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探索争鸣]孔子人才观的现代审思
作者:何露霞

《文学教育》 2008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人才,是当今世界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是整个文化领域关注的一个焦点。那么人才的概念有什么涵义呢?依据《辞海》,人才一词的涵义有三:一指有才识学问,德才兼备的人;二指人的才能、才学;三指人的品貌。①可见人才既可指人之“能”,又可指具有此“能”之人。一般来说,我们通常所指的人才,是狭义上的人才概念,即“人中之才”。因为在相同的时代,在当时人们所认识的人之才的方面,总是在当时的人类活动中显露、展示、发展了较多“才能”的人被视为人才的代表,被称为“出乎其类,拔乎其粹”之人。
       虽然对于什么样的人才,古今中外众说纷纭,但可以肯定的是人才概念一向是人们对人之才能的认识和价值判断。所谓的人才观,就是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的关于人才的概念、思想、观点。如人才的标准,人才的培养,人才的使用等等。本文关注的人才观,主要是从教育的角度出发,关注的是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即人们从不同的需要出发,对人之功能和素质结构的设计。因为人才观是人们从事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与依据,制约并调节着整个教育过程,是指导教育制度确立的主要思想基础。可以说,有什么样的人才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
       人们的思想观念总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人才观亦是如此。人才观的时代性从教育的角度突出体现在对所期望造就的人在功能与素质结构要求方面的变化。但是人才观作为一种价值观是反映文化深层结构的要素,是文化价值观在教育上的集中反映,因此在时代的变迁中亦有其不变的连续性。特别是在我国,当儒家的教育文化传统已经成为一种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时,如何变革、扬弃传统的人才观是我国教育现代化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孔子是儒家教育思想的创始人和重要代表,以现代的视野对他的教育思想中的人才观进行审思,将是不无启示的。
       一、培养君子——孔子教育的人才观
       君子一词,最初的涵义是指士大夫以上的当权贵族,是官长、官大人之意。西周后期,随着氏族贵族的衰落,君子为当权贵族称号的垄断性逐渐淡化,但它作为一种美称的语义特征仍保留下来。到了孔子这里,君子则成了才德出众代名词。是否是君子,其标准不是出身、血缘或地位,而是一个通过修身在道德上成为典范的优秀人才,于是君子常被用来指人才的总称。
       孔子生活在春秋争霸的乱世,道德颓废,人欲恣肆导致“天下无道”,所以孔子的终极关怀是如何恢复和确立和谐的政治秩序,他认为“礼崩乐坏”的根本原因是“知德者鲜矣”,要使社会稳定,上下有序,就要重建社会道德,其前提就是培养那种能修己安人,内圣外王的君子型人才。具有如此素质的君子,其具体标准和特点是怎样的呢?
       在孔子看来,君子首先是“劳心者”而非“劳力者”,是“文者”而非“武者”。君子,作为道德的典范,作为“修己安人”之人,他所具备之才是“心力”而非“体力”。孔子早就说过:“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论语》)意思是说,称赞千里马,并不是赞美它的气力,而是赞美它的品德,体现了儒家以道德为本,尚德轻力的价值取向。在《论语》中随处可见的“崇德”、“尚德”、“弘德”等也表明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所谓的君子是一种道德型的人才,道德素质首先是衡量是否君子的一个标准。
       那么君子又应当具有怎样的道德结构呢?在孔子那里,仁是一切精神的核心,君子作为道德典范亦可成为仁义之师,君子之德便是儒家的仁义道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敬天知命的世界观。孔子十分强调人的有为、弘道,但也十分强调“人为”的有限性和相对性,即人应该在遵从适应自然之道的基础上,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君子,就是具有这种敬天知命的世界观之人。敬天,就是对自然之道,宇宙规律有一种敬重,而知命就是自己力所不及的某种决定性力量持“知”的态度,理解的态度,也就是儒家的“有所为又有所不为”、“逆境亦不悲观”的乐观态度。“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君子畏天命”,这是君子的重要标准。中国人的达观忍耐也许都与这种人才的要求有关。
       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孔子认为主体的终极关怀是大我,主体性的发扬就是小我对大我目标的自我实现,与群体主义道德和社会责任心是分不开的。儒家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种“入世”精神是儒家现世主义的体现。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可称之为政治志向,是儒家传统读书人对社会“事事关心”的一种基本品格。
       与人为善的待友准则:孔子认为,真正的爱人态度,应该是将心比心,将别人也视为同自己一样的人,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是君子善与人相处,重协调合作,但又不盲目苟同,而是要做到“和而不同”,而且“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可以说君子是为己不重,为人不轻,“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自强不息的自我进取态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君子对待自己的态度。法天行道,其追求永远不停止,因此,君子是“反求诸己”之人,见过能改,能做到“不二过”,而且言行一致,先行后言,甚至以行代言,所以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自强,一方表现在“君子无所争”,即与万事无争,与人无争,尤不争利欲,“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强而不争”、“周而不比”;另一方面表现在各种矛盾冲突中其意志的果断性、坚持性、自制性,在名与利之间,“君子去仁”“恶于成名”。在生与死之间,若生命与道德发生冲突,君子则“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等等,这些都是君子的重要标志。
       《论语》里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所谓质,就是道德品质,其内容是仁义道德,所谓文,便是与知识、礼乐技能相关的知识文化修养与风度,因此在道德标准之外,孔子把学识作为衡量君子的又一标准。他认为智(或知)是君子必备的素质之一,因为“未知(智),焉得仁?”《论语》而知的首要标志就是好学乐知。他认为,一个人才应注意“敏而好学”,“学而不厌”,“学而不及,犹恐失之”,进而通过好学的途径达到博学的境界。他深刻地指出“好学近乎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但是君子之知,仍是以仁义道德为核心的伦理道德知识,主要是知天道、知命、知人,使人知己、自知等等。知即为不惑,明达通理,对于一切善恶、是非、利害有分析判断能力,并处事得宜,不为复杂的事物迷惑。同时,“文”不仅仅指博学有知识,亦指包括言谈举止、衣着打扮的文化教养与风度。“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色思温,貌思恭”等都属于“文”的范畴。所以“知书达理”常成为受过教育的人的重要标志。
       总之,孔子对君子型人才的设定,决定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教育的特点,即伦理性、政治性的教育。君子型人才观对中国传统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孔子人才观对中国传统教育人才观的影响
       “修己安人”、“内圣外王”的君子的目标是成为可以“修齐治平”的统治人才,“学而优则仕”是儒家教育的一个理想。而使之从理想成为现实的,是体现了儒家人才观的科举考试制度。科举考试的基本思想就是通过客观化的标准“学”来选拔人才,以“学”为准,而不是以出身门第、财富等其他标准。能否被授官要视其能否通过考试,能否及第,即使是社会最底层的人,一经考取就无可争议地进入统治阶级。虽然实际上大多数下层民众由于无法受教育而不可能享受应试权利,但不可否认,科举考试的形式是封建时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它否定了贵族统治,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获得了更加广泛的社会基础,使国家机器保持着相对的活力与效力。
       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为儒家经典,所考查的内容就是考查被选拔者对儒家思想了解、理解、实际运用的程度。它是通过考试内容的统一,对说什么的同一限定,来要求被选拔者具有相同的儒家思想品德。也就是说在对人才的德有共同的考核标准之下,再分类测试与之相关的知识、才能。这样以德统才,道德第一的观念决定了科举考试的内容与方法。
       儒家“尚文观”也决定了科举考试注重考查“文才”。它集中体现在唐代取士注重诗赋,宋代重策论经义,明清重八股文等文学修辞方面。考试的内容既然不超过儒学范畴,考生无“说什么”的自由,只能从“怎么说”的形式上展示个人之文才,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科举考试似乎更是一种文学修辞技巧的考试,比赛谁更能娓娓动听地讲述同样的内容,考生所学的知识便显得毫无实用价值。
       “学而优则仕”的科举考试,将权力、财富、地位与学识结合在一起。“学也,禄在其中矣”,使评价人的价值标准与教育紧密相联。实际上科举人才观成为了支配学校教育的统一培养目标,即培养科举应试人才。学校因此也逐渐沦为科举附庸,考试重于教育。随着考试内容的日益空疏,方法日益繁琐机械,学校教育也随科举一起衰落腐朽了。另一方面,科举考试也越来越使士子们以读书做官为唯一正途,知识才学以是否应举为唯一标准,善应考,循规蹈矩,尤其是在专制高压下,他们的全部生活经历不出书斋、考场的范围。科举人才观逐渐走向君子型人才观的反面,成为了扼杀人才的工具。
       三、孔子人才观与现代人才观之间的差距
       不同的时代对人才有不同的要求。当今,科技的日新月异,知识的不断更新,时代的飞速转变,使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也对人才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人才应该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孔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念形成了崇德贱力,崇文抑武的传统倾向,使我国的教育长期忽视健康体格的重要性,中国人也曾经被西方侵略者称为“东亚病夫”。直到近代以来,一些教育家逐渐认识到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合格的人才应是健康乐观的人,应该注意强身健体,反对去做文弱书生,强调身心的协调发展。对于“智”与“德”,现代的人才观认为知识先于道德,真理先于伦理,因此在人才素质结构中强调以智统德,抛弃了儒家以德统智、道德第一的观念,走向了科学技术知识第一。
       其次,强调人才的个性的发展,主体意识的发扬。孔子所持的教育主导价值观念是等级、专制、集权等服从于大一统的价值观念,强调的是群体价值。他所要培养的君子是“克己服礼”,一切都服从封建礼教的要求的。这样的结果往往是使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被忽略,其主观情绪的要求被漠视,抹杀了。教育的现代化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个体之于群体的作用和个性差异的存在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因此,现代的人才观要求确立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等价值观念,使个体的权利得到实际肯定,个人价值得到充分尊重,个人的创造精神得到充分的发展,个人的主体性得到真正的确立。发展丰富多彩的个性,发挥人的主体精神,最主要的是发展人们多方面的才能和创造性,也就是创新思维的培养。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②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迈进21世纪的“通行证”,没有它就会寸步难行,甚至会被淘汰。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必须抛弃儒家教育只重视道德修养方面的观念,而养成一种探求外部世界事实和规律的科学的精神。
       第三,人才应是一种大众型的专才。孔子曾经说过“君子不器”,在他眼里,君子不仅是一种道德典范,更是一种人格典范,是在以道德为理想的社会里在政可美德,不在政可美俗之人,是一个在当时的社会里人的潜能得到比较充分发展的“通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现代化,我们逐渐抛弃了儒家教养的“通才”观,确立了科学技术型的“专才”观。因为在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中,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只有拥有扎实的科学知识,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才能使自己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但是“专”并不意味着“单”,专才不是只埋头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而对其他事物一窍不通的人,而应该在自己的专业基础上能触类旁通,融会贯通。另外,儒家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那种“内圣外王”的君子,也就是说要把内在的圣智外在化为开明的治国安邦之术,在经国济世中得到充分的实现。因此它所谓的人才只是少数的统治英才,而把广大的普通劳动者排除在外。而现代的人才观则承认人才的多样性、层次性和广泛性。人才,即包括各行各业有文化、懂技术、业务熟练的劳动者,也包括具有现代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具有开拓能力的经济、技术工作人员,还包括能够适应现代科学文化发展和新技术革命要求的教育文化工作者等等。总之,现代人才观已经从培养统治英才走向造就大众型的多种多样的专才。
       孔子的人才观与现代人才观之间存在着差距,并不意味着它已经走向现代化的对立面,相反的是,随着现代化的深入出现的一些负面影响,我们通过深入挖掘孔子的人才思想,能得到一些新的启示。
       四、孔子人才观发掘出的新意义
       首先,中国自现代化以来,从强调经世致用出发,一直注重人才的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实用性、有用性。这固然有利于消除千百年来应考的“本本”主义,有利于造就为现实服务的人才。但这种倾向性使我们的人才设计一直不能超越现实,造就“为真理而真理”的世界水平的人才,造就探求人类“大道”,追求人类本源性、根本性问题的大才。新中国所走的弯路,经历的坎坷、曲折,与我们这种人才取向不无密切关系。所以今天,在一定范围之内,我们更应该强调孔子“内圣”、“学者为己”、“明其道不计其功”的思想。“弘道”不仅仅是为经世治国之用,更是每个人应有的人生使命,是个人主体意识的一种自由选择。人才应该加强自身修养,加强心性的培养,才能行道,识道,尽到自己的天职,使人生更有意义。
       第二、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人们也为此付出了很多代价:日益增大的压力和挑战使人们心情烦躁焦虑,内心世界难以安宁;紧张快速的生活节奏,使人们逐渐麻木,不知道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人生的价值在哪里。相比之下孔子的思想则更体现出一种人文的关怀。儒家的教育理想关切的,是如何从洒扫应对的礼仪中,将自己培养成“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的主体。他们所设计的君子是实现了真正的自我,真正成己之人,是将真善美统一于一身,达到和谐之境地的人,是真正懂得为人之乐的人。林语堂曾经说过:“中国文化和最高理想人物,是一个对于人生有一种建于明慧悟性上的达观者。这种达观产生宽宏的怀抱,能使人带着温和的讥评心理度过一生,丢开功名利禄、乐天知命地过生活。这种达观也产生了自由意识,放荡不羁的爱好、傲骨和漠然的态度。一个人有了这种自由的意识及淡漠的态度,才能深切热烈地享受快乐的人生。”③《生活的艺术》这样的君子,也许才是现代人羡慕并努力实现的榜样。
       第三、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心。物质生活水平的极大丰富使许多人变得利欲熏心,个体价值的过分强调也使很多人走向反面,只顾一己私利。小到对公共设施的不爱惜或者损坏,大到从“类”出发,只顾一代人的当前利益而不顾千千万万子孙后代的利益的行为,这些都是责任心缺乏和丧失的表现。孔子强调君子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现代找到了新的意义。这并不是简单地对道德规范和行为礼仪的遵守,而是对个人、国家的一种关怀;不仅能使社会有序,国家安定,更能使人展现出一种崭新的生命状态。
       总之,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人才观对中国传统教育的人才培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包括其中的很多负面影响,而且也与现代的人才要求有着一定的差距。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变革之后,它仍有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所以,一种传统对现代化是阻力还是动力并不是传统本身决定的,而要看其在整个文化选择中所处的位置,存在于什么样的历史时期。我们在评价一种传统的时候就要对其进行认真的审思。
       注释:
       ①《辞海》(上) 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
       ②转引自《人才观 质量观 教学观》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
       ③《生活的艺术》林语堂 华艺出版社 2001年6月
       参考文献:
       (1)《从儒家传统走向现代的审思》 桂勤 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2)《儒家人文教育的审思》朱汉民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5年版
       (3)《21世纪的人才观》 程承坪 江西社会科学1999年第10期
       (4)《析儒家人才观及其现代意义》孙隄茗 中国哲学史1997年第2期
       何露霞,浙江财经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