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学教法]文言文教学小议
作者:李秀文

《文学教育》 2008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四学段(7—9年级)对文言文的阅读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这一要求体现了对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要求,体现了对背诵文言文的重视。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呢?笔者作了如下构想和尝试。
       一、重视诵读,读准读畅。
       “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这句话强调了读的重要。诵读是语文教学的不可缺少的环节,文言文教学诵读就更为重要。要通过诵读促进学生读准、读畅,进而增强语感、理解内容、提升品位。对读的要求可由低到高。如开始要求读准,文言文中生僻子较多,古今不同音的字也较多,还有些文言句子不顺口,很容易断错句。教师可采用示范朗读对学生进行读的指导。以准为基础,在此基础上,注意节奏、重音,再发展到读出韵味、读出感情,具有古人的味道。这样以读感染,激发兴趣。读的方式应多种多样,如:范读、自由读、个人读、小组读、全班齐读等。有条件的可配乐朗读,活跃气氛,激发兴趣。当然诵读要根据课文长短、难易程度及学生的读的情况而掌握好读的时间、遍数,以保证课堂的高效。
       二、自主阅读,勾画疑难。
       在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借助书中注释和工具书自己理解文意。同时勾画出疑难词句,找出阅读中遇到的其他问题。这一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之中,随时指导学生的独立阅读。同时由于学生阅读文言文的篇章较少、能力较低,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去学习,以免使这个环节流于形式。
       三、小组合作、探究疑难。
       对学生自己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来解决。以促进学生的合作意识的增强,在学习中让学生感受到合作的价值及快乐。同时对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作好记录,在班级交流时提出来,在全班解决。
       四、班级交流,化解疑难。
       学生在经过自主、合作学习后,对课文内容基本了解,但仍有疑难问题及他们自己认为正确实质上却不正确的理解。所以在班级交流时,首先让各小组提出本组遇到的疑难问题,对这些问题先让其他组的学生解决,对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指导、讲解帮助学生解决。同时通过教师的指导及讲解促进学生掌握新知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其次是在全班整体译文。可能有的教师觉得学生已经独立解决了译文问题,为什么还在全班再通篇翻译一遍呢?不是浪费时间吗?笔者不这样认为。因为学生在独立阅读中很可能有错误的理解,如果不在全班做反馈,那么学生错误的东西就永远错误,课堂上就没有学生的提升。所以在全班反馈非常必要。通过在班级交流,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同时其他学生倾听,找出和发言的同学不同的内容,教师组织学生辨析,既培养了学生的倾听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教师的必要点拨、指导使学生明辨是非,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多,能力在原来的基础上提升。再次研究写法,学习特色。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学习文章的写法,发现文章的特色,进而引导学生感悟文言的魅力。
       五、强化重点,促进积累。
       对于所学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子、易错易混的内容,教师在课堂中通过指导学生练习,让学生掌握,以促进学生的积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六、拓展练习,提升能力。
       为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中考中大部分城市的考题都有课外阅读的内容。因此教学中教师可选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外的简短语段进行拓展训练。通过训练达到知识的迁移,能力的提升,素养的提高。
       以上是自己对新课程下的文言文教学的思考和尝试,对照过去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文言文教学方式,花费的时间多一些,但比较教学的效果,却明显突出。这种方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对学生的能力发展大有裨益。
       李秀文,教师,现居辽宁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