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章写法]浅谈作文创新教学
作者:李晓艳

《文学教育》 2008年 第07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尺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里,作文教学在接收和输入信息,传递和交流思想,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等方面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活动,要求学生具有主动探索的精神,即具有创新意识。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意义重大,大有可为。我个人认为作文创新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加强写作基本素质的培养,为学生作文创新奠定一个基础。
       写作是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体现,而学生的作文创新则是在熟练掌握语言运用这一基础上的新突破。所以作文创新是以写作的基本素质为支撑的。只有学生具有了一个决定的基石,才有能力去进行作文创新的新突破。鲁迅先生晚年在《致赖少映》的一封信中曾谈到自己作文的经验,他坦诚的说:“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里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的。”这段话从文章圣手嘴里说出来自然非同寻常,大凡作文之人多“耳熟能详”。对于写作基本素质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在素材的积累和视野的开拓等方面加以引导和训练。
       1、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有效地积累写作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写作材料,是无论如何写不出好文章来的,作文教学必须注重材料的积累。我在教学中摸索出这样一些方法:a.“三个一”工程。即每天一句格言,一首古诗,每周一篇周记。b.每天200字的摘抄。c.每天一条新闻,d.课前3分钟的自由演讲。e.每月一份手抄报的活动等等。通过这些途径。学生不仅获得了多种写作素材,而且为以后的作文打下了基础。
       2、积极开阔学生的视野。
       古人云:“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的文章”。阅读教学若仅限于教材上的几篇文章,学生便会感到枯燥乏味。因此,除了要求学生平时多观察,思考外,我还经常指导他们阅读一些中外名著,欣赏一些著名的影片,以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词汇,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有一次,我在课堂上给他们介绍了小说《围城》,学生听的非常的投入。课后学生不仅把学校图书馆里的这部小说几乎借空,有几个还特地到书店里买来阅读,不少人主动写了读书笔记和读后感。
       3、开展多种形式的写作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尝试把每一单元的作文训练变为多种形式的写作训练,形式灵活多样,效果也好的多。比如:在课堂上进行作文片段练习,或开头,或结尾,或人物肖像描写,或景物描写……然后随堂全班交流,教师稍加评点。学生把整篇文章分解为几个环节练,互相取长补多,日积月累,整体写作水平便得以提高。同时,加强口头作文的练习,或长或短,围绕主题任意表达,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可以提高他们的组织语言,丰富词汇的能力。当然,锻炼和检测学生综合写作能力的完整作文练习也是不可少的。
       通过这一系列的引导和训练从而使学生具有较为全面的写作基础,为他们作文的创新提供了一个平台。
       二、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从而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作文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技能,学生完成一篇作文一般要经过审题立意、选材谋篇、表达修改等阶段,但这些都有观察力,记忆力、联想力、想象力等心理因素的积极参与。就这一点来说进行作文创新教学,我个人认为培养学生的联想力、想象力等各方面的思维力尤为重要。因为作文思想也好,思路也好,思绪也好,归根结底就是一个思维的问题。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学生要想写出别具一格的作文,从教育心理学的视角审察关键在于开拓学生的思路来引导学生由此及彼地联想,培养联想力。学生的联想力强化了,想象力丰富了,作文创新的环境也就开阔了,学生在作文中就能思路独创,文思敏捷,写出创新作文来。
       1、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创造作文情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直觉思维是发明的先导,而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可以创设作文教学的情境,增进作文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加上不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且观察往往笼统,不精确,作文时无话可说因而造成作文难的现象。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则能再现生活情景,比较持久地吸引学生,只要教师认真指导,学生的思维状态就不大相同。
       2、运用联想和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更有人将想象比作思维的翅膀,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没有创造。
       大家都知道课文是学生写作的范例,充分利用课文的优势,结合课文的内容,让学生进行改写、读写、扩写等想象作文,就是再造想象的训练。中学语文教材上有许多篇目都适宜做这方面的训练。这样做不仅使学生开阔了视野,把课本知识转化成能力,而且在情感上也得到了熏陶。
       三、引导学生进行有意识的作文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习惯。
       孔子说:“少成若性也,习惯成自然也。”长期习惯于怎样,就会形成怎样的性格。在语文教学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当然很重要。因此进行作文创新,就不能急于求成,要在各方面先养成一种创新的习惯,即创新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思维或行为。如果学生没有这种良好的创新习惯,在写作中一提笔就可能落入俗套,作文就写不出新意来。当然,这种创新习惯的养成是长期教学训练和培养形成的结果。选材、构思、语言组成了一篇文章的架构,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从这三个方面来进行有意识的创新,从而培养他们的思维习惯。
       1、材料创新。学生作文材料经常让人似曾相识:总是下雨妈妈送伞,老师给我补课,帮助孤寡老奶奶等等。思维局限在部分材料的框架中,生活日新月异,丰富多彩,只要用心观察、留意,“世事一切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世上所见所闻均可入作文。事物的多样性决定了材料的千变万化。校园活动、兴趣爱好、窗外风景等都是写作的好材料。引导学生仔细的观察,深入的挖掘,新的素材就源源不断地涌出。
       2、构思创新。散文化的构思,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结局的出人意料,文体的匠心独运,科技成果的形象描述,时代发展的超前预测,社会生活的夸张介绍,广告艺术的嫁接,文学意识的引进,均能大大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在作文中有令人鼓舞的表现,如1999年高考,有一篇满分作文构思就特别,采用了“广告”的形式,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3、语言创新。生动、新鲜的语言使文章出色、升格。3500个常用字能组成无穷无尽的语言组合。学生习作往往不善于变化词句,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其实,生活是多姿多彩、瞬息万变的,只要训练学生注意观察、积累,将鲜活的生活本身展示出来,语言自然活泼,富于变化。另外在通过引导学生广泛的阅读,不断丰富学生的词汇库,加强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也有助于语言的创新。经过学习,吸收消化后,创造出新的符合语法规范的个体,是语言创新的又一个境界。
       创新意识是现代教育的战略目标,也是中学生应培养和具备的优良心理素质之一,只有多角度、多种形式地引发和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不断地提高他们的作文素质。学生作文如养成了创新习惯,强化了创新意识,不但可以提高作文水平,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创新能力,为学生日后成长为开拓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李晓艳,安徽省宣城二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