长细腻的人物感情刻画。渡边淳一似乎偏爱在小说中表现“不道德”之恋,且对有关男女主人公的行为表示宽容、理解。在首发式上,当记者请他对《紫阳花日记》中出轨的男主人公谈谈自己的“道德判断”时,渡边淳一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写小说应从人的本性、真的一面入手,而不是只写表面。人的本性中有一些不好的东西,但很真实。”不过同时他也承认:“我作为男人,从小说中亦可看出我的感想。”(舒坦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