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直面观实]招生腐败,损害的是所有学生的心灵
作者:吴 非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05年 第07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又到招生季节,很烦,各种请托很多,作为教师,我的拒绝总是很无力。招生腐败也把教师推向了尴尬境地。本来,统一考试,按分录取,是比较公平的方法,大家都不应当破坏这个规则——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破坏这个规则的。几乎所有的请托者都一无例外地埋怨领导干部和大款走后门,诉说这些人写出的条子如何之管用。在一些城市,市委书记有可能不认识个别局级干部,但是很少不认识本城的重点中学校长。校长们表现也不一,到了招生季节,或东躲西藏,托病避风,断绝消息;或为之踌躇满志,趁机腐败。
       弄清这些问题,不需要什么“办案成本”,也不需要高智商,简单到了极点:看看一些名校的“学生登记表”就能知道。目前,这个表上的“家庭成员情况”一栏还要填写“父母工作单位”。不劳费心调查,学生家长的“来头”一下子就摸清了。说来也怪,小报狗仔队动不动就乱咬一气,可是招生黑幕,却少有披露。
       现在不得不提一个问题:作为优质教育资源的名校,它的学生来源构成与当今社会的和谐要求是否能保持一致?我们虽不该武断地认为自古俊才出寒门,但是名校中有那么多的官员和富商子弟,可能也不正常。4年前一个星期天的晚上,我在一所中学,看到校园里道路上挤满了各色轿车,约有200多辆,造成学校交通堵塞。校长解释说,原来不准开进来的,今天下雨,家长都送进来了。我当时想,如果寒门子弟在这样的学校,心理压力肯定极大。没想到几年时间,轿车堵校门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了。
       不久前湖南有几位老教育干部投书《中国青年报》,说:“抚今追昔,今天有钱有势者的子女,能够进入好学校的比例,是不是增多了?他们都是考上的么?我们这么多教育工作者,对此是习以为常了,还是觉得汗颜?”问题提得及时,但是把需要反思的人搞错了。不错,教师是教育工作者,可是谁都知道,卖名额、权钱交易之类的事,根本不是一般教师干得了的。前面提到媒体不碰这个问题,说穿也一文不值。有所名校经常被媒体骚扰,有点风吹草动,报纸就大做文章,弄得学校苦不堪言。有一年某报老总来函,恳请学校收下两个“计划外学生”。校长看到“协调”的机会来了,电话告知报社老总:虽然困难,人是收下了,择校费一文不能少;此外,报纸应支持学校办学,要对本校多做正面报道,每年应有一定数量的正面宣传。该老总竟然一口答应。又有记者连续5年写文章吹嘘某校“素质教育有声有色”及“中考成绩优异”,无中生有,外加肉麻。有人问是否有什么隐衷,记者说,没办法,秀才人情,不吹不行;小孩当初差了三五分,承校长帮忙,收下了孩子;欠了人情,所以就吹校长、吹学校。
       教育腐败(特别是招生腐败)的后果要让教师来承担是不公平的,但是招生腐败最终必定损害教师的劳动价值。校长用招生名额与各种利益集团做交换,可是招进来的低分学生的转化辅导全压给了教师。有重点中学教师发现高一有新生5门课总分只有200多分。按招生政策,这样的分数连普通高中也不能录取,可是他不但被录取了,还“考上”了重点中学。原来是某官员的公子,官员帮校长办了点私事,校长就把他家学习能力低下的儿子“笑纳”了。
       招生腐败,损害的远远不是几所学校的声誉,而是所有学生的心灵。那些勤奋刻苦学习的孩子可能会怀疑奋斗的价值,他们发现一些懒惰、能力低下的同学凭着家庭的权势,却有着可靠的前途。因为有个做官的爸爸,因为有个大款爸爸,公共规则能变成一纸空文。同样在学校接受教育,耳闻目睹这一切,孩子们会认为这个社会是不公平的。那些公然践踏公平原则、以享有“潜规则”特权为荣耀的人们有没有想到这种后果?
       [董宝琨荐自《南方周末》2005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