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学教法]古文教学应如何向时而动
作者:王日生

《文学教育》 2008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从目前现状看,古文教学效果低下,已是不争的事实.。近年来的古文高考题,基本上从浅显的史传散文中考查,并且考查点都集中在课文里常见的词语。然而,“古诗文鉴赏的得分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006年高考广东语文评卷副组长谢飘云语),事实是不容乐观的。那么,古文教学应如何向时而动呢?
       一、要突出教师的指导作用。跟现代文教学不同,古文的语言载体隐含着大量的信息,而且距离遥远,不像读现代文那么容易把握。因而,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以加强学生对古文学习的指导。
       1、不能偏信于主体作用。有些教师教古文死抱着主体作用佛脚不放,把主要的学习过程都交给学生自己完成,教师只充当“裁判”角色,无形中使古文课流于失控的状态。不错,课文中的注释可谓详尽了,课外还有文白对译的参考资料可买,我们教师还去包办学生干什么?其实不然。如果我们把古文看成死的东西,这样教学生仅去认识它就可以了。但恰好相反,古文是活的东西,你不仅要认识它,还要知道它为什么会这样。就像“赢粮而景从”这句话,只知道“景”是“影子”的意思,是不够的。只有知道“景”通假“影”,这里是名词活用为状语“像影子一样”,才能全面认识它,并掌握其特点。
       2、不要回避古汉语特点。有些教师教古文也跟教现代文一样,重在说明大意、中心、特色,这叫做不看对象,乱弹琴。像讲《五人墓碑记》的“吾社之行为士先者”,就应讲清“行”(行为)“为”(作为)“先”(表率),其中“行为”的古今异义要详细讲,这样才能透彻理解文意。讲到特殊句式,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求人可使报秦者”,就一定要把这种句式跟现代汉语句式比较。胡适认为:“讲古文文法应该处处同国语文法对照比较,指出相同地方和不同地方。”像上面这句话,就要讲清“可使报秦者”是句中的定语,按现代汉语句式规范,翻译时应把它们放在“人”的前面,成为“找一个可以派去给秦国回话的人”。还不能小看那个“之”字,因为它在句中是表示定语后置的标志词,结构作用很重要。说到教师的“讲”,或许有人就会给你扣上“灌入法”的帽子。但我认为,为师者面对学生疑惑而精讲,什么时候都是理直气壮的。
       3、不要用所谓的课型来掩饰。我在参考书中看到许多教古文的课型,诸如“以讲促练”,“以释带读”,“双边讨论式”、“理解背诵式”等等。但我认为学习古文有两处重点:一是突破实词的障碍,二是准确译句。如果我们设身处地为学生排忧解难,就必须在这两方面下工夫。我听钱梦龙讲《愚公移山》,他用的是讨论式课型,但这只是他的教学手段,重点还在他解词、译句的教学上。如他讲到“龀”字,就详细地讲释这个字的意义:小孩换牙。然后接着推论:连刚换牙的小孩都去帮助愚公移山,怎么不会感动上帝移动两座大山呢?这种针对性强的释疑解难,是学生所期盼的。
       清华附中赵谦翔老师讲《春夜宴从弟桃李园》,用的是“边讲边背诵”课型。课堂气氛很热闹,但他仍把释疑解难作为重点,只不过这一点采取学生递纸条、老师解答的新颖作法。
       4、通过突破重点词句去理解文意。我们反对逐字逐句拆解古文的教学方法,也反对把古文当作现代文来教的做法,因为这两种教法都严重脱离了古文的特点,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比如教《荆轲刺秦王》“易水壮行”这节,教师就必须紧紧抓住描写荆轲的重点词句“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复为忼慨羽声”以及“终已不顾”来重点敲琢,因为这些语言生动地塑造了荆轲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侠客形象。至于该段中提及的太子丹、宾客等行为,只是起渲染作用,教时可以从简。
       怎样突破实词障碍?
       (1)连成双音词。如“刚正”:刚强,公正。(2)从语法功能推断。如“上胡不法先王之法”(《察今》)中的“法”字,很明显是句中的谓语,有动词性质。但原文中的“法”是名词,这就存在着活用的情况了,原来这里活用为动词:“取法”或“效法”。(3)根据具体语境推断。《病梅馆记》中“江浙之梅皆病”的“病”字怎样理解?这里不能臆断为梅花生病,而是指上文的“文人画士……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即把梅弄成“病态”。从这句话下文看,既是生病的梅,作者断然不会“购三百盆”,并“泣之三日”。
       翻译古文,教师也可导之以法。(1)弄清所译句的语境,即写的是什么人,什么事,事的起因,经过或者结果,或是谁说的话,或是作者的评价,等等。就是说基本掌握了七成句意,再动手翻译。(2)译时要做到以直译为主,整体把握,字字落实。即使某个虚词没有实义,也要懂得它的语法作用。(3)缩小古今语言的差距,恰当增、删、补、调。如翻译《归去来兮辞》的结尾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①把握语境。这两句集中表现了陶潜的复杂情感:既乐天安命,心胸豁达,又无可奈何。听天由命,是对前文情感的总括。②突破“化”(造化,这里指自然的变化),“以”(通“而”,表承接,即承接“乘化”和“归尽”),“疑”,译为“怀疑”,有望文生义之嫌,应为“犹豫”、“彷徨”才确切。③末句是反问句,要准确翻译。全句译文:姑且顺着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可犹豫呢?
       二、多方探究古文内容。可以说,流传至今且被选上教材的古文,都是意丰蕴深之佳作。本着承传吸收古为今用的原则,古文探究有着广阔的前景和实用的价值。
       (1)探究课文的重点、难点。如《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中的“攻”和“守”就很值得探究。这里的“攻”指秦国统一全国,必要采取凌厉攻势。这里的“守”指秦统一后,不施仁义,守不住江山。
       (2)从课文中心的逆向探究。对于《鸿门宴》的结局,苏轼称项羽有“君人之度”,作何评价?乍看项羽确有“君子风度”,虽然范增再三催促,他仍使刘邦金蝉脱壳。但细看,项羽哪有如此胸襟,只因刘邦给他奉谀备至,得意之中忘了正经大事,正如太史公所言“自矜功伐”,性格所至。
       (3)另外假设探究问题。《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假如相如跟廉颇一样计较,后果将如何?显然,相如也像廉颇那样,不只是“报私仇”,而且会危及国家了。
       (4)在曲笔叙事处加以探究。《烛之武退秦师》中写到国家面临危难,郑伯推荐烛之武时,烛之武发了一点牢骚“今老矣,无能为力也已”。这个情节很值得探究。烛之武至老仍怀才不遇,怎么没有怨气?但是最后他仍“许之”,是他以国家利益为重。大敌当前,还计较什么恩恩怨怨?如果郑国亡了,自己纵有济世之才又有何用?
       (5)比较性探究。教《归去来兮辞》,我让学生把陶潜跟王维这两个同是田园诗人作比较性探究,效果甚佳。陶、王均混过官场,并不是因为官职的大小而倾趣田园,而是对官场和功名的理解程度不同。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归隐,表现出他的高洁人格,但也有“惆怅而独悲”的消极避世思想。
       而王维曾身居宰相,晚年半官半隐,虽钟情田园,却放不下架子,说明他身上“青史留名”的欲念仍隐隐作祟。正因此,陶潜的诗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地道的农夫,而王维的诗仅为对优美山水的羡叹和对禅院钟声的神往。
       (6)探究文本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像《赤壁怀古》、《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这些课文,都存在积极和消极两面,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能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适当探究古文写法。新课标中所选的古文本,都是写法精湛的名篇。然而,近年来的高考避开了这一点,很是遗憾。纵然高考有选拔人才的理由而命题,但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是匿略不得的。像《曹刿论战》中详写外交辞令略写战争场面的写法,像《触龙说赵太后》中讲究进谏的动机、方法和效果的写法,像《孔雀东南飞》中的铺陈写法,像《孟子》中论文的气势恢弘、纵横捭阖的说理……诸如此类技法精华,无不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有些作品,如《史记》,在写法上至今仍有引领影和功用。有感于现在的中学生作文毫无章法,粗制滥造,语文教师适当从古文中移植技法,对语文教学将是大有裨益的。
       四、重视培养迁移能力。本着“学有所得”、“学以致用”的原则,教师有引导学生把课内知识迁移到课外去的责任。(1)让充满生命力的成语、典故变为自己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亮点。如“负荆请罪”这个典故表现了廉颇的直率,是将相和的重要行动。它在今天开展自我批评和构建和谐社会中仍有实际意义。(2)让古训或事例成为自己作文的典型材料。从《诗经》的“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到唐诗的“钟鼓馔玉不足贵”,乃至清代的“不拘一格降人才”,都可以成为自己抒怀说理的佐证。至于教材中的屈原、烛之武、李白、杜甫、辛弃疾、陆游等等,都可以当作爱国忧民的作文材料。(3)模仿古文的写法。学了姚鼎的《登泰山记》,作者抓住泰山高峻壮美的特征生动描绘和巧妙烘托,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练习写景状物一类的文章,此文是最好的样本。况且,这是最为实在的知识迁移能力。
       还应当强化古文知识的积累。(1)把新课标中古诗文篇目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加以整理,列成表册,形成知识体系。(2)通过背诵或复述名段名篇,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3)适当补充古文化知识资料。目前语文高考淡化或取消了古文化知识考点,但不考不等于不用教、不用学。因为这些知识是阅读古文的障碍,教师必须提供给学生,使学生在这方面有一定的积累,以提高古文整体阅读水平。
       综上所述,调整古文教法,目的是提高古文教学质量,把目前古文教学的“无为”变为“有为”,把“难学”变为“会学”,提高效率,培养能力,使中华优秀文化得以传承。
       王日生,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大成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