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学教法]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作者:李学军 孟唐琳

《文学教育》 2008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文学的首要价值就是审美价值,否则它不可能成为文学作品;人们欣赏文学,也就是感受美,体验美和欣赏美。高尔基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因此教师须运用自身从文章中体会到的感情去熏陶、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地引起学生或优美、或丑恶、或崇高、或卑劣、或悲痛、或可笑的感觉,从而在精神上得到愉悦和陶冶。从某种意义上说美育也是一种情感教育,没有美育,人生就会失去一半的美好意义,那么如何把美育的原则贯彻到语文教学中去,把死板的记忆化为主动的想象,把频频的说教变成吸引人,鼓舞人和令人心悦诚服的形象,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美的感受呢?
       首先,要创造一种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
       美需要情感为中介,教学需要情感为纽带,这种纽带应首先由教师抛向学生。即教师应创造性地利用各种手段创造出一种有节奏、有形象既和谐又生动的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气氛和情境。在这种生动活跃的教学气氛中,教学课题不再是抽象的条文,而成为一种被学生热爱的对象,使学生的思维进入一种积极活跃的状态,真正做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体来说有以下三个步骤:
       1、课文朗读先声夺人。
       课文不是无情之物,课文愈好,思想感情愈强烈、愈真挚,要想有效地领会好课文的思想情感内涵,单单依靠他人讲解,分析说明是不行的,必须借助朗读体味。揣摩其内在意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感染,达到先声夺人,以情感人的效果。朗读过程实际上也是学生进行再创造的过程。
       在讲授柳永的词《雨霖铃》一课时,开篇即开始放录音带,录音带中那种依依不舍、缠绵悱恻、似泣如诉的背景音乐加上那凄楚、感伤情调,一下子把我们拉入一种悲凉、凄清的离别氛围中。那暮色的长亭、骤雨乍晴、寒蝉哀鸣等自然景物的渲染惹动离愁的情绪,揭开离别的场面,然后由景及人,一对恋人无心饯别、依依不舍,此时舟子偏又催发。“相看泪眼,无语凝噎”又细致地刻画了不忍分别而又不得不分别的情态。最后两句想到一叶扁舟起程之后,越行越远,周围只剩下沉沉暮霭,烟波千里不胜惆怅。“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出?杨柳岸晓风残月。”酒醒后将是天各一方,杨柳残月又令人添愁。“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又与何人说。”又推想久别期间的抑郁不欢情状,作家仕途的坎坷、恋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再加上自然景物的渲染,那别恨、那离愁、那感伤、那难言、那愁丝、那苦楚,“怎一个愁字了得”。作者的心理、忧伤描摹得丝丝入扣、令人沉醉。
       2、感受入手,渐入情境。
       语文课不同于鉴赏批评。有着自身的规律及要求,这就要求教者应善于捕捉信息,从感受入手,使学生直接入情入境。
       《故乡的榕树》一文,是一篇抒发乡愁的佳作。文章由住所左边的两棵榕树,联想到故乡的榕树,由故乡的榕树联想到可爱的故乡和淳朴的故乡人。老榕树苍虬多筋的树干,使作者想到儿时的缤纷之梦,老榕树那世世代代讲不完的传说,勾起作者对亲人深深的思念和无限的情思。讲授本课时,先用思乡这个容易惹动人们情感的话题入手,引起同学们对家乡的回忆往事的思念,于此入题,一下子就引起同学们的共鸣。读着它,我们仿佛看到老祖母那慈祥的身影,听到了农人们那充满原野风味的粗犷小曲。感受到浓蔚的绿荫里飕飕的凉意……
       故乡的榕树以无限的爱心庇护着故乡的人们,远离故乡的游子怎不怀念故乡的榕树……。“在神秘而恬静的气氛中,用心灵与天上微笑的星星交流。要是有月亮的夜晚,如水的月华给山野披上一层透明的轻纱,将一切变得不很真实,似梦境,似仙境。在睡意朦胧时,有嫦娥驾一片白云悄悄飞过,有桂花的清香自榕树枝头轻轻洒落,而桥下的流水静静地唱着甜蜜摇篮曲,催人在夜色温馨的抚摸中慢慢沉入梦乡……有时早上醒来,清露湿润了头发,感到凉飕飕的寒意,才发觉枕头不见了,探头往桥下一看,原来是掉到溪里,吸饱了水,涨鼓鼓的,搁浅在乱世滩上……”
       文中的我与星星交谈、看嫦娥的清影、摇篮曲的甜蜜、朦胧的睡意,似梦境、似仙境,情思如泉、欲醉欲痴,这是怎样一幅诗化的意境啊!作者却又天外飞来一笔,一觉醒来,枕头却失落桥下溪水里,且吸饱了水,涨鼓鼓的,真是妙趣天成,令人叫绝。于极其平凡的生活琐事中,侵润着作者思乡的情感,让人怎不牵肠挂肚,魂牵梦萦。
       3、适时点拨,把握内涵。
       美的内涵丰富多彩。美的形式多种多样,好的课文不但有完美的形式,更有其内在的思想意识,因此教师应在阅读感受的基础上,抓住重点,适时点拔,使学生把握教材的内涵。
       《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学生们可能一时搞不清文章的思路,抓不住文章的内涵,我就从鲁迅的性格,文章的社会背景方面加以适当的点拨,指出对方失掉的不是自信力,而是他信力,且发展着自欺力,接着通过证明“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而反驳对方的观点。鲁迅指出“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揭示出对方以反动统治阶级代替全体中国人的逻辑错误,指出失掉自信力的只是这“一部分”中国人,“倘若加以全体,那简直是诬蔑,”最后明确指出,要论中国人必须“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的铮铮誓言。文章不但思路清晰而且富有教育意义。
       其次,要因材施教,寓教于乐。
       即以教材为主线,充分挖掘课文内在的情感内容,使德育以情感为引导,智育以形象为先导,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感。
       由于现行的教材所选课文大多是古今中外的名家佳作,其中除考虑到语文基础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知识性以外,许多课文本身就具有鉴赏价值,因此这就要求教育者首先必须具有丰富的鉴赏经验,在保证“传道授业解惑”的前提下,调动各种手段利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应该指出的是中专语文课有其自身的目的性要求,因而也不可能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审美教育与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由点滴入手,见“缝”插针,从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中去了解什么是真正美的事物,什么是丑的事物,什么是积极健康的情感内容,潜移默化,寓教于乐。
       三、多种媒体的运用。
       作家将让其产生审美体验的世间万物,万般情感表现出来,内容包涵之广,情感体验之丰富,无所不及。这些我们都不可能一一真实体验,不可能同处作者的境界去感受。传统的教学媒体同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所兴起的电教媒体的结合发挥,给学生创设出了各种相同、相类似的情境,让学生更容易有真切的感觉去体验这一切。
       1、语言的感染。
       书面语言对于学生来说是平面静止的,而当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被人读出来时,便赋予了生命、情感。因此无论是教师的讲课还是录音的范读,那抑扬顿挫的声调,那喜怒哀乐的表情都是给学生一种情感的体验,审美的感受。如教演讲词《我有一个梦想》时,介绍完背景,放录音朗读时,播音员那抑扬顿挫、感情真挚的声音,使学生情绪激动起来,有的热泪盈眶,收到了思想教育和语言文字训练的最大效应。
       2、图画、录像的感同深受。
       “一切景语皆情语”。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老师边读,边随手画出那清峻、幽深的境界,很能触动审美情感,耐人寻味。诗人又把自己的情趣,人生的意义倾注在所描写的雪景中,让学生通过图片感受景、体验情,领悟冷峻、孤寂的美。
       3、音乐创设情境,产生共鸣。
       乐有情,语亦有情,让乐情带出语情,产生共鸣。古诗《春江花月夜》讲完诗的大致内容后,让学生听同名古曲,曲中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台、水深云际中所塑造的鲜明深动的音乐形象,展示的一幅幅妩媚诱人的画图,同诗中明月高悬、宇宙辽阔、江流婉转、月色迷朦的壮阔景色浑为一体,学生在乐中体会到语境、语情,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对学习古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四、注意课外的积累,美的创造。
       美不仅是在课上的感悟,更是为了要课后的延伸情感积累的丰富,实现美的创造。让学生把书中所体验、领会到的审美情趣在日常生活中反映、表现,培养和丰富情感,发展想象力,把阅读文学的经验举一反三地运用到自己的欣赏活动之中,提高审美趣味,提高精神境界,最终创造出美,让美继续,实现美的教学。
       李学军,孟唐琳,河南省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