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古典重读]苏轼《超然台记》的酸楚苦闷
作者:张 侠

《文学教育》 2008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王国维说“东坡之词旷”。郑骞说“旷者,能摆脱之谓也……能摆脱故能潇洒……”。苏轼之词旷源于人之超然,他即使身处逆境,也能努力摆脱,依然做到不失快乐之心。这一点在他的《超然台记》中有充分的体现。他在文中说“游于物之外”就可以“无往而不乐”。也因此,很多人认为《超然台记》表达了他超然旷达的情怀。对于这种认识我很赞同,但我还认为苏轼在超然旷达的态度之下隐藏了丝丝不易让人觉察的酸楚苦闷。
       文中作者写超然台四周景色时写道“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而其东则卢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犹有存者。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作者南望马耳山、常山;东望卢山,想象那里有逃世的隐士;西望穆陵关,仰慕姜太公、齐桓公的勋业;北瞰潍河,慨叹淮阴侯韩信当年建立大功而不得善终。这里,台周之景固属巧合,但他凭吊古人所反映出来的思想感情却带有一定的必然性。苏轼一生受儒、道、佛影响很深。因受佛、道思想影响,当他思想矛盾时、悲观失望时、忧愁苦闷时,就会通过老庄哲学、佛禅来求得解脱和慰藉,借此去追求一种超脱旷达的精神境界。所以文中对隐士的想象就自然流露出他内心的酸楚苦闷。因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苏轼“奋厉有当世志”(《苏东坡墓志铭》),然而在与王安石的党争中被诋毁,他被迫自请外调,先调往杭州,后移调密州。这篇文章就是写于任密州太守时。因被排挤,被压抑,苏轼的政治理想难以实现,当他想起姜太公、齐桓公、韩信时难免心头一酸:多么渴望像姜太公、齐桓公一样成就一番事业,但大业难成;恐怕自己什么时候也会像韩信一样不得善终。这些都是政治上的失意在他心头留下的阴影。这一小段虽内容不多,而且下文马上转为轻松的笔调,但我们还是能从这些句子的夹缝中隐约体味到蕴蓄在他内心深处的一丝酸楚苦闷。
       另外,我们还可以比较阅读苏轼同时期同题材的词《望江南·超然台作》: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词中“咨嗟”、“休对”、“且将”等词较明显地表露了苏轼无奈苦闷的心情。两文同时期、同题材,情感也应有相通之处。
       所以《超然台记》并不仅仅表现了作者超然旷达的情怀,在超然旷达之下还隐藏着一丝酸楚苦闷。
       参考书目:
       1、《苏轼传》京华出版社 2002年版
       2、《唐诗宋词鉴赏词典》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86年版
       张侠,江苏泰兴市第三高级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