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章写法]作文训练的指导策略
作者:朱钰德

《文学教育》 2008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不仅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更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重要过程。高中写作教学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作文训练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
       而传统的作文教学较为普遍地存在着重结果、轻过程、片面强调作文技巧训练的弊端,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忽视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认识肤浅、内容空洞几乎成了高中作文的通病。
       对照新课标的要求我们不难发现,改进作文教学必须重视学生对生活认识能力的提高。作文究其实是表达作者对世界、对自我的认识,从这个意义说,对生活认识能力的高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作文的优劣。
       由此我认为,高中作文训练的核心在炼识。
       炼识,即提升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升华感情的品位和格调。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指导学生多阅读,善思考,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聚焦周围的人、事、景、情、理,锤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提纯美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思辨能力,升华学生体察人生、洞察人性的人文情怀。
       高中作文训练千头万绪,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题材的认识与思考,二是对主题的提炼与升华,三是对表达形式的斟酌与选择。为了方便阐述,我从这三个方面展开。
       一、题材的认识
       认识题材是作文的关键。材识得好,点石成金,妙笔生花;认识跟不上,拥金成铁,捉襟见肘;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认识题材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叫做“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即从不同角度观察研究,把材料吃透,把实质摸准。因此,这一阶段的关键就是“看”:横看、侧看、远看、近看、高看、低看,变换角度,立体透视,深入思考。即使很简单的题材,因观察的位置不同,阐发的角度有别,所得到的结论就可能五光十色,杂彩纷呈。古人有云:“少则得,多则惑。”但此间之多尚不能作如是观。唯其多,我们的思维才显得格外活跃,眼界才显得格外开阔,胸襟才显得格外亮堂,后一步的选择取舍才能左右逢源,进退裕如。
       认识材料的第二阶段叫做“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这是认识的困惑阶段。这一阶段的关键是“辨”:辨是非真假,辨主次轻重,辨精粗优劣。辨,有利于取,也有利于舍。辨得愈分明,取得愈准确,舍得愈痛快。辨,不能囿于现成的认识,要不断开拓,不断求索,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使认识更准确,更透彻,更完美。
       认识材料的第三阶段叫做“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云雾散尽,茅塞顿开,认识产生飞跃,境界更高、更新、更美。认识的飞跃不是等来的,而是求来的。从混浊中求贯通,从险涩中求畅达,从复杂中求精纯,从平易中求奇崛。
       分析研究题材的三个认识阶段,前后相联,贯通一气,构成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其间虽有泥泞坎坷,幽暗曲折,但从艰难中领略到的无限风光,则是探访“仙源”的一份难得的享受。
       学生认识题材,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种:一是肤浅,二是片面,三是游离材料。针对这些问题,可以结合上述三个阶段的规律进行具体分析,指出病因,纠正偏差,确保训练的质量。
       二、主题的提炼
       首先,从实际出发,而不从概念出发。这是提炼主题的一条重要的原则。但中学生作文,从概念出发的多,从实际出发的少。这种倾向,屡克不服,屡禁不止。主要原因,还不仅仅是思想方法问题,最严重的是认识能力问题。从目前情况看,中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的确很有限,但也决不是毫无实际实践可言。他们在作文中最为苦恼的也往往不是无语可说,而是有话不知怎么说,手中有宝而不知是什么宝,折腾来,折腾去,最终只得向书本求援,靠概念保驾,借套话敷衍,用时髦妆扮,这类文章,层出不穷,多如牛毛。高中学生不少已经十七八岁,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绝大部分来自于农村,从小在农村长大,但是功利化的考试教育,狭小的生活空间,“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封闭教育……种种因素造成了学生思想认识上的失真,表现在文风上就是:刻意追求时髦,玩弄概念,一味编造,想当然,瞎凑合,三分实,七分水,天上的搬到地上,山上的扯到水里,阳的说成阴,硬的说成软,喜欢的大力赞美,不对的无情贬斥。这种随心所欲,弄虚作假的文风,应该坚决刹住,不能任其泛滥。
       其次,多一点正面积极的因素。
       中学生作文,反面消极的因素往往偏多。这种倾向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要引导学生广泛采撷,大力表现。美的东西最易被人接受,不懂得这个道理,便不懂得作文成功的秘诀。而发现美,表现美,用美的东西陶冶情操,完善人格,这才是作文的真谛。只有这样,才能妙笔生花,变消积为积极,化腐朽为神奇:写错,错中有悟;写败,败而不馁;写散,散中有聚;写乱,乱必归治;写别,别而不怨;写哀,哀而不伤;写苦,苦尽甜来;写难,难中更显出英雄本色。
       再次,先求准确,再求变通。
       “求准确”,就是要保证内容与题目的有机结合,材料与观点的高度统一。“求变通”,就是求变化,求发展,求新颖,求深刻。“求变通”是努力的方向,但不能有过高的要求。不少学生作文刚刚入门就萌发“上天揽月”,“下海捉鳖”的奇想,这种倾向千万不可助长。中学生作文是一种练习活动,练习的原则就是先求准确,再求变通,这个先后秩序是不能颠倒的。中学生的认识能力正处在一个超常的发展时期,但其认识水平却还是很有限的。他们想跑,但还没有矫健的双腿;他们想飞,但又缺少临虚凭风、扶摇而上的垂天之翼;他们很少有左右逢源的快慰,时时难免捉襟见肘的困窘,而一不留神,就会出现这样和那样的偏差。提炼主题的训练,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拔苗助长。
       三、表现形式的训练
       文章表现形式主要是指语言和结构。在作文训练中,应以语言训练为主。高中生作文最感头疼的是有话说不清,有意表不明,即所谓“明于心而不名于口”,思想认识和语言表达之间的矛盾,总是死死地困扰着他们。有的专家曾对思维与表达速度进行研究,认为主要矛盾在于语言表达这一方面——语言表达跟随不上思维发展的速度。这一观点无疑有其正确的一面,但问题不仅仅是如此。朱熹曾对写作中的类似情况作过描述,叫做“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口欲言而未能之貌”。老实说,朱熹的见地要高我们一筹。将两句话联系起来理解,我们不难看出,口“未能之貌”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心“未得之貌”。因此我认为,不管语言训练还是结构的训练,都不能离开认识而孤立地进行,炼识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为了解决认识与表达的矛盾,先前的文人墨客运用了一种很费功夫的办法,这就是“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之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之于吾之心”。历史上不少著名的作家都有口舌成疮的“熟读”经历。熟读之法虽然笨,但确实是一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决不能轻易否定。而且,它还给我们一条有益的启示,即学习语言关键是要继承。在语文的历史长河中,奇珍异宝灿若群星,对此,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广泛借鉴,引源源“活水”灌注笔端。而那种不愿从继承中夯实基础,妄图凭空筑起摩天大楼的想法,只不过是痴人说梦而已。
       当然,学习、借鉴,应着眼于语言结构与语言内容的关系,而决不能在词藻的运用上做些花里胡哨的游戏。因此,我们常从教材中找出思辨色彩浓郁的典型语段指导学生仿写,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下面给大家举个例子。
       典型语段:“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也不是肤浅地研究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仿写指导,这段话为我们充分肯定某一事物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思维和表达方式,首先,对事物的局部作高度的评价,接着以让转的方式,对局部中的某一点作出恰如其分的肯定,为全面肯定打好基础。这一层要尽量内缩,增加其反弹的能力。然后意思一转,用“但是”领起下一个层次,将事物的整体展开,评述辩证,实用性强。
       学生练习:中日围棋擂台赛,中方形势一度处于劣势,这对最后出马的聂卫平来说,无疑是个严峻的考验,如果他能将四比八的悬殊比分扳成平局,那该是很了不起的了。即使只能把比分中的“四”改写成“六”或者是“五”,那也是令人欣慰的了。但是“聂旋风”在孤军奋战中,连挫日方五位超一流棋手,最后竟以领先一分的优势结束了本届擂台赛,而且他的每一局比赛都不是侥幸取胜的,日本棋手在他高超的棋艺和非凡的毅力面前,无不低首心折,敬佩不已。
       从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语段摹仿练习确实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这种练习在写作实际中真正派上用场,没有相当的训练量是不行的。因此,我们认为,表达能力的训练,应该加强实用性,训练点要小,涉及面要大,思维性要强。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们设计了多种类型的训练题,如内容镶嵌训练(把丰富的故事情节变为概述性语言填入设计好的表述模式中),上下段落的衔接训练,补写文章开头的训练,修改文章结尾的训练,等等,以充分体现形式为内容服务、作文训练以炼识为核心的特点,并且收到了良好的训练效果。表达形式的训练必须以“炼识”为核心,才能真正做到以思想带动文字,以文字传达精神。
       炼识,最好先从教师炼起,以教师良好的思维品质去影响学生,指导学生;炼识,最好让学生多写一点“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评析性文章,评析最有利于炼识;炼识,必须让学生多读书,多读,不只是读教材,而要向课外延伸。
       朱钰德,浙江省诸暨市草塔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