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章写法]写作教学需要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作者:常小鸣

《文学教育》 2008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学生学习写作文,是一个包含观察、感知、分析、演绎、综合、归纳等多种复杂的心理活动、思维活动的艰苦过程。写作活动不仅有知识的吸纳,还有信息的输出;写作主体不仅要掌握艰深的理论知识,还要善于将写作理论运用到复杂的“写”的实践中去。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这体现了写作教学的特殊性,也体现了写作活动的强度与难度。
       由于写作活动的复杂繁难,这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望而生畏”的心理,特别是在学习写作中碰到较多困难,屡遭挫败之际,学生极容易产生“苦不堪言”、“无法企及”、“高不可攀”的畏惧与无奈,从而害怕写作,排斥写作、与写作渐行渐远。
       如何让学生从旧有的“苦难重重”、“举步维艰”的写作感受中解脱出来,领略到写作的魅力与神奇,比较科学的方法就是想方设法让学生对写作“入迷”,达到“神往”的境地。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曾经说过,一个能吃苦的人不一定是忘我的人,而一个“入迷”的人一定是一个能吃苦的人,一个忘我的人。一个达到“入迷”境地的学生,他会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探求写作活动的内在奥秘,为写作倾尽心血而无怨无悔,面对重重困难而矢志不移,无所畏惧,因而终究能收获到辛勤劳作之后的丰收喜悦。
       因此,营造一个和谐、轻松、充满审美意味的良性教学氛围,让学生置身于充满艺术魅力和富有情趣的教学气氛中学习写作,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入迷”与“神往”,这是引导学生热爱写作、学好写作的关键所在。
       一、善于沟通与交流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在多年的写作实践中都有着失败的经历,饱尝过挫折带来的种种苦涩,因此,我们在写作课上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从过去紧张、恐惧的心态中解放出来,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逐步树立起自信心。
       为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写作教师要善于与学生交流、沟通,这种沟通不仅可以在课后进行,在课堂上也应该进行。
       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沟通,其前提是教师要以平等的心态去对待学生,对学生的种种想法要予以较多的理解与尊重,教师看待问题的着眼点要有根本的转变,摆脱“教师为中心”的思维定势,做教学工作的有心人,对学生的种种思想动态要经常观察,了解他们的困惑、烦恼和期待,对学生的性格、喜好、特长要了如指掌,了然于胸;教师要充分了解师生之间的关系决不仅仅是“教与学”的关系,也不是“教与管”、“被教与被管”的关系;在“教学关系”之外,还有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学生不仅仅是受教育者,同时也是有丰富情感的,有复杂心理状态的活生生的人;如果无视学生的感受与要求,不去寻找师生情感的契合点,简单化地处理教师与学生的情感沟通,这种负面的师生关系必然会反映到教学中来,教学工作也就很难收到较好的效果。
       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应体现在对学生有较深入的了解,与学生的情感能够产生较为强烈的共鸣。具体表现为对学生作文中的困难熟知无遗,对学生在当下生活中、竞争与挑战中产生的困惑烦恼十分关注,能说出学生最想说的心里话,能对学生最关注,也觉最棘手的问题予以分析与点拔;这些内容当然不能影响整个课堂教学的安排与进展,也不能打乱教学工作的计划性和系统性,这些内容可以穿插在写作教学的举例中,以及对作文具体问题的剖析中。
       例如,在布置学生写作文时,我常常会谈到学生写作文时的普遍心态:“你们一听说写作文,心里就会想,我身边就没有什么可写的材料,叫我怎么写?”“你们还会想,选什么材料才算是好材料,怎样写才能确立有时代感的主题,这些我们都不懂,这怎么可能写出好的作文?”“你们最担心的是自己不会写作文,老师又不告诉你们怎么写,最后作文写不好,自己总是遭到失败和挫折,弥漫在心头的阴影挥之不去,自信心受到沉重的打击,心里实在受不了,你们是不是有这样的想法?”
       上述问题是学生作文中的普遍问题,也是他们最希望获得解决的,如果教师能适时说出学生的这番心里话,这无疑会将师生的情感拉得很近。我在教学中发现,每当我说出诸如此类学生的“心里话”,教室里通常立刻变得寂静无声,这番话似乎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同,他们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有不少学生曾在作文中写道:“这老师怎么对我们的想法这么了解?这可是我们多少年都没解决的问题啊!这老师看样子是个内行。”
       如果学生经过写作教师的指点,其作文出现了质的飞跃,写出了上乘佳作,得到褒扬和发表,那学生对教师的情感就不只是亲近,还饱含深切的感激与爱戴;有了这样的感情基础,有着心灵深处的默契与信赖,写作教学的展开就会顺利许多,在这种气氛中的教学也就会有较好的效果。
       二、善于鼓励与疏导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大学生,他们经历了高中阶段的学习,参加了高考,经常从各种媒体上获得新的信息,他们对生活、对社会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但是他们涉世不深,生活经验、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局限,这些局限又使他们的见解失于偏颇和片面;要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简单的批评,消极的指责往往不能奏效,而且不易与学生形成情感与认识上的共识,反而容易形成师生在思想认识上的沟堑,拉大师生情感的差距,这种负面影响一旦形成,教师的讲课再精彩也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可与欢迎,教学效果也不会令人满意。
       当下大学生普遍面对的一个难题就是“如何找工作”,由于竞争激烈,学生自己又缺乏生活经验和善于应对困难的种种能力,因此在短时期内能找到合适工作的学生甚少,而屡屡遭受挫败的学生则甚多;求职不利的阴影使他们焦虑而又偏激,他们认为“是社会的不公平,让有关系的人找到了工作,自己有才能却被埋没;”“用人单位条件太苛刻,自己投档案屡次投不中;”“学校没有教会我们如何应对找工作的难题,没有开设这方面的课程;”“国家没有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政策上没有进行较大幅度地调整,导致众多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等等。
       由于我们比较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当我们发现学生普遍被“找工作难”的失败情绪笼罩着,思想波动起伏较大时,我们利用写作课讲“分析与综合”这部分内容的机会,对学生进行了疏导:“大家经过十几年的学习,达到如今这样的水平确实很不容易,你们的努力与付出也的确很多很多;近几年,整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形势发展很快,我们的课程设置是没有完全跟上形势发展的步伐,但是,这是不是你们找不到工作的全部理由呢?大家有没有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你们在投档之前,有没有对自己、对用人单位做过具体的分析?所谓分析,就是把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再逐一地加以研究;你们可以把用人单位的用人条件一一加以分解,再把你们自身的条件仔细分析一下,哪个用人单位的条件和你自身的条件相契合了,这才是你可以去投档的单位;如果你们经过分析,再把已分析研究过的各部分综合起来看,你就可以初步判断出,此种用人单位在众多用人单位中所居位置,同时也可以知道自己在大学毕业生中所处的基本位置;总之,对自己要有正确估价,不经过分析,盲目投档,当然要遭遇失败,信心受挫。”
       我们不仅在“找工作难”这一问题上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引导,在其他问题上也是如此。有的时候,学生作文写的不好,我们总是尽可能找出此类作文中的“闪光点",予以肯定与褒扬,然后帮助学生分析作文没有写好的原因何在,而分析指导作文的重点则在“如何才能写好此类此篇作文”,而不是采用简单的批评指责;我们的立足点是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帮助他们找到解决的办法,让学生看到希望,初尝胜果,树立自信,尽可能减少负面因素的影响,逐渐形成师生之间情感的默契与共识,为写作课良好氛围的形成创造条件。
       善于鼓励与疏导是学生较为容易接受的交流方式,这种方式应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无论是学生的发言、作业、回答问题,平时流露出的只言片语,教师在与学生沟通时,都必须坚持疏导的原则,从表扬、肯定、帮助等正面的角度去做工作,尽量避免负面的教育方式,经过努力,师生之间的情感就会和谐和融洽起来。
       三、善于构建良性评价的平台
       现代写作学揭示了一个基本规律:积极、良性的氛围有助与写作主体潜意识系统的信息传递,加快神经网络的沟通,对写作主体的构思、集材、确立主旨等写作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我们摒弃了传统教学“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形式;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写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写作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需求,我们采用了多种教学形式进行写作教学;有的课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讲重点为辅;有的课难度较大,则由教师主讲;有的课让学生谈自己写作文的心得体会;有的课则采用“小组讨论,再由各小组派代表上讲台谈自己所在小组讨论的基本意见,教师再加以点评”的方式等等。
       这种“小组讨论、大组发言、教师点评’’的教学形式最受学生欢迎。这种教学形式的最大好处是,在小组讨论中,小组中的每位同学都要发言,为了方便参加“大组发言”的同学归纳“小组讨论”的内容,小组成员还要写发言稿或“发言提纲”,这不仅增加了“写”的机会和口头表达训练的“量”与“质”,更重要的是这种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只是被动地听”的状况,每位同学都有发表意见与看法的机会,同时又可以听取别人发言,评价别人发言,和小组中其他组员互相切磋交流,取长补短;学生在讨论中成了积极主动的参与者,角色的转变必然带来心态的转变,他们逐渐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被动旁观的听为主动的投入与参与,积极的心态必然带来学习效果的极大改变。
       不仅如此,在“小组讨论”阶段,每位同学的观点都被记载下来,或者每位同学都要交发言稿或发言提纲,由参加“大组发言”的同学加以整理、归纳,再到大组发言,由于每位同学都有到“大组发言”的机会,因此每位同学都可以受到归纳、概括、综合材料的训练,他们的综合归纳能力也得到锻炼和提高。
       这种教学形式较受欢迎的另一原因是,每当各小组派代表上讲台发言时,全班都会响起热烈的掌声;小组代表发言完毕之后,全班同学又都报以热烈的掌声表示对他的感谢;每位同学都有上台发言的机会,既肩负着小组成员的重托,又受到全班同学的鼓励与支持,在阵阵掌声和欢笑声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变得亲近,变得融洽,整个课堂教学的气氛被推向高潮。
       在一次写作期末考试中,某班有二十余位同学在作文中给“小组讨论、大组发言、教师点评”的教学形式以高度评价,他们普遍认为,这种教学形式给了我们展示自己思想、见解与能力的平台,同学的鼓励与认同让我们深受鼓舞,我们在写作课上感受到了亲切与温馨,这让我们对写作课不再感到陌生和可怕;这种美好的感受让我们爱上了写作课。
       还有一些学生在试卷中写道,感谢老师给我们提供了施展能力的平台,希望老师多多采用新颖的教学形式;还有的同学甚至写,“希望多开一年写作课”。
       用多种教学形式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这使得学生自信心受到极大的激励,他们学习写作的积极性被大大调动起来;他们会因为热爱写作去积极主动地克服各种困难,探寻写作的种种奥秘;他们会在“入迷”之后,纵然历尽艰辛也仍然百折不挠,求索前进,这种巨大的潜能一旦释放,就会摆脱被动地学习写作带来的种种弊端,使写作课的教学“事半功倍”,成效显著。因此,写作教师要善于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从积极地,正面的角度去引导学生远离失落,走出阴影,进入良性循环,让写作课充满活力与欢笑,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常小鸣,南京晓庄学院人文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