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艺杂谈]儒家教育思想的现代德育价值
作者:姜惠贞

《文学教育》 2008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恣意纵横于历史的生命隧道,不难发现,在中国古代的各种学术流派中,没有哪一个学派像儒家学派那样以教育为中心全力打造深入全民的思想体系。而在世界各种文化中,也几乎没有哪一种文化像儒家文化那样以教育作为立国的根本。可以肯定地说,儒家的教育学说本身就是当时最为成熟、也是今人最值得借鉴的学说之一。
       一、儒家教育思想的概述
       孟子在论述夏、商、周的学校教育时指出“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孟子·滕公文上》)孟子的这一论述正表明了我国古代重视道德教育的社会特征。“明人伦”是我国传统教育的教育目的和教育中心。此外,《学记》中提出的“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的理论又可全面理解为我国传统教育的课程论,它所提倡的正是“藏息相辅”,即“正业”与“居学”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关注具体的德育方面,孔子提出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正是在提倡一种完美的灵魂教育。于此相近,孟子的“持志养气”的修身方法实际上也强调有志之士应具有刚强的精神力量。而从某种意义上看,这两种观乎人文的智慧和精神力量也正是现代社会我们所极力推崇的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对德育的环境问题的探索中,“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的理论与孟子“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孟子·告子》)的论述无一例外都宣告“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土”的必要性。
       同样,在儒家的道德教育理论中,道德实践也是极其重要的环节。孔子于“理崩乐坏”之际,倡“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政治,明确表明了儒家关于“以德治国”的耐性。他的道德教育以“仁”为核心和源动力,以“礼”为方法和宗旨,目的就是将二者尽力结合以塑造“文质彬彬”的真君子。笔者认为,除上述思想外,儒家教育思想中的“启发教学”和“顺导性情”的学说也是现代德育工作真正需要重树的两个方面。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这里“愤”的意思是“心欲通而未能”,“悱”的意思是“口欲言而未能”。儒家学派认为只有真正达到通解愤、悱的时刻,我们才能了解启发式教学的含义。在这里,他所阐明的,也就是“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道理。同样,在“顺导性情”的尝试中,贤人总结出“达师之教也,使弟子安焉、乐焉、休焉、游焉、肃焉、严焉”的体系,即鼓励真正欲为人之师的教育者必须在教育的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的心理需求,使弟子在学习中体会到安心、快乐、宽舒、从容、认真和谨严的真谛,才能达到“师徒同体”的大爱境界。
       二、儒家学派德育内容的概述
       儒家学派在德育方面的贡献是最为突出的,很多观点放在当今的社会中来看,的确具有非常人性化的启发。总体上讲,儒家学派在德育内容的阐述上所关注的是“仁”、“礼”、“义”的教育。孔子认为,“仁”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高准则,它的范围极广,包括爱人、孝、悌、忠、恕、慈、恭、宽、信、敏、惠、刚、毅、木、讷、訒、勇、敬、诚、温、良、谦让等一系列品德。可以说,“仁”是重德的概括,是各种美德的总称。而在这些思想的集合中,“爱人”的教育又是儒家当时进行“仁”的教育的核心。所以,“樊迟问仁”孔子回答说:“爱人!”他又说:“泛爱众而亲仁。”同样,这种“爱人”又是多角度的,不难发现,在教育领域中关于“人的发现”是一个重要课题。它为德育提供了生动的理论教材,阐述一种教育的理念。
       在遵循“爱人”的原则的同时,儒家德育思想中的“忠恕”之道也极为精辟。并且这里的忠恕所化解的是“尽己之谓忠,推己之唯恕”的人格精神,即将“以心换心”和“推己及人”等品质严格确定为道德修养成功的又一个理论高度。儒家认为,这一“忠恕”的塑造是为了更好地完成“仁”的教育任务,从而使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的人们更快地懂得互相关心,变得真正地于融洽气氛中体会相亲相爱的美好。而“礼”的教育同样在孔子的德育思想中占据重要位置,儒家学说所谓“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和“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的理论都是阐述“礼”的德育思想的重要性的相关论据。同时,在“正名”的方面,儒家学派也曾提出过经典的理论。即认为,为师者在对学生的道德方面做出引导时,应首先明白,“礼”与“仁”的结合的重要性,而且只有认真把“仁”的新精神灌输在“礼”的形式中,注重“礼”的实质内容,才能真正将学生的思想完全溶解在“贤”的道德领域。
       三、儒家教育思想对现代德育的价值
       1、儒家教育思想从人的社会属性方面肯定了人的道德属性,强调了“仁爱”在德育中的价值。事实上,儒家关于主体性人格培养的人文教育观念,是建立在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信念、哲学观,即“性善论”的基础之上的。这一理论的特色便是十分强调人禽之别,认为食色不足以区别人与禽兽,不足以反映人的本质。有无道德标准才是区别人与非人的标准,也才是人之所以为人之所在。可见,儒家德育所推崇的是人的道德属性而非自然属性,这一理论,肯定了人自身存在的独特价值,宣告了教育塑造人的道德品质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同时也阐明了在许多德育工作的出发点中存在的感情归宿问题。实际上更是明确地提出了德育的意义,这对于现代教育界始终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具有极大的借鉴价值。
       2、儒家德育思想为现代德育工作提供了许多朴素而内化的德育原则。笔者认为,这些原则在具体的实践中又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们应当注意的是儒家所倡导的“学而后德”的理论。即他们认为,由于天赋德行的发展,最终决定于后天的教育,所以儒家学派主张在德育工作中,首当其冲是让受教育者学习道德的理论,是所谓“学而后德,不学不德”这一概念对现代德育有重大启发,它强调为师者应发掘对学生实施早期德育的重要性,并应当十分重视理论知识对青少年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为学生成熟之后树立正确、得当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关于“克己复礼”的教育原则也蕴含许多哲理,孔子指出,这一原则的树立正是对“仁”的实践价值的考验。于是他要求学生在道德的轨迹上行走时,应反复认识到“反求诸己”的重要性,即应时常反躬自省,随时随地检点自己的言行。其关键在于严于责己,宽于责人。即为师者只有“克己复礼”才能正确认识受教育者所能接受的受教育角度和程度,而受教育者也只有努力奉行“宽于责人”的生活和治学态度,才能完整地体会道德社会所带来的温馨和祥和。再次,仅针对为师者,“周而不比”、“因材施教”、“身体力行”与“以身作则”等理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就是指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教师应坚持普遍、统一的原则。换言之,对所有学生,应当一视同仁,切戒偏爱、偏听、偏信。“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论语·八佾》)即鼓励为师者应该在任何条件下都努力看见学生的美好前途,劝诫其积极进取,不因微小的失败而自暴自弃。
       3、儒家教育思想为现代德育提供了崭新的德育思路。毋庸置疑,在现代社会中,有效地实施德育并不是一件易事,特别是在社会激烈变迁,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德育工作因为遭受来自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挑战,想取得卓越的成绩,更可谓是难上加难。笔者认为,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我们更应该努力思考是否需要适当改革德育的思路。
       事实上,在德育思路方面,儒家思想的“仁”、“礼”、“义”三者融会贯通和“爱人”思想的提出,无疑给我们带来一线曙光。不难发现,人性本善的理论的确充满强大、震撼的爱的力量和哲理,以实现人性的完满和完善为道德价值和人生价值的追求目标,体现了它对人的价值的终极关怀。其实,现行的德育工作者可以借鉴儒家的“性善论”思想,强调人的价值,尊重人,积极认可即使再恶的学生,也有其善的特性,也是可以接受正确教育方面的引导的,而他们所需要的仅仅是深层次、广范围的人性的关照和体悟。于是乎,儒家学派带给我们的德育思路就体现在启发学生的道德动机。“因性育德”是一剂良方,目的就是使其有志于德。从而真正实现受教育者对道德的思考,增进受教育者的道德智慧。
       众所周知,在当今社会,我们所提倡的科学教育是一种求真的教育,而人文教育和道德教育则是一种求善的教育。毫无疑问,儒家教育主要是一种人文教育,她以满载着人文意味的道德理念去培养人,教育人,熏陶人。换言之,在德育的教育领域,这一学派的教育思想本身就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人文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寓意深刻值得探讨的课题。如果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能力来深入发掘其中有价值的观念和成功的经验,无疑对于当前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不尽如人意的现状,增强德育的实效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张书丰编著 《中国古代教育精粹的现代解读》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5
       [2]曲阜示范学院, 孔子研究所选编 《孔子教育思想论文集》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5
       [3]朱汉民主编 《儒家——人文教育的审思》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1
       姜惠贞,山东省昌邑市实验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