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课文研析]《鸿门宴》中“生彘肩”释义
作者:聂凌燕

《文学教育》 2007年 第0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鸿门宴》是《史记·项羽本纪》中的名篇,也是中学语文课本中的经典课文,旧的高级中学语文教材及《教学参考书》,关于“生彘肩”中的“生”字列出了四种不同的解释:
       1、“生”字系“全”字之误,应作“全”字解。(余行达《〈鸿门宴〉注释商榷》)
       2、樊哙吃的猪腿,可能从鼎内取出,因其半生不熟而称生彘肩,或尚未放入鼎内的备用品,所以是生的。(梁溪苓《〈鸿门宴〉中的饮食与器物》)
       3、“生”与“胜”同,据《说文解字》中“胜”字反训,可解“又肥又香”。(蔡柏仁《关于“生彘肩”》)
       4、“生”是“未食先留之意”,因此,“生彘肩”应是“开宴前预先另留的猪前腿”。(余福智《“生彘肩”的“生”》)
       新中学语文教材及教参把“生彘肩”中的“生”解释为“不熟的猪腿”,“故意用生彘肩试樊哙”。
       笔者认为,鸿门宴上樊哙吃的那条猪腿就是没煮过的生猪腿,项羽与樊哙“一生彘肩”不是“故意用生彘肩试樊哙”,更可能是尊敬,是奖赏。理由如下:
       首先,今天人们在餐桌上摆一盘带血丝的鱼、肉,会感到不习惯,实际“中古的人……对火堆炉堂上半生不熟的,甚至带些鲜血的……肉其实并不感到腻味,甚至还乐意尝试一下,将生肉作成脍食用”(1)。其实,国人食用生肉、生鱼并不始于中古,而是自远古以来就流行,先秦文献亦多有记载。如孔子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枚乘《七发》:“羞脍炙,以御宾客。”那么何为“脍”呢?“‘脍者,细切肉也。’即将肉细蘸上调料葱、芥等生吃。”(2)成语“脍炙人口”的本意就是生肉、生鱼蘸着调料和烤着吃都好吃。由此我们可以推想鸿门宴上,项羽、刘邦等人吃的当中即有熟的,也可能有生的(作脍用的)。既然,在当时吃生的是很平常的事,为什么作者偏偏要强调鸿门宴上项羽赐给樊哙的是“生彘肩”呢?这正是作者的用心所在,项羽赐“生彘肩”与樊哙表现了项羽对樊哙的尊重。为什么这样说呢?
       第一,我在上大学时,曾经听著名地理学家杨廉康先生做过一次有关他徒步考察长江的报告,杨廉康先生讲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他在考察长江上游时,经过一个少数民族区域,少数民族同胞以最高礼节招待了他,给了他一条只烤熟表面的羊腿。杨先生说,羊腿用刀轻轻一刮就见血。我想现今地处偏远的个别少数民族的这些风俗习惯,在二千多年前,可能普遍存在于中原大地。况且项羽、刘邦都是楚国人,楚国开化较中原大地要晚,更多地保留着茹毛饮血时代的风俗,不应该感到奇怪。
       第二,从文章内容分析,项羽赐樊哙“生彘肩”也不应该理解为“试樊哙”。项羽称樊哙是“壮士”,是发自内心的真情,决不是随便说说的客套话。鸿门宴以前,项羽虽然没见过樊哙,但对樊哙的能力、为人一定是早有所闻,鸿门宴上见到樊哙,项羽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慨,因此,才会“与斗(大)卮酒”,在这里“与斗卮酒”毫无疑问表达的是一种赞赏的感情。“与斗卮酒”后,再与“生彘肩”,“试(戏弄)樊哙”,与理不通,前后矛盾。
       第三,以“生彘肩”“试樊哙”也有悖于项羽的性格,项羽是一个性格耿直、坦率的人。如果项羽以“生彘肩”“试樊哙”也就不成其为项羽了,项羽与刘邦也就没有差别,也成了一个爱耍小手腕的奸诈小人了。如果那样司马迁也就不会为他这个没有做过帝王的人写一篇“本纪”了,司马迁为项羽写“本纪”的重要原因就在于他敬佩项羽的光明磊落,坦荡胸襟。失败了的项羽,二千多年来之所以能够得到世人的敬仰,原因也就在于此吧。
       综上所述,鸿门宴上樊哙吃的那条“生彘肩”就是一条生的,是项羽招待樊哙非常高的礼节,表达的是项羽对樊哙“壮士”的尊敬之情。
       注释:
       (1)王利华:《中古华北饮食文化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235页。
       (2)张承宗、魏向东:《中国风俗通史·魏晋南北朝卷》,上海文艺出版社,第33页。
       聂凌燕,山东潍坊职业学院公共课教学部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