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本读法]阅读教学与情感体验
作者:蔡卓荣

《文学教育》 2008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情感是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引起的人对客观事物的某些态度的体验或感受。这是人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心理与态度上的反映。人们在与任何事物的接触中,总是会产生多种多样的情感,并非无动于衷,常常会产生满意或不满意,愉快或不愉快,热爱或厌恶,欣赏或遗憾等态度体验。
       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标准》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新的课程目标在第一学段提出“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物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读诗歌要“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提出“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第三学段阅读叙事性作品要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阅读诗歌要求“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到第四学段则提出综合性的要求,“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这些要求遵循了语文学习的规律。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的阅读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如果我们在阅读中不去引导学生体验这种感情,阅读的功能就减少了许多,如果没有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学生就不可能对表现这些内容的语言文字留下深刻的印象,阅读教学的任务怎么能够完成?阅读教学的效果如何得以提高?
       因此,教师如能在教学中把“情”带进课堂,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改变以往的纯理性的,甚至是机械分析的区别感,阅读教学的效果将会由事倍功半,变成事半功倍。笔者是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我针对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做了如下的几点尝试:
       一、激活语文教学的情感因素
       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的同样都是情辞兼美的文章,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情感因素,运用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去拨动、震撼学生的情感之弦,学生就会情动辞发,捕捉到熔铸在作品中的情和意,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
       (一)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创设特定的情境,可以使学生触景生情,在情感共振中获得情感体验。而运用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又成了情感体验的良好举措。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具有生动、形象、逼真的特点。让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不仅促使学生全神贯注地阅读文本,而且能很好地引起学生深入探究语言文字的欲望。
       1、用在导入之时。
       让学生在情境中开始学习,是很多教师喜欢的导入技巧,因为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更能够在上课伊始就将学生的思维牢牢抓住,吸引他们尽快地投入学习活动。如在设计朱自清先生的名作《春》一文时,教学时间不在春天,为了唤起学生对春天的喜爱,我利用多媒体放映了万物复苏,百花盛开的春景图,再配上优美动听的乐曲《春江花月夜》,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进入情境,在学习兴趣浓郁的情况下开始学习。
       2、用在学生生活经验匮乏之处。
       美国视听教育家戴尔曾提过:学习要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到抽象;缺乏具体经验而去学习抽象的知识,是注定要失败的。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的认知经验是十分有限的,而语文学科的知识涉及到的范围广、内容多。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为学习本课内容而储备的经验,那么就不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阅读,阅读效果肯定也不好。视听工具比起言语、视觉符号来说,更易于提供比较具体和易于理解的经验。创设情境的同时,缩短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自然就能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主旨。
       《观潮》一课描写了钱塘江大潮雄伟壮观的景象,可是学生没有观潮的经验,光是阅读文中的语言加以想象,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于是在“潮来时”一部分,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钱塘江大潮的汹涌壮观的景象,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代替的经验,使他们一下子就理解了文中像“一条白线”、像“一座白色城墙”、像“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的生动传神的比喻。优化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效益。
       (二)巧借学生生活经验,互联情感
       利用电脑,利用网络收集各种各样的素材,制作电脑课件,为学生呈现图片、影片,可以创设情境,但也要使用恰当适量。因为学生本身还有丰富多彩的生活,生活经验也是非常珍贵的教学资源。激发其原有生活经验和课文情境相沟通,可以加速原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沟通。学生才会习得富于真情实感的、能动的、有活力的知识。《童趣》写的是作者童年“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时所得的“物外之趣”,《风筝》是新选来的鲁迅先生的散文,写的是他少年时不懂“玩”是儿童正当的天性,粗暴地踏坏弟弟的爱物——风筝的故事,还有《羚羊木雕》一课,写出了小孩与大人之间因不同的价值取向而产生的矛盾……这些文章所讲的内容都跟学生的实际生活相接近,教师应该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这样学生很容易与文本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文章的主旨自然也就容易理解。
       (三)体态语言,传达情感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体态语言(尤其是面部表情)应是教学的晴雨表。教师如能将生动多变的体态与言语结合起来,在课堂上的喜怒哀乐与课文中作者的情感协调、同步,使学生随教学情境而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进入课文所表达的情境,传达情感。像《土地的誓言》的乡情,《羚羊木雕》的友情,《背影》的父子情,《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的爱国情,都可以从教师的不同体态语言中表现出来,让学生感悟体验,在课堂上互相交流,从而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传达给别人,而别人被这些情感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
       二、角色转换,个性体验
       我们阅读文学作品时,常会随着故事情节时而慷慨激昂、时而黯然泪下,时而忍俊不禁。产生这种效果的原因就是因为读者融入了情节,把自己假想成了作品中的人物,从而在读到某一特定情节时,便真真切切地体验了人物的情感。基于这一点,我想,我们的学生若在阅读中也走进文本内容,把自己假想成文中人物,融入情节,真实地体验人物感受,再经过自己认知系统的吸收整理,那么将形成个性化的读后感悟。
       1、再现文中角色,与文本产生共鸣。
       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体验情境,会渲染整个学习情境,那种新异感、好奇心,往往使他们激动不已。在这种潜移默化的移情作用下,学生整个身心都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了,在无意识作用下不知不觉进入角色走进人物内心世界,与他们的心灵相碰撞,从而读懂蕴涵在语言文字后面的深厚内涵。《爸爸的花儿落了》是一曲父爱的颂歌,文中有几处父女间的对话,我让学生来扮演父亲这个角色,都很投入,当“女儿”赖床不去上学时,“父亲”瞪着眼,厉声叫道:“怎么还不起来,快起!快起!”“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起!”当“父亲”病倒住进医院,女儿要他去参加她的毕业典礼时,“父亲”笑着用沙哑的嗓子轻轻地说“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一位既严厉又慈爱的父亲形象仿佛就在眼前,师生皆为之动容。作者为何在几十年后还来写这篇回忆性散文?文章的主旨又何在?这些问题学生都已经明了。
       2、想象特定角色,揣摩人物心理活动。
       《老王》是著名作家杨绛的作品,文章写了她与丈夫在文革时交的一个朋友——三轮车夫老王,他是一个残疾人,孤身一人,经济很困难。杨绛夫妇经常接济他,就在他病死前一天,行走已经很困难,但他还是硬撑着,把舍不得吃的一篮鸡蛋给杨绛夫妇送去,在教到这一情节时,我设计了几个问题请学生们想象:(1)从老王与杨绛夫妇的交往看,再联系课文写的老王送香油和鸡蛋来看,老王病危时躺在床上想些什么?(2)一个生命垂危的老人上杨绛家报昔日之恩,请你想象他一路很多学生在回答中加入了自己的感受与想象,很快,一个下层劳动者善良、知恩图报的个性特征就为学生所理解、接受,并深深的受其感动。
       3、引领学生创新角色,延伸练习发展语言。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选了余秋雨先生的一篇散文叫《信客》,讲述了一个为人诚实无私、宽容厚道的乡下信客,在工作上任劳任怨,恪尽职守。后执教小学,工作出色,被提为校长。深受四乡群众敬重。死时前来吊唁的人非常多。在学生通晓课文内容时,我要求学生以信客所在村村长身份,给信客写一篇简单的悼词,追述信客的一生,并稍作评价。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纷纷举手发言,表达出对信客富于个性化的看法。在这一次尝试中,信客这个平凡而可敬的形象就深深地留在学生的脑海里,阅读上的其他问题自然也能迎刃而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白居易说过:“感人者,莫先乎情。”所以,阅读教学应是一个师生情感流动的过程。这个过程以情感为动力,因为它是流动的、变化的、起伏的、曲折的,也是美的生成图。移情好比是师生之间的一座桥梁,它将教师和学生的意图、观点和情感连结起来,并且使他们在教育情境中相遇时建成一个统一体,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学情感不仅能优化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而且通过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其智力潜能的转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蔡卓荣,广东汕头市下蓬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