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古典重读]细读《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作者:张 娟

《文学教育》 2008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长期以来被读者所赞誉,词是这样写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1140-1207)出生时,山东沦陷于金已十三年。祖父辛赞因家口之累,未及南渡,被迫仕金,但未曾忘怀故国,时常对幼年的辛弃疾指说攻守形势,教导他寻找机会,报“君父不共戴天之愤”。绍兴三十二年(1161),金主海陵王完颜亮正隆六年,完颜亮举兵南侵,后方空虚,中原抗金义军趁时蜂起。21岁的辛弃疾聚众二千余人,举起义旗。次年他率领这支义军加入以耿京为首的农民抗金起义军,被任命为掌书记,旋即劝说耿京决策南归。但当他奉表渡江,与宋廷接洽投南事宜时,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杀害,义军溃散。辛弃疾北返中途得知凶信,亲率五十余骑突袭金营,神兵天降将叛徒于酒宴之中当场缚住,在众多金军将领还未回过神之时,他们已经将叛徒劫持而去,并昼夜驰回南宋,献俘于皇帝。其英勇壮烈的爱国行为,震动南宋朝廷。但是南宋朝廷害怕起义更不愿收复失地。对辛弃疾大材小用,任命他为江阴军佥判,从此辛弃疾开始了在南宋的曲折生涯。从13岁南归到67岁病逝,这45年里,虽然他两度被迫退休,近20年过着退隐家居的生活,但他始终不渝地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北伐,反对偏安。
       辛弃疾青年时代的这一极富传奇色彩的经历不但在当时朝野上下影响巨大,同时也成为了他日后在词的创作中经常涉及的题材。上引《破阵子》就是采用了这一段亲身经历又加以渲染深化而写成的。词前有一小叙:“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陈同甫,就是陈亮(1143—1194),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浙江永康)人。是当时著名的布衣豪士,曾多次叩阙上书呈献恢复大计。与辛弃疾是政治上、文学上最知心的密友。淳熙十五年冬天,陈亮不顾路途遥远,到达带湖别墅,与正罢职闲居的辛弃疾会面。这次历史性的聚会,因二人曾携手同游铅山县的鹅湖山而被后来的文学史家美称为“鹅湖之会”。
       辛弃疾这首词就大约写于鹅湖之会前后。词以军旅生活为描写对象:开头两句写军营里的夜与晓,“醉里挑灯看剑”一句是写夜,有三层意思,“看剑”表示雄心,“挑灯”点出时间,醉里还挑灯看剑表示念念不忘报国;“梦回吹角连营”,写拂晓醒来时听见各个军营接连响起雄壮的号角声。上句是看,此句是闻。接下三句,写兵士们的宴饮、娱乐生活和阅兵场面,词的境界逐渐伸展扩大:“八百里分麾下炙”,“炙”是指烤牛肉, “麾”是军旗,全句是说兵士们在军旗下分吃烤熟的牛肉;“五十弦翻塞外声”,指各种乐器合奏出雄壮悲凉的军歌,古代的瑟有五十弦,这里的“五十弦”,当泛指合奏的各种乐器,“翻”,指演奏,“塞外声”,指雄壮悲凉的军歌;“沙场秋点兵”,由此句可知上句的军乐演奏是在一次军事行动之前进行的,那场景可真是鼓舞人心,令人激动,几十年后回想起来仍然觉得当时情景如在目前。
       下片写投入战斗的惊险场面:“马作的卢飞快”,“的卢”骏马名,相传三国刘备在荆州遇厄,的卢马载着他一跃三丈,越过檀溪;“弓如霹雳弦惊”,比喻射出去的箭如闪电一般迅疾;“了却君王天下事”两句描写战斗获胜,大功告成时的将军意气昂扬的神情,“天下事”指收复中原。为国尽忠建功立业,是封建社会的每一个士人的人生价值所在。
       上片一共九句,极写恢复祖国山河的壮志情怀,读之令人振奋。但是到了最后,作者却来了一个180度的转弯,“可怜白发生”,这最后一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前边九句是具有一些反差的,含义有所不同的。
       这首词的前九句可称得上是壮词,通过对战争场面的回忆与描写,表现了恢复祖国河山的豪情壮志,但最后一句使得整首词的感情起了变化。按照一般的理解,最后一句是一种转折,通过这个转折,使得前九句所写的愿望全部变为了一种幻想,一种渴望,并且这种幻想与渴望已经明显是全部落空了,不可能再实现了,因此这最后一句令人顿生无限怅惘之情,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主导方面来说,无疑是爱国的,渴望恢复统一的这么一种思想感情。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历代所取主要也是这种爱国、统一的思想感情,当然,对此我们毫无疑义。但是,除此之外,如果站在当时人的立场上,对当时时代的环境、时代背景等方面进行一些还原性的思考,或许会有一些新的视点。
       金未的刘祁在其《归潜志》卷八中曾指出辛弃疾的《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一词是“记其少时事也”。辛弃疾在这首《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词前的小序中也说“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这里的“追念少年时事”,实际上已经透露出了一些信息,对少年时事的追念必然要忆及故乡的山山水水,家乡的一草一木,是无论走到哪里也忘不掉的。但是,辛弃疾从金国南归宋廷,本来就受到猜忌,他这种“思乡”的情结就更是不便于明言直说了,因此只能以“戏作”、“壮语”等作掩饰,通过对少年时事的战斗场面的描述,来间接地抒发这种思乡的感情。可以认为词中虽然写了当年在金国时的战斗场面,但其中也包含有怀念故乡风物的思想感情在里边的。这种“思乡”的思想感情与爱国主义、收复失地本来就是不矛盾的。
       我们知道,辛弃疾与陈亮有过一次著名的“鹅湖之会”,那么二人在倾心交谈之时,辛弃疾肯定会将心中那种对故乡的无限眷念之情向他倾吐的,对此陈亮决不会充耳不闻。于是陈亮一首饱含无限深情的词作《水龙吟·春恨》便创作出来了:
       闹花深处层楼,画帘半卷东风软。春归翠陌,平莎茸嫩,垂杨金浅。迟日催花,淡云阁雨,轻寒轻暖。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
       寂寞凭高念远,向南楼,一声归雁。金钗斗草,青丝勒马,风流云散。罗绶分香,翠绡封泪,几多幽怨!正销魂,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
       上片“平莎茸嫩,垂杨金浅”,“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是怀念故乡的美好春景,下片“金钗斗草,青丝勒马,风流云散”,是对少年时事的深情回忆。整首词通过“春恨”的描写,表达了深切怀念故土的思想。固然,这首词是写的春愁春恨,思念家乡,但事实是那大好河山都已经沦于了敌手,因此清代词论家刘熙载评此词是“言近旨远,直有宗留守(宗泽)大呼渡河之意。”(《艺概》)而这也正是辛弃疾深藏心中的思想感情,是思乡,也是爱国;是爱国,也是思乡!两种思想感情水乳交融,无法分清的。因此我们应该是把辛弃疾的爱国主义与思乡之情结合起来理解才是比较接近实际的。
       辛弃疾整个青少年都是生活在故乡山东的,在他二十二岁之前,他的祖父曾经两次带领他从山东前往燕京,刺探金人虚实。后来他又亲自在北方组织抗金义军,并率万余名抗金将士回归南宋,所有这些都是为了收复沦陷于金人之手的大好河山(当然也包括他的家乡)。从他“南归”后的词作也可以看出,“故乡”在一个人心目中的位置是多么的重要,是无论什么也替代不了的。更不用说他的祖先,他的先人,就长眠在那生他养他、令他魂牵梦绕的“神州”腹地,而他,竟然一辈子不能回家,不能到坟头作一祭奠。因此可以认为,文章开头所谈《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的最后一句“可怜白发生”通过与前边九句的对比所形成的这么一种转折,就不仅是在感叹恢复的无望,同时也包含有对故乡的无限怀念与眷恋之情,是一个游子发自内心的拳拳思乡之情的真情表露。
       张娟,河南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