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艺杂谈]评电影《疯狂的石头》
作者:朱素英

《文学教育》 2008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疯狂的石头》是中国2006年电影群中最为疯狂和有趣的一部,我归纳了一下,整部电影有三个方面给人印象最深:巧妙的故事,不俗的剪辑,绝妙的配乐。
       一、巧妙的故事
       《疯狂的石头》剧情并不复杂,无非不过就是两伙盗贼对一块稀世翡翠心怀觊觎,各施神通,想要夺取珍宝而引发的一系列笑料。情节虽然简单,但电影局部细节的拿捏与情节的重新构筑和电影表现手法的运用真是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电影的希望。
       一个从天而降的易拉罐砸破了过江索道下一辆面包车的挡风玻璃。司机下来检查的时候,面包车却自动滑下了斜坡,撞到了一辆宝马车。宝马车司机看到后,只说了一句话:“狗日的,高科技,无人驾驶唆?”电影情节由此开始。面包车的司机是个小人物——保卫科长,要保护在罗汉寺里展出的翡翠。宝马车司机则是奸商的助理,为了得到那块翡翠,他请来了来自香港的国际大盗。国际大盗刚到重庆,自己的专业偷盗工具却被本地三个小毛贼偷去。小毛贼看到专业用具,决定也做笔大买卖,而翡翠主人的宝贝儿子又想用假翡翠换掉真翡翠,主要故事情节也就这些,但我们的思想随着情节的展开会有所变化,里面充满了荒诞与反讽的表现手法。一只在拉盖上标注了中奖假信息、用来诈骗的特制易拉罐,真假混淆,让人体会生活的真实。国际大盗也不会太专业,让人偷走了专业工具,自费买来的替代工具也遇到了卖货短斤少两的奸商。不专业的毛贼,不专业的保安,不专业的国际大盗,一切都注定了,这会是一部另类的电影。
       专业的保卫科长,为了保护翡翠,没有红外线报警器,他拆下了厕所小便池的自动冲水感应器。没有高压电,就写块纸牌子放在墙上。不过不管他怎么防范,展览厅却被大盗毛贼一而再再而三地从容光临。无奈之下,他只好仰天长叹,用重庆话大声叫道:“公共厕所迈?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在他声嘶力竭的吼叫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小人物对生活的无奈。
       二、不俗的剪辑
       除了剧本本身相当精彩之外,这部电影又发出几个强音,并且把这有限的强音处理得不落俗套,与剧本整体的轻松风格很自然地溶为一体,毫无做作炫耀之感,而事实上,他所用的手法其实非常炫耀。
       这里讲讲值得炫耀的地方,比如关公庙火警后追逐的一场戏,极富中国味道的场景里,配以纯粹的国粹音乐,紧凑的戏曲锣音把一个个快速剪接的镜头准确而强烈地压缩着戏院的空气,这种充满天才的手法让人印象深刻。
       另一个值得炫耀的地方是庙门口那条三叉路口的作用被用到了极致,在那场摩托车抢包撞飞汽车门的戏里,晕暗泛蓝的光线下,用三角构图的方式来表现三个人物之间的独立和交叉情节,气氛烘托恰到好处,节奏感相当地强,不断回切的镜头组合成了这一情节的强调作用,为故事接下来的高潮部分作了很好的铺陈,本场戏最后交待出的地下那个倒霉家伙还有拨打电话的镜头,造出了非常难得的喜剧效果。并且这样的拍摄手法,非常令人信服地传达出电影独特的表现魅力,这正是小说与电影在讲述故事上的最大区别。
       三、巧妙的配乐
       影片不仅故事情节幽默疯狂,配乐也确实是疯狂了一把。在这部影片中,导演多处运用配乐来陪衬和表现影片主题的“幽默”。运用白居易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这个短句来表达更为合适。电影的一开始,风流哥对一美女的调戏,就把我们深深地吸引住了,“城市是母体,我们都生活在她的子宫里面……你身上有一种东西深深地打动了我,母性——伟大的母性气息”,这么经典的自白加上滑稽的音乐,把翡翠主人的宝贝儿子的心理活灵活现地刻画了出来,成熟里带着幼稚,幽默里带着变态。仅仅这么一段音乐就极丰富地烘托了故事情节,让人在音乐的享受当中随着故事情节起伏。后面还有更多的配合情节的音乐,我们不可能逐个去分析它的作用,但归纳一点,这些音乐的运用,深化了整部影片的主题。
       朱素英,山东万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