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学教法]语文教学与悲剧教育
作者:谢雨君

《文学教育》 2008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近年来,由于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弱而引发的不良事件正逐步增多,增强学生的受挫能力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语文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广阔资源。让学生从课文中感受悲情,再理智地上升为理解正视悲情,最终用充满爱和自信的状态冲破阴霾,练就坚定且从容的处世态度,此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1、感受悲情
       悲剧常常通过正义的毁灭、英雄的牺牲或主人公的苦难命运,显示出人的巨大精神力量和伟大人格。卢那察尔斯基认为"高度悲剧性形象的作品能在我们心中引其热烈的同情、极大的敬意",因而会产生一种催人泪下、感人肺腑的力量。学生生活中的某些不如意能在课文里找到类似的例子,引发情感共鸣,也更能深入其中。《送故人》中一句"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把千言万语浓缩在挥手之间,朋友离别之际,依依惜别,悲从中来,情之深意之切不言而喻。而有些不如意的情感,学生就要通过教师的指点才能更好地理解。《琵琶行》里一首哀怨的曲子如泣如诉,身世之悲,零落之苦,孤寂之痛充盈其间。此即是作者天涯倦客的真实写照,一种遗世独立无人能晓的酸楚袭上心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生活的窘迫显而易见,年老体衰,依然居无定所。这不仅是诗圣文思泉涌后的抒怀,更多的是草根阶层在无奈地扣问苍天。《为了忘却的纪念》里枪林弹雨,血雨腥风,阴风惨惨。年轻而鲜活的生命瞬间便血肉模糊!壮烈而痛心的画面,为了国家复兴,民族存亡,他们挥洒青春铸就未来。里普斯说:"悲剧的目的,是使我们通过同情,能够欣赏人身善的力量。"因为生命的玄妙莫测和不可改变以及人的无力和渺小,所以离别、困顿、落魄甚至死亡,种种不如意会如影随形且不期而至地存在于生活里。教师要让学生要意识到那是不可避免的一种磨砺和考验,经历之后我们才慢慢成熟直至处世不惊。但未曾亲历并不意味着冷漠麻木,沉浸在文章里,感受着他人的际遇,因而动恻隐之心,掬同情之泪,这也是收获。总之,悲剧作品使人情感丰富、境界提高,是无可比拟的宝贵精神财富。
       2、升华悲情
       悲剧更大的作用还在于通过对苦难与不幸的展现,激发一种反抗命运的激情。美国批评家西华尔也说:悲剧并不让人逆来顺受、清静无为、听天由命,恰恰相反"悲剧眼光促使人们采取行动,向命运作斗争,不怕捅马蜂窝并将自己的情况公开摆在上帝和同伴面前"。悲剧不仅仅是描摹痛苦中的人,更重要的是悲剧中的人物要具有反抗与斗争的精神,无论是哈姆雷特、唐吉诃德,还是孟姜女、窦娥,都能深深的印证这一点,否则就不能产生对他们悲剧命运的认同,更不能激起这种对主人公与悲剧命运抗争的举动的欣赏。由同情怜悯而催生出个人对事物的认同和否定观点,从而赋予生活良好的愿望,并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力图实现,这便升华了悲剧。《兵车行》中哭声震天,让人揪心,一阵喧闹混乱中,亲人挥手作别,这一别也许就是最后一次,这一回首也许将定格成为永远。被兵车辚辚、白骨累累的画面震撼之后,油然而生的是对战争的憎恶和痛斥。远离硝烟、安居乐业是人们朴素的愿望,人人都应为和平尽力。冲破灾难的阻隔,看到的是良知与希望,美好的情感脱颖而出。诸多的悲情人物上演了一场场悲剧,发人深思,催人奋进。教师恰当地点拨让学生深味其苦,又要在叹息落泪之后,保持清醒理性的认识。不如意纵然避免不了,但是我们可以用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勇气去抗争,试图改变某些不合理和救助某些弱小者。因之情操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灵魂得到震撼与洗礼。以悲剧为参照,才能感受幸福的可贵,感受到生活中的阳光面。立足于悲剧,却超然高蹈于悲剧,这即是关键所在。
       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健康积极的思想,让学生领悟到悲是人生的一部分,不可选择,而对于悲的态度则是可以选择的。以点代面,贴近实际让学生充分认识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期在熏陶渐染中、在别人的故事里感同身受,拥有一颗善感的心灵和一份昂扬的激情,最终超越苦难,升华悲情,为自己的人生道路点亮一盏盏明亮的心灵之灯。
       谢雨君,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