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艺杂谈]秦观撰《罗君生祠记》碑文考略
作者:张庆山

《文学教育》 2008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江苏省扬州市北郊十余公里处、京杭大运河东岸,有一古镇邵伯。该镇中学校园内存有一方古石碣,其高为1.76米,宽为0.81米,下有须弥座。正面上部,篆刻《罗君生祠记》文题;正文为工整清晰的楷书,计525字;文末,题落款为“淮海居士高沙秦观撰”。
       现将《罗君生祠记》全文抄录如下(标点与注释为本文作者所加):
       罗君之为江都,以诚心为主,耻言钩距惠文[1]之事。凡民有讼,曲直径决于前,不以属吏。诖误[2]若小过,辄诲谕遣去。视鳏寡孤独之有失其所者,如己致焉。黎明视事,入夜犹不已。或讥其太劳,君曰:“与其委成于吏,民有不尽之情,孰若劳己之耳目哉?”居数月,政化大行。民知其长者,不忍欺绐之,讼者益少。君乃出行诸郊,所过,召其耆老,问以疾苦及所愿欲而不得者,为罢行之。始复大石湖,改名元丰。广袤[3]数百步,溉田千有余顷。是岁大穰,亩收皆倍。于是远近自陈愿复陂塘沟渠之利者相属,君一切听许。亲至其地,与之经始。筑大堤以却潮之患,疏潦水[4]而注诸江。凡水利之兴复者五十有五,溉田六千顷,而桑之以课种者亦八十五万有奇。徙其治于东南爽垲[5]之地,为屋数百盈。以其赢材,新驿堠亭馆之在境者。又颇出私钱营制药剂,以给疾病之民,所愈之不可胜计。岁或乾溢,有祷群祠,雨旸辄应如响。世益为神其享之。岁满代去,民思之,不置,乃聚而谋曰:“我民之德罗君至矣,顾无以自效。闻古有召伯[6]者,善治民,民追思之,至不忍伐其所憩之棠。又有谢公[7]者,亦其流也。尝于斯城北筑埭[8],后人因名其埭为召埭。今埭实在江都之北境。盍即其地,堂画罗君之像而祠之,以慰吾民?”且曰:“使罗君之名,与召、谢共传而不朽,不亦可乎?”众曰:“善。”于是即召埭之东法华佛寺,置生祠焉。罗君名适,字正之。台州海宁人。学术有本末,通于世务,风节凛然,国士也!尝再被召见,皆以不合罢归。其莅官行已,所可书者甚多。书在江都者,以为生祠记云。淮海居士高沙秦观撰。
       [注释][1]钩距惠文:钩距,水战用的兵器;惠文,指惠文冠,武官所戴,相传为战国时赵惠文王所制;此处均代指暴力与强权。[2]诖(guà)误:牵连、连累。?眼3?演广袤(mào):面积;东西为“广”,南北为“袤”。[4]潦(lào)水:同“涝”。[5]爽垲(kǎi):地势高而土质干燥。[6]召(shào)伯:西周初的大臣,曾佐周武王灭商。周成王时,他常巡行乡邑,为避免扰民,曾在甘棠树下断案治事。召,同“邵”[7]谢公:指谢安320-385年?雪,东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史载,谢安在淝水之战后受权奸煽动构害,出镇广陵(今扬州)。[8]埭(dài):堵水的土坝。
       生祠,为活人所立祠庙。据碑文可知,祠主“罗君”,名适,台州(今属浙江)宁海人。北宋元丰(1078-1085年)年间,罗君曾任江都(今江苏扬州)县令,颇有政绩。
       宋陈耆卿所纂之《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及清光绪《台州府志》(卷七二)载:罗适(1029-1101年),字正之,别号赤城。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进士,为桐城尉。历知泗水、济阴、陈留、江都、开封五县,提点两浙、京西北路刑狱,官终朝散大夫。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七十三。
       罗适从小好学,因家道穷困,跟随当地一位和尚学习,燃松脂夜读不倦,博览群书。稍长便游学四明、吴中,结识名士苏轼,后多有交往。《苏轼集》(余冠英等主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卷一百八的《外制制敕七十四首》,就收录有苏轼力荐罗适知开封县的一段文字:
       赤县之众,甚于剧郡。五方豪杰之林,百贾盗贼之渊。盖自平时,号为难治。而况市易始去,逋负尚繁,役法初复,农民未信。以尔适,学行纯固,有恤民之心。……不患不己知,求为可知者。可。
       罗适对水利颇有研究,与苏轼有探讨治水方略的书信往来。他每到一地,都为民兴修水利。他历任七地地方官,所到县府,必勘山川,审水患,谋水利,或筑堤,或开渠,或疏浚,或造田,以农为本,为民生息。
       在任衮州、泗水县令时,他看到有数万顷荒地,就迁数千户农民到那里开垦。知济阴县时,又主导开河泄水。清毕沅撰《续资治通鉴·宋纪七十三》记载:
       (神宗帝元丰元年)戊寅,前知曹州刘攽言知济阴县罗适开导古滉河,决泄积水有功,御批:“可记适姓名,俟府界剧县有阙与差,以考其能治之实。”于是以适知陈留县,仍诏适留旧任,候见任官成资日交替。
       《罗君生祠记》记述:任职江都期间,罗适在民间寻访中发现,东汉时广陵太守张纲疏竣过的大石湖已年久失修,当地百姓受水患危害甚大。情为民所系的他,便主持修复大石湖。疏竣后的湖,改名为元丰湖,“广袤数百步,溉田千有余顷”。这一年,农业因而获得大丰收,粮食亩产成倍增长。他又以此为样板工程,以点带面,引导百姓大力兴建水利,发展生产。于是,远近百姓纷纷主动请战,整修池塘沟渠。罗适一一应允,并亲自去实地查看、测量、决策。“筑大堤以却潮之患,疏潦水而注诸江,凡水利之兴复者五十又五,溉田六千顷”。他还督促农民植桑85万株之多,发展养蚕副业,使农户大受裨益。
       罗适不仅兴修水利功绩卓著,而且识见渊博,“学术有本末”,在文学、学术上也有许多建树。著有《易解》和《赤城集》五十卷,校刊《金刚般若波罗蜜我口诀》,主持编校医书《伤寒救俗方》。南宋思想家叶适称之为“浙学先河”、“理学先声”。明代宁海籍著名学者方孝孺在其编纂的《洪武宁海县志》中,褒赞罗适“循声茂绩,为吾宁有宋名家第一”。
       罗适还“通于世务”,平生轻钱财,重义节,曾对人说:“忧人之忧,然后可以乐其乐。”据《生祠记》记述:仅在江都任职期间,罗适就做了不少的实事、好事:
       其“以诚心为主”,“黎明视事,入夜犹不已”;凡有诉讼,都亲自过问,作出裁决,“诖误若小过,辄诲谕遣去”;对鳏寡孤独、生活无依的人,“如己致焉”,尤为关切;常常自己出钱,置办药剂,救助缺医少药的贫苦百姓;经常走出衙门,寻访年长者,了解民情及政事得失,尽量满足百姓的意愿。
       像罗适这样心里想着百姓的正直之士,在当时的官场上却往往是要碰壁的。正如碑文所说:“(罗适)尝再被召见,皆以不合罢归”。但老百姓最明白,他们心中有杆秤;也是最善良,他们知恩图报。虽在罗适离职之后,仍自愿集资,为深受爱戴的他建立“生祠”(史载,罗适先后任职的泗水、济阴、开封等五地均曾为其立生祠)。江都乡贤“于是即邵伯之东法华寺置生祠焉”,“堂画罗君之像而祠之”,把他与历史上的名吏召(shào,同“邵”)伯、谢安相提并论,要“使罗君之名,与召、谢共传而不朽”。并特意请出名士秦观,为所置生祠撰文。
       秦观(1049-1100年),字少游,号淮海居士,苏门四学士之一。长期以来,秦观被其词名所掩。一般读者只知他是婉约词人的代表,而不知他的诗文也是北宋一大家。明人胡应麟在《诗薮杂编》卷五说:“秦少游当时自以诗文重,今被乐府家推做渠帅,世遂寡称。”可见他的诗文在宋代颇负盛名。从《淮海集》所录而观,他擅长各种散文文体,政论、游记、祭文等,都很出色。作为登进士第(元丰八年)的文章高手,又是江都邻县高沙(今江苏高邮)人,祠主罗适又与恩师苏轼过往较密,且堪称“风节凛然”的“国士”,秦观自然当仁不让,慨然应邀,成就此文。
       他撰写的这篇《罗君生祠记》,《淮海集》(乾隆《四库全书》本)未见收录。其具体写作时间,已不可考。由文推知,当在“生祠”新立不久,或未废之时。流传至今,已近千年。
       成书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的《甘棠小志》(即邵伯镇志,“甘棠”为邵伯别称),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一部乡镇志,其作者董醇(1807-1892),号酝卿,甘泉县邵伯镇(今属江都市)人,道光二十年(1840年)进士,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官至户部尚书。该书卷四《记祠庙第九·罗令祠》抄录了《罗君生祠记》碑全文(与现存碑文无异),且对罗君生祠(罗令祠)及其碑碣的几番兴废,作了下面的一番记述:
       《万历江都县志》言:罗令祠,在邵伯镇,一曰明王庙,祀宋江都令罗适。嘉靖四十一年,知县赵讷重修。《甘泉续志》言:罗令祠,在邵伯镇玉皇阁之旁。嘉庆九年,贡生赵洵重修,移宋秦观所撰碑於廊庑。……按罗公木主(引者注:木主,为用木制作的神主牌位,书姓名以供祭祠),今祀于玉皇阁后殿东偏,画像犹存其中。翰林学士全椒吴山尊鼒尝为篆其额。嘉庆丙子(二十一年)知甘泉县事罗鹿泉瑸远为赞并序。……醇维公为吾乡贤邑侯,古既有其祠矣,若以私祀而忽之,将何以劝修举旧典正吾乡人之责也。
       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纷飞的战火中,罗君生祠(古玉皇阁、法华寺)几成废墟,《罗君生祠记》碑于期间也不知所踪。直到八十年代中期,罗君生祠(法华寺遗址所在的江都市邵伯中学校园掘地施工,古碑才得以重见天日。该碑现保存、陈列于邵伯中学内,与古石狮、千年银杏一道,并称为“邵中三宝”,且已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岁月悠悠,几经沧桑,当年的法华寺,当年的生祠,早已荡然无存,但镌刻《罗君生祠记》的石碑,却历经劫难,保存至今。这,难道仅是个“偶然”吗?
       《罗君生祠记》文,不是一篇普通的碑文,而是一份昭示后人执法务公、执政为民的生动教材。《罗君生祠记》碑,也就不是一块普通的石碑,而是一座竖立在老百姓心中的丰碑!
       张庆山,江苏省江都市江都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