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课文研析]《送东阳马生序》内蕴解读
作者:许性红

《文学教育》 2008年 第07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送东阳马生序》是明朝文学家宋濂的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为历代所传诵,尤其是对孜孜求学的莘莘学子大有裨益。
       作为文体,序有两种:书序和赠序。书序比较早,主要叙述著作者的意趣,如《易序》、《齐民要术序》等,赠序创于唐初,用于临别赠言,如《送孟东野序》、《送薛存义序》等。
       《送东阳马生序》就是送给东阳马生的临别赠言。谈的是学习问题。全文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叙述自己青少年时代,如何不辞劳苦,不避艰险,不计客观条件,虚心地,如饥似渴地学习文化知识的情形。第二部分是批评有优越条件而不专心学习的人。第三部分是劝勉马生要珍惜好的学习条件,要树立刻苦学习的精神。
       劝勉别人要有刻苦的学习精神,为什么要大谈自己青少年时学习上的艰苦情况呢?这一方面有现身说法的意思,而现身说法既可以避免空间的说教,又可以使人感到生动、具体、亲切,容易收到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今昔对比,通过今昔对比来说明“今诸生学于太学”的条件优越。所谓“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有司业、博士为之师”,“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比”等等学习条件,比起“日再食”,“缊袍敝衣”,“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趋百里外”“执经叩问”,“计日以还”来,不是优越得多了吗?有这样优越的学习条件而不刻苦学习,不是有愧于县官,父母,司业,博士对青年学习的关怀吗?县官就是皇帝,即朱元璋。皇帝“日有廪稍之供”,自应该感谢了。除此之处司业、博士以及“所宜有之书”自然也都是皇帝请来的和出钱购置的。这就是说,太学中的种种优越学习条件,基本上都是皇帝赐予的,因此,更应该感谢皇帝,以刻苦的学习来报答皇帝了。这就有恭维皇帝的意思在内了。
       谈学习问题,为什么要恭维皇帝呢?马生不是“用心于学甚劳”,很懂得刻苦学习的重要意义吗?为什么还要向他歌颂一番皇帝建立太学的功德呢?这显然不是劝学的需要。那为什么还要这样说呢?这正是宋濂的聪明过人之处。
       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他关心的最大的一个问题,不是如何搞好国计民生,更不是如何办好太学,而是如何才能永远保住他的帝位。当时,元朝被推翻了,可以和朱元璋争一日之长的如陈友谅,张士诚等辈也被铲除了,那么,谁还能威胁他的帝位呢?能威胁他的帝位的势力不在外部,而在内部,那就是他的那些功臣们。如何控制住那些功臣们,使他们不敢也不能造反,便是朱元境最大的一个心思了。
       怎么办呢?杀!最彻底的办法就是把功臣统统杀光,他们自然就不会犯上作乱了。朱元璋在杀戮功臣上,花费了很多心思,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例如利用矛盾,各个击破。他的亲信谋士、开国功臣刘基就是这样死的。制造罪名,加害于人。胡惟庸、蓝玉、郭桓等人就是这样杀的。借口清查,广为牵连。如太师韩国公李善长,中丞涂节,吏部尚书詹微,开国公常升等,就都是被朱元璋借口清查,广为牵连而被杀的。不仅于此,朱元璋甚至还借口关怀部下来杀害功臣。例如徐达就是这样死的。
       面对这样的形势,要保全性命,就只有交出权力,退出政治舞台,解除朱元璋的疑虑。和朱元璋一同长大,一起放牛的同村人汤和,就是这样才保全了性命的。宋濂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他激流勇退,不留恋功名富贵,在朱元璋大清洗前,他就告老还乡,当起老百姓来了。
       但是,当老百姓也必须自觉地把自己放在朱元璋的视野之内,叫他感觉到你是安分守己的。没有野心的,对皇帝是忠心的,因此,不仅过一定的时期总要到京城走走,以免朱元璋产生疑虑。而且还要说些皇帝爱听的话有意让皇帝听到。所谓“余朝京师”,就是来京师表明心迹的意思。在这样的情形下,马生“撰长书以为贽”,该说些什么话奉赠给他呢?最主要的恐怕是所说出来的话,不能引起朱元璋的不满而要引起他的高兴。那么,如果朱元璋看到了《送东阳马生序》,他会高兴吗?会的。《送东阳马生序》说了那么多话,其实归纳起来就是这样几句话:你们这些年轻人要好好读书呵!我当年读书时哪有你们现在这样好的条件?有这样好的条件如果不好好学习,对得起对你关怀备至的皇帝吗?试想,朱元璋听到了这样恭维他的话,会作如何感想呢?恐怕只会高兴而不会生气吧!宋濂不愧是明代开国文臣之首,他写文章乍看起来似乎在娓娓谈学,而其实则是在恭维皇帝。他明明是有意恭维皇帝,可是,表面上谈的却是青年人应该切实注意的学习上的问题。这样的文章,皇帝看了高兴,青年学子读了受到了教益。真是用心良苦。
       这篇文章在写作上也很有特点。长辈对晚辈的赠言,当然应该使晚辈从中受到一些教益,但是,又不宜摆起面孔教训人,应该使人有亲切感。这篇文章就有这样的一种特点。它明明是教训人,教训人自然难免要讲大道理,但它使人听起来亲切,像听说故事一样,生动具体,又从中受到了启发。
       讲故事,自然要有情节,情节愈典型,说明问题也就愈透彻。这篇文章就很善于选取最典型的细节来说明问题。例如,讲到自己嗜学,家贫又买不起书,不能不向人家借书抄时,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把这几句话删去,似乎一点也不影响原意。但是有这几句话,和没有这几句话,效果就大不相同。从这几句话当中,我们似乎看见了一个贫苦的青年,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孜孜不倦伏案苦读的情景。这里把“嗜学”、“家贫”、“守信用”等情况,活灵活现地都烘托出来了。这就是细节的妙用。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还运用了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如:“先达德隆望等,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待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这里写了两个人:一位是德隆望尊的老人;一位是虚心好学、尊敬长者的青年学子。从“门人弟子填其室”这个客观事实,说明了德隆望尊的老人声誉之高,影响之大;从“未尝稍降辞色”这个主观表现,说明了老人的严肃认真,不苟言笑的精神面貌。客观影响加上主观表现,一位德隆望尊的老人形象,便浮现在我们的眼前。至于青年学子,一则是“立待左右”,“俯身倾耳以请”;再则是“色愈恭,礼愈重,不敢出一言以复”;三则是“则又请焉”。通过层层皴染,一个虚心好学、尊敬长者的青年学子的形象,便站在人们的面前。
       这篇文章,运用对比的方法也很突出。第一段和第二段是两种不同情况的鲜明对比;第一段中“烨然若神人”和“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又何尝不是两种不同人的鲜明对比!双比愈鲜明,是非就愈明显。是非愈明显了,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不是不言而喻了吗?这也是教育人的一种好方法。
       许性红,男,河南商丘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专科部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