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章写法]作文要寻找感情的触发点
作者:张淑琴 冯少玲

《文学教育》 2007年 第1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古人常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篇优秀的文章,一定是具有打动人心的真情蕴涵其中,只有字字句句饱含真情,读者阅读时才会与作者产生共鸣,或悲,或喜,或感慨不已,或愤怒不止。相反,没有感情的文章,就像一棵枯树而没有生机和活力,自然也就没有那诱人的风景了。
       那么,怎样才能写出有真情实感,引起读者共鸣的文章呢?除了具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之外,关键是抓住感情的触发点作文。所谓感情的触发点,它就像一块激起千层浪的石头,也像引发炮竹炸响的炮捻。没有那一石,水面平静如镜,不会涟漪层层;缺少那根炮捻,就不会看到炮竹炸响后美丽的火花。所以作文时,我们要善于寻找、捕捉、体验、感受,找到感情的触发点。这样,作文时便会下笔流畅,没有阻碍。
       试想:大文豪苏轼如果不是孤身一人在外作官,如果不是遭遇妻亡子别离兄的痛苦,他怎能在中秋之夜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千古绝唱?杜牧如果没有亲眼看到古战场的遗址,他怎能有“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感慨?张养浩如果没有亲眼目睹百姓生活的痛苦及秦汉都成的废墟,他怎会有“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叹息……
       名家作文尚且如此,何况我们学生?我们更要擦亮自己的双眼,发现、寻找生活中那能够触发我们心灵最温柔部分的故事,才有可能写出感人至深的文章。
       那么如何在生活中捕捉感情的触发点呢?
       一、做生活的有心人。人生就像一个大舞台,每天都在上演不同的故事,即使是相同的故事,它们的主角也不完全相同,这就需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善于观察,善于发现那些能触发自己感情的人和事,并随时记录自己瞬间的感受。有一次,一个学生写了《谁来同情花儿》的随笔,内容是:有一次,她打扫卫生时,发现有人把校园道路两旁的花树折断了,那些无辜的花儿的生命就这样凋谢了。此事触发了她的感慨,于是她顺利地完成了一篇以“珍爱生命”为主题的文章。春节后的一个学期,第一次作文时,刚过完元宵节,于是,我让学生以“节日”为话题作文。由于两个节日刚过完,许多学生都有话要说,学生们或写了节日的热闹和喜悦,或写了节日的烦恼,还有的写节日的尴尬。可仍有一部分学生由于自己平时无心,作文依然无话可说,东拉西扯。事实上,许多同学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根本不去关心与自己无关的人和事,甚至和自己有关的人和事,他也表现出一种淡漠,写作时自然无话可说,这样,许多好的作文素材都因为自己无心而与之擦肩而过。
       二、做生活的有情人。有些学生,眼睛是摄取了一些东西,但也只是看到而已,那些东西并没有触动他们的心灵。他们没有爱憎之情,没有感恩之心,没有愤怒之火,也没有一吐为快的需要,一句话,他们缺乏生活的热情,对所有事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即使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喜怒哀乐,他们也善于忘记,所以写的文章不是无病呻吟,就是记流水帐。但相反,对生活有热情的人,他们时时处处关心周围的事情,总认为周围的一切和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于是笔下就会出现打动人心的文章。有一次,班级两个学生打架,大多数学生都是围观、看热闹,最后,一位男生劝开了打架的学生。事过之后,他感慨不已,在随笔中写到:“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我们班,真是我们班的耻辱!打架已经很不文明了,却还有那么多人围观、看热闹,我真的替他们感到脸红!……”读了这个学生的文章,我不禁被他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所打动,并且在全班面前表扬了他。还有一次,学校对学生进行体检,但最后,很少有同学在随笔中记录这次体检经过,但有一位女生在随笔中真实而生动的记录了自己的感受,文章题目是《趣味体检记》。我一口气读完她的文章,她在文章中这样写到:“只见那位阿姨在我手上消毒之后,取出采血针,拔掉针帽,照我的手指突然一扎,我的心猛地一抽紧,顿时,钻心的疼痛顺着经络漫上心房,渐渐向四周扩散……”读这样的文章,我们似乎一下子就触摸到作者那热情的心跳。
       三、善于思考。要抓住感情的触发点,还要善于思考和分析,善于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善于“窥一斑而见全貌”。如果只看到事情的表面而不去分析他的内涵,如果只看到一个点而不去推及到面,那么,即使抓住感情的触发点也只是抓住“皮毛”而已。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华而不实,就像《卖柑者言》中所说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相反,如果一个人善于思考,即使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在他的眼里都蕴涵深刻的意义。有个同学写了由一个电视节目引发自己深刻的思考。电视节目是这样的:在一个娱乐性的节目里,由妈妈和孩子来进行一个游戏,每一个游戏获胜,都有小奖品。其中有一组母子引起人们的注意,孩子瘦小,妈妈高胖。第一轮,由妈妈背着孩子跑三圈,他们母子取得胜利,儿子得到一个福娃奖品。第二、第三轮游戏,他们也相继取得胜利。第四轮游戏是由孩子推着妈妈,妈妈双手趴地在地上走一圈。大家都认为儿子会拼力赢得胜利,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儿子放弃了这一轮比赛,当主持人问他为什么时,他的回答让在座的人惊讶之余又很佩服,那就是——为了不让妈妈在众人面前为难。由这个节目,小作者思考说:“面对物欲,有谁会不为之动心,而一个小男孩却选择了放弃。有时,放弃并不意味着畏缩不前,而是一种高明的选择。无疑,这篇题为《放弃还是继续?》的文章是一篇经过深入思考之后完成的比较成功的文章。
       四、善于联想。生活是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许多事情都不是孤立地存在,总是和其它事情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写作时,要善于从一件事联想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件事,从一个物联想到另一个物,找到它们之间的相同或不同点,然后把他们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感情。这样,文章的内容就充实了。在学完一单元散文之后,我让学生联系写散文。根据写作提示中“由具有某种精神的物联想到具有该精神的人,过渡自然……”,许多学生都进行了丰富而又自然的联想。他们由仙人掌联想到那些朴实无华、不图虚名,要求于别人的少,回报别人的多这种精神的人;有的学生由老黄牛联想到任劳任怨、忍辱负重、默默无闻的中国广大劳动人民;还有的同学由家乡的白杨树联想到正直、朴质的家乡人……总之,合理丰富的联想使那次作文训练十分成功。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灵中最温柔的那部分,只是我们忘记了它们的存在。既然这样,让我们唤醒那沉睡的感情,并且找到感情的触发点,用双眼,用爱心、用理性,去描绘多姿多彩的人生。
       张淑琴,冯少玲,陕西白水县田家炳实验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