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硕士论坛]土家族三棒鼓产生的源流及其美学特征
作者:田 璨

《文学教育》 2008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三棒鼓,又名花鼓。它广泛的分布于我国各个地区,如黄河流域的陕西、甘肃、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长江流域的四川、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浙江等地。本文主要叙述的是土家族的三棒鼓,它流行于湘、鄂、渝、黔交界的土家族地区,是一项集歌加绝技于一体的民间文化艺术,通常由三至五人组成,师傅击鼓唱词,一人打锣,一人耍花棒、花刀,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一、土家三棒鼓产生的源与流
       一个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民族性格、思维特征、审美情趣等都与地理环境有一定的关系。土家族地区属于我国南部山区,这里山峦重叠、河流纵横、森林密布、地貌多样。较好的气候条件,适应多种生物生长,为发展多种经济创造了条件。土家族人自古以来都居住在大山深处,在春暖花开时,他们进入了繁忙的耕种季节,在这些劳作的间隙,还有一些休闲、娱乐,土家族称之为“歇气”。正是在这些所谓的“歇气”之时,人们在放松的状态下,随便的捡起地上的石头、树枝等,拿在手中抛丢玩耍。旁人见他们抛的灵活,好看,就在旁边给他们助兴,敲击木棒、石头、吼歌。在歌与抛的配合中,初步形成了如今三棒鼓的演唱形式。
       历史上,不论什么时代,理想的作品必然是现实生活的缩影。土家族三棒鼓演唱传统艺术的产生和流传都伴随着土家族人的整个历史进程。它的演唱内容触及了社会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
       最初,由于他们与外界接触太少,在他们的心目中,所有的天灾人祸都是老天爷造成的,从而使他们产生了对自身民族信仰与崇拜。在这种愚昧肤浅的认识中,人们联络感情的方式,除了语言外,就是吼、喊、唱了。后来,随着人类的进步与发展,这种形式逐步形成伴吼伴喊伴唱的形式了。据说,当年秦始皇为了防范外界的侵略,强征夫役修筑万里长城,夫役们为了减轻疲劳、烦闷、在抬石、撬石的时候也就发出了一种劳动号子式的吼叫,姜尚助武王伐纣,利用三千巴人,穿戴着怪异的服饰,面具,抛丢各种利器,敲击各类物件,爆发出阵阵吼、喊、叫、唱等形式,与现在土家族三棒鼓的演唱形式略有相似。夏商时,开始有了歌舞,到周秦后,歌舞已经到了旺盛时期,在这些歌舞、演唱等形式的发展下,土家族的三棒鼓也随之发展起来,并开始成为了人民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方式。如:民间小调《孟姜寻夫》就是典型的三棒鼓演唱形式:头走山海关/修到嘉峪关/未见夫君好心烦/让奴好伤感。……孟姜哭声惨/脑壳撞城墙/长城倒下一大段/红颜随夫亡。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三棒鼓已经成为了人们的一种宣传工具。三棒鼓的演唱如火如荼,各个派别的红卫兵,高举着红旗,组织着三棒鼓的演唱艺人在村寨街头到处演唱,进行宣传。如:“文化大革命/扫除几种人/封资牛鬼与神蛇/可恶又可恨……封资修危害/不能排在外/刀割尾巴要痛快/彻底才应该”。从古到今,土家族三棒鼓最兴旺的时期就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了。这种传统的文化兴盛多年不衰,一直延续到八十年代,责任制到户后,艺人们的思想开始发生转变,不少艺人金盆洗手改行投入到发家致富的热潮中。九十年代的打工热潮又使得一批艺人放弃了演唱。三棒鼓的演唱陷入了低潮。
       近几年,我国启动了一系列非物质遗产保护的措施,2003年,文化部、财政部和国家民委、中国文联联合启动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2004年,我国正式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遗产公约》;2005年3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意见》;同年6月,中宣部等部委下发了“重视民族传统节庆的意见”等等,全国上下形成了一股保护非物质遗产的热潮。随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实施,土家三棒鼓的发展迎来了第二个春天。例如:在湖北省来凤花鼓中有一首名为“和谐社会好日月”的唱词中唱到:“民间艺术节/城乡好闹热/我把花鼓打一则/唱个十二月。正月是新春/元宵闹花灯。……腊月是小寒/黄龙把腰缠/二人靠背把刀换/共同庆丰年。”
       二、土家三棒鼓的美学特征
       民间小戏是一种土生土长民间艺术,是民间文化现象的重要表现。在源远流长的民间文化中,民间的口头创作与民间歌舞表演艺术往往是最有活力的一个方面。它是语言传承文化和形体表演文化的综合体。表现了蕴藏在文化底层的历史、习俗和社会意识。然而,从我国整个戏曲的发展来看,民间小戏属于初级的戏曲艺术,它虽然反复唱于民间,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但在一般人眼里它是所谓的“土货”,没什么艺术可言。但只要多接触一下,就会感到这种民间艺术里具有很充分的美的素质。土家族的三棒鼓也一样,通过长久的发展,它也具有自身的美学特征。
       1、三棒鼓中崇高的精神美
       我们知道,审美观点,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审美过程中所特有的态度和看法,它概括起来便是审美主体的审美习惯和见解。而对于分布在鄂、湘、渝、黔毗邻的武陵山区的土家族人民来说,他们的经济生活方式主要是采集经济、渔猎经济和农耕经济为主,他们每天都生活在深山老林中,面对着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作为劳动者的他们,他们的审美观的主要特征是与适用性、与劳动美有关的。对他们而言,实用是美的前提,美同时也加强了实用的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发展,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一直到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土家人民也经历战争流血,走向了团结、和谐。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开始发生了转变,人们不再向过去那样只是单纯的强调所谓的“实用”,而升华到精神文化的层次,从而追求一种“精神美”。在土家族三棒鼓的唱词中,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只注重唱一些节气、春耕、播种等方面的内容,而是融入了一些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内容。在这些唱词中,把一些古代的文言故事拿来传唱。像木兰诗、宝钗记、孟将女寻夫、三借芭蕉扇、愚公移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情节在三棒鼓中都有所体现。除此以外,在土家三棒鼓的各色唱词中,还有许多记录着革命时期英雄事迹的唱词,旗鼓寨上杀清兵、贺龙打龙山、唱红军等,到了新时期,各种各样反映现实生活点滴的唱词又层出不穷,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好、婚育新风进万家等。就这样,土家族的三棒鼓从追求“实用美”上升到追求“精神美”,逐步成为时代的纪录者。
       2、三棒鼓中表现的力量美
       劳动美又是民间劳动者看待事物与生活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土家族三棒鼓最开始的时候只是人们在“歇气”的间隙用来表达人们劳动的热情,拿来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但随着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各方面的发展,三棒鼓也慢慢的成为了民间戏曲的一种形式,从对劳动的赞美发展到了一种更高的层次。
       在美学中,我们经常提到的“壮美”,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一种“力的显现”,而在三棒鼓的形成与发展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壮美”。
       首先,三棒鼓最初的形成是劳动人们在平常的劳作耕种中而形成的一种演唱形式,而在这样的劳动中,他们或者一人作业,也或多人共同协作。因此,这当中有一种“和力”的显现,是壮美产生的基础。
       其次,我们从三棒鼓所使用的器具来看。一般情况下,它以抛三根棒和敲锣打鼓得名,是土家山寨到处可见的一项以打击乐器、口头文学、表演技艺合为一体的文体活动形式。一般而言,他们使用的刀分别有镰刀、菜刀和杀猪刀组成。表演时,口唱词、手打鼓、脚踩锣,锣鼓节拍是按抛花棒、花刀速度的需要而定。打三棒鼓的技巧性很强,思想要高度集中,抛刀抛棒用力要适度,动作要敏捷准确,稍有疏忽大意,不但表演失败,还会被刀划破手脚或误伤他人。由此可见,三棒鼓的表演其实是一种力与技的结合。
       再次,从土家族人的民族性格来看,他们的身上始终带有一种粗犷、豪爽、彪悍的性格。同时,作为巴人的后裔,土家人深受巴文化的影响,巴人以白虎为图腾。而这种白虎信仰后来深入到土家族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在三棒鼓的演唱中(尤其是那些对民族英雄的歌唱中),无不显现着这样一种信仰。土家族三棒鼓通过劳动美和壮美,在力的显现中,体现着土家族人热情直率、豪放豁达的民族性格,发扬着土家族人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3、三棒鼓中的质朴美
       土家人世代生活在大山里,这样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他们淳朴憨厚的品格及纯朴的民风民情,从而形成一种崇尚朴实、追求简洁的审美取向。
       在三棒鼓中也是这样的,首先,土家艺人在表演时,装束很朴素。他们只有在某些大型活动或舞台上才会穿上鲜艳的民族服饰。其次,三棒鼓质朴的要素不只是这些外在形式上,也不仅仅是在语言、形式和风格上,三棒鼓的质朴要素还表现在人物、事件、内容上的贴近生活、贴近民俗民风。在土家族的传统节日中,有一部分是沿习汉族的传统节日,如每年一度的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除此以外,土家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节日,我们称之为民族节日,有立春、过社、四月初八牛王节和嫁毛虫节、夏日辰日祭龙、六月六吃新节与晒龙袍节、十月朔日降香谷等农事节日;还有赶年节、舍巴节、月半节等祭祀节,以及女儿会、山歌会等社交节日。丰富的节日内容为三棒鼓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扩大了它的表演空间,土家族人正是用三棒鼓来表达这些节日的愉快,它表现的和谐、安静、秀雅,给人以一种轻松、愉快和心旷神怡的审美感受。
       4、三棒鼓中乐观的人生态度
       土家族的三棒鼓不仅用于喜庆的节日当中,也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红白喜事,用于亡人的丧事中,被叫做“丧棒鼓”。这是土家族三棒鼓所具有的独特的民俗功能。它饱含着土家族豁达的生死观和积极的人生观。
       土家三棒鼓在丧事中有固定的程序。第一步是开台。花鼓队到孝家后先了解亡人的生辰八字、去世时间、去世原因、生平简历、子孙后代、为人态度、道德情操等,接着根据这些内容即兴的编唱内容,对亡人的一生进行总结和评价。如:“天刚刚黑尽/夜幕已降临/锤锤丧鼓用情深/悼念老年人。老人的一身/磊落又光明/蓝天当纸写不尽/为育儿女们。”第二步是扯白。这部分灵活性很大,天南地北、古今中外、人间地狱等都可以说开去。它能起到活跃气氛、增强吸引力、提高客人兴致的作用。第三步是说书。由于土家族丧事有陪亡人做夜的习俗,但有时到下半夜,忙累了一天的人难免有些倦意,所以孝家就会点一些与孝有关的传统曲目来唱(有时也请客人点曲目)。这样一直唱到天亮,不仅活人的时间不知不觉的过去了,也热热闹闹的陪了亡人。第四步就是天亮后的辞灵。这时,老人的所有后辈都按辈分和年龄大小依次跪在灵前,花鼓师傅按照顺序对每个孝子贤孙与老人的关系唱一番,或感激老人的养育之恩,或怀念老人的疼爱之心,或赞颂老人的慈悲胸襟,或安慰孝家节哀顺便,或祝愿子孙吉祥如意、兴旺发达。
       人死是悲痛的,土家族自古就有跳丧的习俗,在这跳丧、歌丧、送丧中,闪烁着土家人极其朴素的唯物观和发展观,表现了积极向上、旷达乐观地对待死亡的态度和看法。“丧棒鼓”把对亡入西天的嘱咐和对主家亲属的安慰的悲喜融于一起,其情之浓,其景之特,为土家族所特有。表现了土家人对于死亡的乐观,并不是对人生在世的逃避,而是对人生持肯定的态度。
       人们常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土家三棒鼓从诞生发展到现在,它不但是土家族文化精神的化身,也是土家人民表达情感的方式之一,是不同时期土家人民伦理道德、审美情趣、理想愿望的体现。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它将继续弘扬着土家的民族文化,延续着土家族特有的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董伟建、钟建波著:《中国100种民间戏曲歌舞》,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2月版。
       2、段超著:《土家文化史》,民族出版社, 2000年9月版。
       3、王兰馨著:《土家族花鼓音乐源流及特色初探》,1995年第六届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术讨论会论文稿。
       4、向代元主编:《湖北来凤土家族传统三棒鼓演唱集锦》,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5、湖北省来凤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来凤县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6、[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年7月第1版。
       7、胡家祥著:《审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第一版。
       8、杨辛、甘霖著:《美学原理》(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第2版。
       9、萧洪恩:《土家族仪典文化哲学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版。
       10、向华著:《土家三棒鼓的文化探析》,中南民族大学文学院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硕士论文,2006年5月。
       11、向代元主编:《土家三棒鼓的源与流》(内部资料,待出版)。
       田璨,中南民族大学文学院06级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