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艺杂谈]中国古代意象批评的文化基础
作者:刘 伟

《文学教育》 2008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意象批评就是文学批评家通过比较直观的形象来表现文学作品的艺术风格。意象批评有着漫长而悠久的历史渊源。早在远古时代,《诗经》中就有“吉甫作诵,穆如清风”的诗句,可以说,此时意象批评就开始孕育了,所以民族文化、传统思维方式、社会历史背景是意象批评产生的内在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是直觉领悟式的思维方式和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共同创造的文化,这造就了文学中多用比兴的方法。意象批评是比兴手法在文学批评领域中的射影,是传统思维方式和追求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共同助生的结果。以比兴进行文学创作,从“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开始,就成为诗歌创作的重要手段,之后,《楚辞》、汉魏乐府、《古诗十九首》、唐诗等接踵效仿。从《诗经》“吉甫作诵,穆如清风”开始,到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再到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等,以“比兴”的方法评论文学又成为了文学批评领域的主要评论样式。它作为中国诗学思想的核心,贯穿中国传统诗学思想的始终。比兴的大量运用,使理论批评具备了一定的神韵。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多用意象批评的特点,是与重直觉领悟的传统思维方式及追求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紧密相联的。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是一种重感知和领悟的思维方式,这种传统思维方式对文学批评家的影响是巨大的。首先,直觉领悟的思维方式决定了文学批评家的审美倾向,以具体可感的形象喻示文学作品的内在底蕴和兴象风神,从而理解批评对象的内在本质,在具体批评方法上则表现为讲究立象以尽意,形象地反映文学作品的艺术风格。钟嵘在《诗品》中评诗时,许多地方便采用形象化的诗性语言来描绘,表达他所体悟到的批评对象的独特风格。如“陆才如海,潘才如江”,以“海”和“江”为喻,喻示出陆机才赋的深和广,且文笔富于汹涌澎湃之势;而潘岳才赋多而缓,文笔舒缓有致,这样的喻示形象生动。其次,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影响到批评家的审美价值观念。中国文化以“人”为认识、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它重视的是天人合一。在“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中,借外界之物来表达作者和批评家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象化了的“情”与“志”,使其审美趣味、文学观念栩栩如生地展现于读者面前。“天人合一”理论在几千年沧海桑田的历史演变中,植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积淀为中华民族的思想精髓,渗透到文学批评中。钱钟书先生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一篇题为《中国固有的文学批评的一个特点》的文中指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有“把文章通盘的人化或生命化”、“把文章看成我们自己同类的活人”的特点。以人的心肾比喻文章的理致、筋骨比喻文章的气调,同时,又以人的神、魂、魄、脉、骨、主脑、诗眼、肥、瘦等术语来品评文学作品。文学批评中的物化也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一大特点,以树根、枝叶、垂荫、滋味、金刚眼睛、香象渡河等术语品评文学作品,显示出批评家鉴赏文学作品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趣味。所以,意象批评很好地迎合了中国传统的直觉思维方式及追求“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
       从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看,意象批评的兴盛,与战国游说、汉末品题和魏晋清议的风气有着密切的关系。战国策士为了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说服对方,极尽比喻之能事。如《战国策》中江乙用“狐假虎威”比喻北方诸侯害怕楚将昭奚恤,实际上是害怕强大的楚国,庄辛用“亡羊补牢”讽谕楚襄王应及时奋发图强;《左传》中宫之奇用“唇亡齿寒”晓谕虞君不应借道给晋伐虢。近人张亮采在《中国风俗史》中有记载:“汉末名士互相品题,遂成风气。于时朝廷用人率多采之,颇足以挽势利夤缘之习”,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正是这种时代风气下的产物,此书无论记言还是记行,所运用的比喻,无不令人击节称叹。如《言语·第二》中孔融之子用覆巢之下复有完卵比喻曹操杀父亲必株连及己,袁羊用清流、惠风来比喻谢安兄弟诲人不倦;《文学·第四》分别以“显处视月”和“牖中窥日”为喻,评价了北学和南学的不同之处。如果说战国游说主要为意象批评提供了语言运用上的养料,汉末品题和魏晋清议则直接催生了它的萌芽。
       刘伟,江苏省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