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学教法]中学文学教育的视角
作者:曾正平

《文学教育》 2008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文学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阶段,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文学教育,使其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这对于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造就新世纪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感受生活内涵
       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再现生活的图景。然而,对于今天的高中学生来说,很多生活大都已成为遥远的过去,而有些生活又远在异域他乡。文学作品正可发挥文化载体的作用,突破时空的局限,将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的生活场景拉近,展现在我们面前。高尔基说:“它是时代的生活的情绪的历史。”(《论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正可以了解到各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获得丰富的历史知识和生活知识,提高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比如,《伐檀》这首诗,这是一群在河边砍伐木材的奴隶唱的歌,他们向剥削者提出了正义的责问。阅读它,可以感受到几千年前奴隶们繁重的劳动,听到被压迫者愤怒的吼声!《守财奴》通过描写葛朗台这个资产阶级暴发户的丑恶嘴脸,表现了他的贪婪、吝啬、专横、凶狠、虚伪。阅读这部作品,可以了解到法国十九世纪资产阶级暴发户的发家史,认识物欲横流所造成的种种罪恶。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还可以认识到各个时代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林黛玉进贾府》,对王熙凤性格的刻画就是典型的一例。作者先写凤姐出场的时机,与众不同,不迟不早在贾母、刑王二夫人、元春三姐妹后,单独出场,把镜头对准她一个人,这样写便于人物的自我表现。再写凤姐出场的方式:①未见其人先闻其声;②自己赶来。然后浓墨重彩,不厌其烦,着力描写人物的肖像:豪华艳丽的服饰、威严不露的面庞、喜怒无常的神情。通过这些有声有色的描写,可以使我们充分地了解凤姐的少奶奶身份,在贾府中的特殊地位和泼辣放肆的性格。作品再通过贾母说她是“泼皮破落户儿”,让黛玉喊她“凤辣子”的细节描写,可以看出贾母对她如何地宠爱有加。接着写她夸黛玉标致,通身的气派竟像个嫡生的孙女,说着还“用帕拭泪”,当贾母嗔怪时,她又“忙携黛玉的手”问了许多的话,又对黛玉说:“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婆子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副管家奶奶的派头,跃然纸上。当王夫人准备安顿黛玉时,熙凤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我已预备下了。”这又可以把王熙凤的性格特征鲜明地展现出来了,给读者以极其深刻的印象。
       生活是多彩的,文学作品也是多彩的。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去认识生活的面貌,感受生活的内涵,这正是中学文学教育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继承文学遗产
       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浩如烟海,这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对中学生进行文学教育,也是继承人类文化遗产的需要。我国的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杰出的作家、优秀的作品、宝贵的创作经验,如同满天繁星,异常耀眼。以高中课文选取的诗歌为例,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文学传统犹如长江、黄河,源远流长。从《诗经》开始,到汉乐府民歌,到魏晋文人诗,到杜甫、白居易的诗,一直到艾青、臧克家的诗,现实主义的传统一脉相承。而以楚辞为源头的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经陶渊明,到李白、苏轼,到郭沫若,也是绵绵不断。这两大传统有时又相互渗透,相得益彰。阅读《孔雀东南飞》,就会明显地感受到这一点。诗中既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迫害青年男女的残酷的社会现实,也反映了人民相信争取婚姻自由最后一定胜利的美好信念。在世界文学史上,各种文化思潮、文学流派争奇斗妍,异彩纷呈。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学首开先河。阅读沙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会感受到高利贷者的奸诈和狠毒,感受到人文主义者的机智和果敢。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更是光彩夺目,佳作如林。法国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莫泊桑的《项链》、英国狄更斯的《穷人的专利权》、美国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俄国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等等,这些作品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了广阔的社会背景,塑造了一系列血泪丰满的典型形象,揭露和批判了封建制度和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现实,令人百读不厌。原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使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得到了发扬光大。他的代表作《母亲》,第一次描写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第一次成功地塑造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形象。
       阅读本国和外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批判地继承人类文化史上这笔丰富的文学遗产,这也是中国文学教育的一项无可替代的任务。
       三、提高品德修养
       “文学是人学”。文学作品的重要作用就在于以生动的形象教育人,以丰富的感情感染人。刘勰说:“夫作者曰圣,述者曰明,陶冶性情,功在上哲。”叶圣陶也指出:“这些晶莹的宝石岂但给你一点赏美的兴趣,并将扩大你的眼光,充实你的经验,使你的思想、情感、意志往更深更高的方面发展。”古今哲人们的话语虽然不同,然而对于文学的教育功能认识都是一致的。那就是,进行文学教育,有利于加强品德修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具体说来是:
       1、激发爱国热情。读屈原的《涉江》,可以感受到诗人忧心国事、眷恋故土的高尚情操;读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可以感受到词人感慨国家大事、壮志难酬的苍凉心境;读郭沫若的《炉中煤》,能体会到诗人眷恋祖国、甘愿奉献的赤子之心。
       2、热爱劳动人民。读《伐檀》,感受到的是古代劳动人民强烈的爱憎感情和勇敢的斗争精神;读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感受到的是诗人对劳动人民的热情礼赞和深切同情;读茅盾的《风景谈》,感受到的是作者对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的无限崇敬和怀念的深情。
       3、崇尚节俭,艰苦奋斗。读司马光的《训俭示康》,古人提倡节俭,反对奢糜的告诫言犹在耳;读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古人刻苦求学,积极进取的形象如在眼前。
       4、反抗强权,追求自由。我们从窦娥身上看到了古代妇女为洗清冤狱坚强不屈的无畏品质,我们又可学习小二黑为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而反抗封建家长及恶霸势力的斗争精神。
       总之,读文学作品,进行文学教育,可以使学生受到形象的感染,得到感情的熏陶,促进人格的完善,对于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培养美学情趣
       文学作品是美的结合,有外观的美,也有内在的美。只有对作品的多层结构进行由外到内的分解,才能细密地解剖作品,进而把握作品的旨趣。文学作品外观形态的美居于文学作品的表层结构,是作家审美意识的载体,由文字、节奏、韵律、结构等组成,包括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关于绘画美,马克思曾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这就指出了色彩在外观形态中具有最鲜明亮丽、最富感性的审美特征。古人曾用“诗中有画”评价王维的诗,阅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也会有这种感觉。词的上片“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词人纵笔挥洒,尽情渲染,描绘出一幅色彩明丽、生机蓬勃的湘江秋色图。词的下片用“恰”字领起的七句,又是一幅风华正茂、挥斥方遒的学子议政图。两幅画交相辉映,情景交融,人事相生,这是绘画的美。词中平仄交替,抑扬有致,便于吟哦唱诵,而且音律和谐,节奏感强,一韵到底,回环往复,这是音乐的美。此外,词分上下两片,前后对称,词句有长有短,骈散结合,参差中有整齐,整齐中有变化,这是建筑的美。阅读文学作品,理解表层意义,领略外观形态的美,这是审美的初级阶段。事实上,审美感受是一种由审美对象所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审美主体只是发挥强大的穿透力,才能把握作品的真谛。文学教育实践也告诉我们,鉴赏文学作品不应停留在表层结构上,还应由表及里,去挖掘文学作品的意象美。所谓意象美,这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统一体,或者说,客体的象通过作者的感知意识层,心灵化,知觉化,人性化了。这是审美的高级阶段。以阅读柳词《雨霖铃》为例。词的上片记别。词人从日暮雨歇,郊外送别,设宴饯行,写到兰舟催发,泪眼相对,执手告别,铺叙离别的场景,非常生动、细腻、真实,不仅写出了双方分手时的情状,而且也暗示了他们极其复杂微妙的内心活动,融情入景,即景抒情,景和情更加深了离情的抒发。“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景中含情,意在言外,酒醒之后的孤独忧伤甚于分别之时,气氛更加冷落凄清。在这里,意和象达到了和谐的统一。由此看来,比起外观形态美,意象美自然深入了一个层次。文学鉴赏正是这样,由表及里,披文入情,驱遣想象,再造形象;把主观感受同作品统一起来,使情操的陶冶寓于审美享受之中。
       曾正平,教师,现居湖北天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