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章写法]文学写作的保护与引导
作者:周运珊 陈 蓉

《文学教育》 2008年 第0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中学生文学教育就是要通过文学作品阅读、写作,让文学成为学生作为人的生活需要、生活方式,在文学中学会同情、悲悯,学会自省、忏悔,学会宽容、博大,学会战胜自己,学会攀登精神高地,学会审美地生活,从而实现自我,成为真正的人,大写的人,起码能够自觉地朝这一方向不断努力,最终成为有益于社会进步,有助于人类发展的时代新人。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的作文,流露出较强的文学意识,这种有意或无意的流露,恰是学生文学思想四溅的火花,是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作为教师,应善于捕捉学生作文中的这种文学意识,并加以保护和引导,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一、教师要敏锐地捕捉学生作文中的文学意识
       1、流露出强烈的自我主观色彩
       文学家对自然的观察和体验是有极强的主观色彩的,郁达夫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是我们所熟悉的,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都笼罩着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从寻常的景象甚至破败的景象中看出、体验出美来。他写“北国的槐树”的落蕊,“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微柔软的触觉”;写“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些细腻而独特的感受,忧郁而优美的情怀,恐怕只有郁达夫这样一个具有平民倾向又饱经颠沛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能体验得到,才能表现得如此细腻而深刻。这浓浓秋意中悲凉的情怀,恐为郁达夫一人所独有。
       文学作品本来就有极浓的主观色彩,那么对学生作文中流露的“自我”感觉,我们不能漠视,这种感觉是宝贵的,教师应敏锐地捕捉,并保护这一难能可贵的思想火花。
       哥哥去武汉读书已有一个多月了,父亲问我想不想他,我说不想,父亲说我是个“苕”。为什么不想他是个“苕”,想他就是“乖”呢?……
       从小作者平静的叙述中,我们能感觉到他的思考,他的成长,我们应该尊重。
       传统作文教学以知识为本位的价值取向,注定作文评价看中的是知识和技巧,而忽视作文本身蕴涵的学生自己的思想。新课标强调教学应关注人生,体现“人文性”。为此,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写作材料,即作文同生活相结合,从学生的心灵出发,让学生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有自己的思想,写出自己的“心声”。
       2、流露出对真情的眷恋
       司马迁说:“诗三百,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狄德罗说:“只有情感,而且只有大情感才能使灵魂达到伟大的成就。”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家国之情,亲子之情,恋人之情等,每一篇成功的文学作品无不充溢着浓浓的情意。琦君以一支生花妙笔倾注满腔热情地写故乡风情,追忆当年在大陆的逝水年华;徐志摩说人伦是“人生里最基本的事实,最单纯的、最普遍的、最平庸的、最近人情的经验”,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就不知“赚”过多少人多少回眼泪;苏轼在《江城子》中直抒对亡妻的思念,这让苏门六君子之一的陈师道曾用“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加以评赞,读此词,确实能看到它字字都浸着血泪,读者仿佛能听到作者锥心裂肺的恸哭之声。从对人文情感追寻的意义上说,今年安徽省的高考作文题《提篮春光看妈妈》就别有意味,它的价值首先就在于它是一种情感、态度的唤醒,是新课程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在感恩意识迟钝麻木的今天,在崇高美沦为笑料的当下,这样的唤醒就具有非同凡响的现实意义了。
       3、流露出文学美感带来的愉悦
       文学情趣的生成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人对生活、生命的热爱和感悟不断提升的过程。“文学感觉”,简而言之,就是“对文学艺术的敏感”(何其芳),是通过对文学语言形式层的关注,而对文学意境形象和意蕴意味的一种直觉的把握能力。文学感觉的标志和内容,是对文学艺术表现形式的一种直觉感知,对作品意蕴的一种直觉把握,在作品的真善美三个层面中,它的作用对象是“美”,而主要不是真和善。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用的是入声韵,末了几句舌音、齿音之交相重叠,把她的忧郁和惆怅表现得淋漓尽致。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开篇就用单纯而软和的笔触描绘了他梦想中的幸福生活——“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没有纷繁复杂的精神困扰,也没有角逐名利的欲望,只有一份坦然平和的自然心境默默地品味着简单而实在的世俗生活。当诗人顿悟这“幸福的闪电”后,曾经爱过的人还是素未谋面的陌生人都能从他的诗句中感受到了一种温暖,一份对简单生活的爱恋。然而,海子所渴求的幸福生活要“从明天开始”,可见现实的今天多么残酷,明天多么遥远,海子这首诗给每一个读它的人一份对幸福明天的美丽期许。能从文学中发现文学之美,能受文学的感染从而在文学中调整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文学教育才能真正指向学生的成长、发展,最终指向人类的和谐、进步。
       二、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作文中的文学意识
       1、敞开心扉,除关心集体外,还要大胆倾诉自身感受
       建国几十年来,文学曾在一段时期崇尚塑造高、大、全的人物形象,这一思想影响了几代人。如今学生的作文也存在忽略个人感受,过分强调事件的意义,过分强调人物形象的完美。这样,学生作文普遍人云亦云,较多出现矫情、滥情、虚情现象,似乎不如此就不能显示作者思想的纯洁,文章也似乎不能评为好作文。其实,这种无个性的作文是没有魅力的。
       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是不可能有出息的,文章也不可能有趣味。
       而所谓的个性即个别性,单一事物所具有的特性,非为他物所共有者,是相当于共性而言的概念。有个性才可爱,有了个性,文学作文才“鼓舞人心”,同时,作为语文教师在辅导、评价学生作文的时候,离开了对学生个性的尊重,离开了激发学生兴趣,任何作文方法都无用了。
       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从自身的发展出发,他们有自己关注的问题,有希望自己健康成长的责任态度,特别到了高中,学生自我意识增长,有关他们自身发展的关注心理、责任心理也愈强烈。结合学生实际,注意学生圈里的热点问题、关注问题,把文题出在他们关心的焦点上,从而达到既有利于写作,又有利于引导的目的,这应是我们命题的一大思路。例如《关于追星族的思考》、《谈中学生早恋》、《中学生当干部弊大于利吗?》、《读书与做人》、《机遇》等,这类文题所涉及的问题,几乎每个学生都关注过,思考过:什么是真正的星,对待星的正确态度是什么;身边有同学早恋了,该怎样认识和对待;同学们选我当干部,为什么父母却反对;同样是博览群书的人,为什么有的流芳百世,有的遗臭万年……这类 问题就不单单是作文问题了,而是关系到他们怎样成长、怎样成功的切身利益问题。在关注心理、责任心理的驱使下,这类问题,他们乐于思考,这样的文题,他们乐于做,并迫切希望得到正确引导。
       2007年法国高三作文试题(其一)为:“我是谁”这个问题能否以一个确切的答案来回答?
       这种议论文式的写作,从出题的角度来看,它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激发学生的个性思维。不仅能考查出学生语言文字水平,而且能看出学生对某一事物和现象的独特的见解,判断他们的思维品质,了解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能够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思考人生,做一个有思想、有主见的人。
       而事实上,“言为心声”,作文是学生感情的宣泄,心声的表露。我们应关注学生的生活,启发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生成自己对某种事物或某个人某件事的看法;激发他们对生存状态和环境的关注,从而促进他们练说生活,并在练说练写的过程中“品生活”,进而感悟人生,净化心灵。
       2、胸怀天下,除关注自身外,还要关心世界发展
       一个人一生为衣食所累,不可能有出息。一生总沉浸在“自我”的狭小的圈子里,满足于个人的浅吟低唱,同样也不可能有出息。
       学生为应付作文而搜肠刮肚,“为赋新词强说愁”,写出的全是假话、空话、套话,为完成任务,机械地模仿,文章缺失想象和创新。长此以往,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失去了自我,形成对人生、社会置若罔闻的冷漠态度,缺乏对新鲜事物的敏锐性,养成懒散与马虎的学习习惯,真可谓“作文没学好,事小;习惯学坏,事大”,这是要不得的。
       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作文素材的能力,要走进生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不能一提到讲作文,就想到了作文方法、技巧,想到了捷径,要扎实培养学生作文的能力。李杏保在《纵论语文教育观》中写到:“如果仅仅以练习文字上的某些技巧视为作文的关键,而不在指导采集作文原料上花费力气,这就是舍本逐末,很可能使学生才思枯竭。”所以,我们要扩大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阔大的胸襟,有幸生活在中华民族的盛世华年,我们应该有一种大国气度。我们还要善于运用关注、责任心理,把学生对自身成长的关心同时引入到对国家、社会的关心上来。例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见义勇为赞》,这类作文就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胸襟,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
       学生,作为一个普通人,他是个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体。要让学生明白:世界,是我们共有的世界,一切文化都有我的一份;一切的声音都有我的音量。要引导学生建立一种“人类的家园”意识,一切非本民族的文化都不是“它者”,而是“我”的一部分,“我”也应该对人类文化的创造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注重培养学生文学作文的后劲
       无论哪个时代,文学以其特有的美感给人以心灵的愉悦和心智的启迪,文学创作也是作家呕心沥血的生命的结晶。所以,着眼于培养学生文学作文发展的后劲,着眼于学生文学创作终生发展的需要,我们应该立足现实,长远规划。
       首先,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向经典名篇学习。建平中学文科特长生顾文豪表示,看名著如穿名牌,可以提升自己的形象和身价。文学名著对自己和同学们的文笔、思想、修养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而目前市场上的一些畅销书是一种文化快餐,虽然当时阅读时觉得刺激,但不能产生深远的影响。他本人喜欢中国古典文学,喜欢唐诗、宋词,喜欢梁实秋、胡适、董桥的作品。他在今年的全国首届“语文之星”语文综合素养评比中获了一等奖,在上海市第十四、十六届中学生作文竞赛中获一等奖。中小学阶段正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的阅读对学生的性格和人生观的形成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人在18岁以前阅读,跟在18岁以后阅读是有很大差异的,18岁以前正是人性格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很容易受书本知识的影响。瑞典一心理学家认为,阅读能力是智力的核心。阅读不仅仅是一个积累的问题,它还是思维的问题!这才是最重要的,最根本的!它能使得人的思维模式和思维方式都规范化!多读经典,首先当然不是为了让孩子们个个变作家,但至少,是要让孩子们了解更多的思维模式,同时在这种熏陶中逐渐学会思考!《红楼梦》里面的文字描述有些是很难把它演出来的,唯有去阅读才能欣赏到文字最美的部分。
       其次,真诚的告诫学生走进生活,感悟生活。著名作家陈应龙提醒青年作家尤其要警惕,“现在很多80后作者,其创作通篇在书写舒适、安宁和幸福的生活,其实是一种玩世不恭,我只能说他们还没有进入文学领域。不体验身体辛劳和精神历练,无法写好文学作品。”与此相对,陈应龙认为,鲁迅文学奖得主田禾坚守了文学,“他兼有身体与心灵的疼痛,所以创作的诗歌才感人至深”。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动人心弦的、流传千古的古代优秀诗文,没有一篇是在仕途上青云直上者写成的。恰恰相反的是,正是那些在仕途上屡遭挫折、人生饱经沧桑的人给我们留下了不朽的作品。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蒲松龄、龚自珍无不如此。他们的“腹有诗书气自华”满足了他们的精神追求。
       再者,实实在在帮助学生炼就一双慧眼,辨别文学的真伪。针对当今我国文学出现的“娱乐化”、“痞子化”现象,著名作家陈应松表示,如今某些作家,大谈作品的印数、版权和版税,刻意消解文学的神性和庄严,把“文学的使命感”当成了幼稚,呈现一种“痞态”,扰乱文坛风气,“曾有一位作家说,文学不需要同情和悲悯,试问,没有了同情和悲悯还能叫文学吗?”所以,文学不能媚俗,不能为了迎合世俗的味口而降低文学写作的品位。
       良好的人生态度和艺术化的生活方式却可以造就自我关怀和关怀他人的强健灵魂,造就从容优游、专注好奇、情趣丰富的生活艺术家,造就具有独立意识,独立价值判断能力的公民,造就不忧不惧、乐观大度的自足的君子;造就能够把握自我,超越自我进而改造环境的现代人。
       以真善美之心态去欣赏学生的作文,哪怕篇篇依旧稚嫩却篇篇有彩。著名作家刘醒龙认为,深沉的感情,坚韧的性格,严肃的态度和包容的胸怀,无论在哪个时期,都是作家应该坚守的文学品质。所以,我们认为,只有符合人们真善美的文学作文追求才会被人们接受、学习,而背离人们真善美愿望的终将被社会所淘汰。
        周运珊,陈蓉,湖北仙桃市实验高级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