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本读法]语文综合阅读训练小议
作者:薛明榕 樊卫民

《文学教育》 2008年 第0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稍作调查,大量中学生在作文中暴露出思想贫乏、语言苍白、感情造作的通病。深层原因是阅读面狭窄,积累单薄。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我们尝试用综合阅读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什么是综合阅读呢?它不应该简单地等同传统意义上的课内阅读加课外阅读,而是在此基础上的超越,螺旋式上升。语文综合阅读应该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应该是以语文的视角和立场与其他学科的沟通;应该是阅读实践与生活实践的紧密联系。
       下面谈谈进行综合阅读的一些策略:
       1、立足课堂,学会方法,注重体验。语文课堂是学生读文章的主阵地。那么,课堂上我们该教会学生什么呢?一是构建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让它们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模型。如画语文知识树。二是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方法,即所谓程序性知识。三是为什么而学的问题,部分老师和学生眼睛总是紧盯升学,而对知识本身的价值缺乏足够的认识,使学习多了些功利,少了些乐趣;只有将阅读上升到对知识的追求,一种享受,一种生活的常态,学生才会获得经久不衰的动力,维系人的可持续发展。怎样才能学会读书方法呢?
       (1)抓住文体特点,朗读、质疑、品味和积累。各类文体都有它本身的规律,我要求学生把握文体特点,“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如教《谈骨气》时,首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识文体,然后由题目切入,依次引导:“骨气”指什么?为什么要讲骨气?作者用什么方法证明我们中国人是讲骨气的?你能补充一两个事例吗?你对讲骨气有什么看法?如此等等。经过反复训练,学生对议论文的阅读和写作就有了初步的认识。
       (2)教会学生质疑。只有通过质疑,才能吸收营养。否则就会囫囵吞枣,变成两脚书袋。我在课堂上,注重学生质疑,帮他们战胜虚荣心,鼓励他们以会提问为荣。让他们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满怀好奇带着问题走出教室,欲罢不能。
       (3)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实践活动,以提高兴趣。如:演课本剧、演讲辩论赛、参观访问、朗诵会、专题报告等。关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合作意识是综合阅读的根本保证。
       2、链接生活,注入活水,学以致用。把语文阅读封闭起来,只靠几本教材,是不可能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凡语文素养较高的人,大多得益于广泛的阅读。耳濡目染,近山知鸟音,临水识鱼性。需要老师把学生的阅读由课内引向课外,由书本引向生活,让他们大量地阅读有益的书籍。引入源头活水,拓宽学生的视野,让他们融入生活,关注人生。以语文的视角和立场广泛地阅读,实现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融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通过综合阅读,能解决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提高阅读的兴趣。有益的书好比营养丰富的食品,给学生提供营养丰富的“食品”,远比教他们怎样“吃”重要。然后针对学生实际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赶鸭子上架”。人的天性具有惰性,部分学生对课外阅读没有兴趣,先要加强引导,逼他们读,让他们体验阅读的乐趣。第二阶段:让学生自由地、广泛地阅读,并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教师放手,让“羊”自由自在地吃草。综合阅读应突出自主性,给他们选择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安排活动,达到有所感悟有所发现。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自主阅读的乐趣,我称为“让鸭子下水”。
       3.深入灵魂,形成习惯,持续发展。就是要使语文养料与学生的情感态度、思想意趣、行为习惯融为一体,形成美的情趣、美的心灵、美的人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综合阅读满足学生精神的需要,达到审美的愉悦,使学生心灵得到净化。同时提升人的本质力量,使人追求真善美,通过综合阅读对人的持续发展产生永不枯竭的动力,使读者受益终身,这是综合阅读的最终目的和最高境界。
       薛明榕,樊卫民,湖北建始茅田民族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