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硕士论坛]琼瑶小说的诗意魅力
作者:刘晓靖 王 永

《文学教育》 2008年 第0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著名台湾言情女作家琼瑶小说的成功自然有许多因素,在这里我仅想谈谈她作品流露出的浓郁的诗意。琼瑶小说中的诗意在言情小说范畴内是绝无仅有的。即使在整个小说领域里,诗意有如此浓郁的作品也不多见。我们可以说浓郁的诗意是琼瑶小说的独特魅力。她以爱为经,以诗为纬巧妙地编织着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充满诗请画意的言情小说。诗意洋溢在她作品的各个方面。
       一、作品的人名、篇名具有诗的韵味
       琼瑶说过“由于我生长在一个对中国文学特别有兴趣的家庭里,父亲研究中国历史,母亲酷爱中国诗词,我耳濡目染,受了极深的影响。”(琼瑶《写于〈湮没的传奇〉之后》)这种影响反映在创作上,便是诗歌在她的小说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琼瑶在中国文学,尤其是中国古诗词方面的修养很深,因此她的作品显得娟雅不俗。她书中的人名,尤其是那些重要的女性的名字,如梦竹、晓彤、丹枫、依萍、宛露、佩青、芷筠、雨薇、慕裳、初蕾等都很典雅。而篇名则大多富有诗意:《烟雨朦朦》、《几度夕阳红》、《聚散两依依》、《月满西楼》、《庭院深深》、《心有千千结》、《我是一片云》、《在水一方》、《却上心头》、《月朦胧鸟朦胧》、《一帘幽梦》、《寒烟翠》等等。单看这些篇名便有种如诗如画的意味,何况其中不少篇名本就来自诗词。如果把琼瑶的小说比作百花园里的花朵,那么她的篇名就是远远传来的花香。品读书名,就仿佛还没走进百花园就已陶醉于花香之中了。琼瑶是切实体会了诗词的妙处,撷取诗词的一些语句作为书名,使全书平添一种幽远、凝重的古典韵味。这也许是琼瑶小说具有生命力和巨大艺术魅力的原因之一吧。
       二、以诗为纲总领全篇
       琼瑶的每部作品中几乎都有一首或者几首优美动人的诗词或歌词。有的甚至是统领全篇的主题诗(或歌),在作品中反复出现,赋予作品浓重的诗情。以下就以《月朦胧鸟朦胧》为例,对此略作说明。
       在《月朦胧鸟朦胧》里,曾多次出现过这样一首歌:
       月朦胧,/鸟朦胧,/点点荧火照夜空。/山朦胧,/树朦胧,/唧唧秋虫正呢哝。/花朦胧,/叶朦胧,/晚风轻轻叩帘栊。/灯朦胧,/人朦胧,/今宵但愿同入梦!
       其中起始两句“月朦胧鸟朦胧”正是这部小说的篇名,而月、鸟、山、树……一片朦胧,一切朦胧正是处于各式各类恋爱中的青年的心绪和感受。鼓手陆超看来是深受西方“性解放”的毒害,他除了那只鼓以外,似乎没有什么别的东西是不能舍弃的。在男女关系方面,他所崇尚的是逢场作戏式的性爱而不是情爱。这种颓废放荡的人生态度、生活方式,说明他已在人生旅途中迷失了方向,正在十分朦胧地走着他的人生之路。裴欣桐在她还根本不懂什么是爱情的年龄便与韦鹏飞“恋爱”了,而且为了“爱”嫁给了韦鹏飞并做了母亲。后来她又为了“爱情”抛弃了丈夫和幼女,去跟随着那不懂爱情、或者根本就不需要爱情的陆超。尽管裴欣桐明知“陆超是不会专情的,陆超是多变的,陆超总有一天会离开我”,但她仍对陆超体贴入微,以自己在歌舞场中的卖唱所得供他挥霍而毫无怨言;在大庭广众之间受陆超冷遇而甘心忍受;甚至她还忍着内心的剧痛,强颜欢笑地陪陆超到他的新欢阿秋家,去目睹他们尽情欢乐。裴欣桐如此忍气吞声地屈从于陆超是因为严守封建的妇道吗?不,她根本不是那种女性。是她刻骨铭心地爱着陆超吗?诚然,她曾说过“陆超爱我三天,我跟她三天,陆超爱我一年,我跟他一年”,然而,她当年与陆超同居时,陆超就对她言明“两个人合则聚,不合则分”“只同居,不结婚,谁对谁都没有责任”。而且她也曾一再劝刘灵珊要抓住降临的幸福,显然她认为刘灵珊如能与她的前夫韦鹏飞结合将是幸福的。换言之,她觉得自己与陆超在一起并不幸福,至少并不很幸福,那么裴欣桐委曲求全地苦苦追求的又是什么呢?看来她自己也未必十分明白。她只是在执着地追求着她自己认为的“真正的爱情”。其实,她只是个对爱情的认识十分朦胧的悲剧人物。关于这一点,在她自杀被救后表示的“一生不会再做傻事了”这句话里也能得到证实,因为她所说的“傻事”分明就是指过去在婚姻恋爱问题上的糊涂,也即朦胧。
       《月朦胧鸟朦胧》中那些被卷入爱情旋涡之中的人物——不仅陆超、裴欣桐、刘灵珊,还有韦鹏飞和邵卓生。尽管对爱情各有各的理解,各有各的追求,他们的生活理想、人生之路各不相同,他们身上的理智和情感的比例也不一样,但是,他们无一不曾处于朦胧之中,只是他们的朦胧各有不同的内涵,不同的表现罢了。因此,“朦胧”正是作品中的恋人们特殊心绪的艺术写照,也正是琼瑶笔下的爱情会如此富有诗意的重要原因。而“点点荧火照夜空”,“唧唧秋虫正呢哝”,“晚风轻轻叩帘栊”一切是那样的静谧,那样的柔美。这里凝聚着《月朦胧鸟朦胧》这部小说特有的艺术氛围,尽管作品似乎也写得波澜起伏,但是这些仅仅是爱河中浮现的涟漪,而决不是翻腾的波涛。至于“今宵但愿同入梦”也正是寄寓着恋人们的结局:楚楚在打给刘灵珊的电话中,深情地唱起了灵珊爱唱的歌,横在灵珊和韦鹏飞之间的“冰山”最终消融了;裴欣桐“再世为人”后,抛却了“嬉皮思想的影响”,严肃地选择了“值得任何女人去托付终身的”邵卓生为伴侣;至于陆超以后是否会像裴欣桐那样幡然醒悟,走上一条新的、正常的生活道路,还不得而知,但他目前至少已摆脱了裴欣桐的“纠缠”而与阿秋同居了。
       由此可见,“月朦胧,鸟朦胧”这首诗歌,在作品中确实起着总领全篇作用。
       三、优美诗画般的意境设置
       琼瑶小说的诗意不仅表现在人名典雅,篇名有诗意及常常用一首诗歌来总领全篇上,更主要的是她的几乎每一部作品本身就像是一首诗,像是一曲爱的颂歌或悲歌。那一个个娓娓动听的故事、一组组或色彩明丽柔美或感情沉重压抑或气氛神秘诡异的爱情生活图景、那汹涌着作家情感波涛的艺术氛围都构成了琼瑶小说诗一般的意境。琼瑶小说意境设置的特点有:
       1、擅长用古典诗词中常用的夕阳、寒烟、彩云、浪花等美好意象,再配以柔情缠绵、纯洁忠贞、伤感多变的爱情意蕴,营造出一幅幅生动凄美的意境画面。如《彩云飞》中云楼梦到了死去的涵妮:“……穿着白衣服,飘飘荡荡在云雾里,她在唱着歌……歌词却唱得非常清晰:夜幕初涨,天光翳翳,眼中景物尚依稀。阴影漂浮,忽东忽西,往还轻悄无声息。风吹袅漾,越树越枝,若有幽怨泣欷。你我情深,山盟海誓,奈何却有别离时。……唱完,云雾盖了过来,她的身子和云雾揉和在一起,幻化成一朵彩色的云,向虚渺的苍穹飘走了,飞走了。”作者凭借女性特有的细微观察力,运用纤细的笔法,营造凄美的意境,把那一份生死别离的幽怨、无奈,表现得真真切切,如泣如诉。
       2、善于借鉴古典诗词的意象表现,营造一个个具有现代生活特征的柔美意境画面。如《烟雨朦朦》中何书桓与依萍在碧潭游玩时有这么一大段描写:“春天,一切都那么美好,山是绿的,水是绿的,我们,也像那绿色的植物一样发散着生气。划一条小小的绿船,我们在湖面享受着生命、青春,和彼此那梦般温柔的情意……于是,他唱了一支非常美丽的歌:溪山如画,对新晴,云融融,风淡淡,水盈盈。最喜春来百卉荣,好花弄影,细柳摇春。最怕春归百卉零,风风雨雨劫残英。君记取,青春易逝,莫负良辰美景,蜜意柔情!”这里作者先现代(语体文)后古典(文言文),将青春、爱情与古典诗词中的意象,理想与山水,人性与自然,现代与古典融为一体,展示了一幅幅情感四溢又如诗如画的意境画面。
       3、注重调动“一切景语”成为“情语”,营造一种全景式的幽美意境画面。《庭院深深》中有这样两段景物描写:“溪水潺潺地流着,许多高耸的岩石突出了水面,挺立在那儿,带有股倨傲的神态,流水从岩石四周奔流下去,激起了无数小小的泡沫和回漩。五月的阳光遍洒在河水上,闪耀着万道光华。那流水峥峥淙淙的奔流声,像一支轻轻柔柔的歌。”“她看到了一个被杂草所蹂躏了的花园,在遍地的杂草中,依旧有一两株红玫瑰在盛开着,如几棵高大的榕树,多年没有修剪,垂着一条条的气根,像几个苍老的老人飘拂的长髯。那些绿树浓荫,很给人一种‘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感觉”。这简直是一幅诗意盎然、静中有动、动中寓静的全角风景画,表现出作家对大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蕴涵着作家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真挚感情。同时,又把读者不自觉地带入到一种幽美的境地。意境是情与景结合的产物,这里景是幽幽的,切切的;情是弥漫的,含蓄的。
       琼瑶对诗词曲赋的理解和运用简直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她以独特的书名构建一开始就将读者从杂乱纷纷的尘世拉入到具有古风古韵的诗画意境中,加之不断渲染的山光水色,夕阳月影,春溪秋风……,文字如梦如歌式的一唱三叹,以及外貌具有古典美的主人公的诗意情怀,无不使人从她的作品中领略到一种民族文化文学传统中特有的诗意美。这更是琼瑶小说独特的艺术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月朦胧鸟朦胧》琼瑶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4-7
       2、《彩云飞》琼瑶著 皇冠文化出版社 1991-1
       3、《烟雨朦朦》琼瑶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4-7
       4、《庭院深深》琼瑶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5-11
       刘晓靖,王永,安徽大学中文系05级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