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学教法]语文活动课教学初探
作者:李 艳

《文学教育》 2008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语文课外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在活动课中,学生加深了对生活、社会的认识。我在活动课中将创新意识引入诗歌朗诵、作品讨论、艺术欣赏等文学教育中,让学生主动体验种种情感,认识各种生活现象,提高了分辨美丑和
       欣赏文艺作品的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潜在的创造才能。我通过实践觉得以下几点是行之有效的。
       一、提供广大空间,增强创造意识
       语文课外活动给参加者提供了广泛接触的机会。调查、参观、访问、联欢、考察等活动都能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开拓学生视野。例如让学生了解学校周围的空气污染情况,可让学生到校外去进行考察,可拟定一些考察内容,如:途中所见的机动车,交通路口一分钟车流量,沿途所见的炉灶烟囱数,吸烟人数……在社会调查中,学
       生强烈地意识到了:为了我们的生存,人们的保护意识急需提高。这些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开展多样活动,培养实践能力
       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作为语文老师应放手让学生去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学生会组织得非常好。如有一次,学生想邀请二位电视台记者一起开展联欢活动,我就积极支持他们。教室布置以及节目选择等一切工作放手由班委去做。表演的节目内容健康、主题鲜明。两位记者也即兴表演了吉他弹唱。班里的小书法家还当场写下了“友谊长存”的赠联送给两位朋友。活动课里,学生与记者朋友的言谈交往都非常得体、和谐。活动之后,又指导学生写文章。活动课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内容,又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实践能力,为语文教学带来了活
       力。
       三、深入社会生活,塑造美的心灵
       现今社会越来越需要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人才,学生深入社会生活,深入实践,在实践中增长见识,增长才干,是非常重要的。在旅行、游览等活动中,学生与大自然接触,尽情地欣赏祖国壮丽的河山,接受自然美的陶冶和滋养,增强爱国主义的精神。有一次,学生主动提出要到“社会福利院”去看望老人和孤儿,我大力支持,并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学生们都非常高兴。他们带上照相机,拎起水果和点心,兴致勃勃地来到福利院。他们把自己带来的礼物送给了孤儿们。同学们还愉快地给孤儿和老人拍照片,与老人亲切交谈,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同学们的爱心给福利院带来了生机,带来了欢乐。同时这个活动也使学生懂得了怎样去关心那些需要关心的人。
       四、欣赏优秀作品,培养创造思维
       阅读优秀的文艺作品,可以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培养创造性思维。如:学了《皇帝的新装》后,让学生写一写“皇帝回宫以后的情况”;……让学生学会欣赏,学会创造。课外,我们鼓励学生多阅读有益的书刊,列出中学
       生课外文学名著必读书目,开展读书活动,欣赏优秀作品,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五、开展多种语文活动,提高审美创造能力
       1、发展兴趣爱好。我们要提倡大语文教学,指导语文课外活动,要充分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各种兴趣社
       团,鼓励爱好者参加。支持他们不断创造新的活动形式,并且帮助学生对成功的活动形式作及时的总结,以期有进一步的完善。
       2、培养独立自主能力。语文课外活动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满足自己参加兴趣活动的愿望。在活动中,他们感到一种摆脱功利的自由愉悦,满足了自由表达的欲望和自我实现的喜悦。
       3、培养审美创造力。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吸收和运用最新信息,扩大教育阵地。如小品、相声、舞蹈、演唱、课本剧等,都可以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使他们的审美创造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总之,语文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形式不一,它能够极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我们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放在语文教学的重要位置上,使我们的语文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李艳,湖北枣阳第五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