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作家研究]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
作者:葛松超

《文学教育》 2007年 第08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鲁迅小说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划出了文学的新生代,在传统思想突破上更开创了历史先河。鲁迅是文学艺术的巨匠,更是思想界的巨人。鲁迅作品总是奏响时代的最强音,折射出灿烂的思想光辉。鲁迅说过“我也并没有要将小说抬进‘文苑’里的意思,不过想利用他的力量,来改良社会”。①鲁迅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的失败中,从根深蒂固的封建文化阻碍社会进步中,感悟到新文化启蒙的社会价值。《呐喊》与《彷徨》就充分显现出一个先驱者在历史转折的关头,对前进方向的深刻感悟和正确选择。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鲁迅小说中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有迂腐、寒酸而又悲惨的孔乙己;有“农民式的质朴、愚蠢,但也很沾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②的极端贫苦的有自发革命倾向而又不觉悟的阿Q;有辛苦麻木,把改变贫穷命运的希望寄托于神灵的老态的闰土。阅读其作品我们不难看出鲁迅善于从社会最底层的农民写起,以他们麻木而扭曲的灵魂,辛酸而悲苦的生活,朦胧而幼稚的沉思来反映现实生活,表达了对民主革命的渴望,从农民的命运和要求出发,深刻地思考着中国的出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鲁迅小说的寓意是深邃的。改造国民性,探求新生活,批判旧思想,倡导新革命,改良旧社会是其小说的主要思想。认识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分析小说情节的发展,我们由衷地感到鲁迅不愧是崇尚革命精神的代言人,一位社会现实的抨击者,一名不惮前行的勇士。在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潮流日益高涨的时候,鲁迅小说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作品中渴望民主革命,改良民主社会的思想流露在字里行间。
       一、农民的悲惨命运暴露了封建社会的历史真相,揭示了社会衰败的历史根源,要改良社会,民主革命尤为重要。
       “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而老屋的“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这是鲁迅《故乡》中描写的中国农村现状。中国农村日益衰败,农民生活日益凄苦。作者从农村的环境描写入手,把萧索荒寂的故乡深冬渲染得淋漓尽致,加之“阴晦的天气,呜呜的冷风,苍黄的天色,”把旧中国农村的那种荒凉与死气摹写了出来。这幅图画正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残酷蹂躏下日益破产的旧中国农村的缩影。读到此处,我们无不为中国农民的命运担忧。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现实促使广大的仁人志士作出深刻的思考:改良社会,进行民主革命势在必行。
       鲁迅不惜笔墨把农民穷困潦倒的生活状况于叹息同情之中表现出来,以农民的悲苦引发人们思考中国的出路。《故乡》中的中年闰土因饥寒交迫而营养不良以致脸色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阿Q正传》中的阿Q仅有的一顶破毡帽也因调戏吴妈而不得不送给地保作四百文酒钱的抵押,一件破衣衫也“大半做了少奶奶八月间生下来的孩子衬尿布,那小半破烂的便都做了吴妈的鞋底”,回到土谷祠后不得不思考他的生计问题。穷则思变,所以才有土谷祠中的革命幻想曲,要报复压迫者,实现他起码的物质要求。自发的反抗思想显示了他的革命要求。要革命的思想代表了当时生活无着的广大农民的愿望,这也是作者借他的作品所表现出的深刻的思想。虽然阿Q的革命思想及其行为天真幼稚,但当时无疑能激发更多的人们思考中国农民的命运,中国的出路。
       鲁迅笔下的农民生活每况愈下。孔乙己的长衫“又脏又破”,腿被打折后,大约中秋节前的两三天,还只是“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去买酒喝。我们再从“排出九文大钱”到“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钱”,不难看出孔乙己的生活际遇和潦倒。即使是《故乡》中的豆腐西施杨二嫂,以前的养尊处优已不再有,连“我”母亲的一副手套也塞在裤腰里顺便带走了。孔乙己为了生计,也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窃的事。阿Q也曾觉得寒冷不可担当,第一倒是肚子饿,于是决计出门求食,最终在静修庵里偷拔了四个萝卜,被老尼姑责难,被大黑狗追咬,还落下了一个萝卜。看似小说中不经意的铺叙,实际上饱满了作者的辛酸,字里行间,我们不难读出中国农民生活的窘迫。改良社会,进行民主革命的时机已经成熟。
       中国农民命运的悲惨不只是生活上得不到保证,更重要的是他们失去了起码的人身权利。孔乙己因“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而被“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阿Q也曾挨假洋鬼子的哭丧棒的拍打。受父权、夫权、族权、神权捆绑的祥林嫂的命运更是催人泪下。祥林嫂被婆婆卖到了深山坳里,被大伯收去房子赶出了贺家,她对柳妈说的“因有两个丈夫死后要被阎罗王锯为两半给两个男人”深信不疑。捐门槛更使她精神受到了致命打击,在鲁镇的祝福之夜,她不幸倒毙街头。封建礼教的精神枷锁成为中国农民身上的沉重的负担。他们失去了最起码的人身权利,封建社会的弱肉强食可见一斑。这种不平等的社会状况,确实令人深思。推翻旧中国,建设平等自由的新社会无疑是许许多多受压迫的国民的迫切愿望。
       二、愚昧麻木的国民精神已到了必须疗治的地步,改变国民的精神成为我们的第一要著。
       翻开鲁迅小说,作者对国民的愚昧迷信描写颇有见解。小说《药》中华老栓把人血馒头当药,而华小栓吃的人血馒头中的血正是反清民主革命者夏瑜的鲜血。革命者为人民而奋斗、牺牲,但人民群众并不理解,反把他的血当药吃。群众的愚昧麻木令人扼腕,革命者又是死得多么寂寞、冷清。民众觉悟何等之低,于此可见改变国民精神是何等的重要!阿Q的精神胜利法更是国民麻木的出色的描绘。阿Q能用力打自己的耳光来反败为胜;被假洋鬼子打了,以调笑、欺侮小尼姑以博得闲人们的喝彩而对“晦气”报仇,轻松得飘飘然似乎要飞去了;认为革命就是“手执钢鞭将你打”;画押以“孙子才画得很圆”自解。凡此种种,阿Q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的悲惨命运,精神何等愚昧、麻木!《故乡》中闰土把改变命运的希望寄托在神佛之类的偶像身上。《孔乙己》中的短衣帮不以自身的生活遭遇为痛苦,竟嘲笑命运同样悲惨的孔乙己。五十步笑百步,不禁令人辛酸与痛楚。
       由国民的愚昧麻木不难看出沉滞落后,似一潭死水的封建社会,确实到了应予改朝换代的时候了。而作品所融进的改良社会、进行民主革命的思想于此得到了很好的表现。要推翻封建社会,首先要启发群众的觉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同时,更期望人民群众觉醒起来而争取做人的资格。作者暴露和解剖民族的病态的心理,揭示封建思想对人民群众的精神奴役和毒害,就是把改革国民劣根性摆在国人面前,发人自省,催人自新。
       三、农民自发的、朦胧的、幼稚的革命意识得到了很好的表现,对革命苦闷的寻觅和严肃的沉思有了更进一步的诠释。
       一九二一年,我国已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如何进行,鲁迅认为重要的是要发动农民。在当时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一些领导人,对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还没有予以思考和重视。而鲁迅小说较多地描写了农民的命运、出路,就是对中国革命的寻觅和严肃的沉思之后,才溢于笔端的。阿Q在革命浪潮卷到身边时,就表现了他的自发的革命倾向和翻身的要求,“造反了、造反了”的嚷声震惊全村,更震惊了赵老太爷。但是辛亥革命这一特定的时期,一个受封建思想毒害之深的农民,他的革命观也仅仅是朦胧的、幼稚的、落后的。他的心目中,革命就是把地主的财产改变为自己的,甚至还可以随意选择一个女人作老婆,革命就是“要什么就是什么,喜欢谁就是谁”。阶级地位以及长期受到的精神毒害,不可能让阿Q对革命有深刻的、真正的认识,即使是当时的作者对革命的理解也是不够深刻的。但至少从阿Q的形象塑造中,我们不难读出鲁迅追求革命,探索中国出路的思想。
       《故乡》一文,作者透彻地分析造成闰土悲惨命运的原因: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一个典型的中国农民,勤劳、朴质、坚韧却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作者对社会的失望溢于言表,于是希望闰土的下一代“应当有新的生活”,把中国的希望寄托在宏儿那些下一代的身上。鲁迅发自肺腑地告诉人们: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真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是思想振奋的表现,启迪着人们要为新生活的到来而努力奋斗、勇敢实践、开辟道路,坚信只要努力奋斗,希望一定能实现。鲁迅的改选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于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意在暴露封建礼教和家族制度的弊害的《狂人日记》更是披露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认为仁义道德就是吃人,发出了这“人吃人的社会,不知何时才能完结“的忧愤,作品通过患迫害狂症的精神病人狂人的疯话“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进行着思考和探究,发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反传统的质问,振聋发聩,催人猛醒。在引导人们对中国社会历史的整体认识和批判之余,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为民族的现状、前途的忧心如焚和改造与复兴我们民族精神的希望。狂人的思想随着情节的发展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反抗叛逆的性格愈加坚定,清醒的启蒙主义者,勇猛的反封建战士的特征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作品中彻底的反封建精神和现代意识表现了作者改良社会、渴求革命的思想。
       四、中国农民质朴可爱、正直无私,有着美好的心灵,从农家子弟的身上,鲁迅汲取了革命的力量,充满了改良社会的信心。
       从对中国出路的彷徨,到为中国民主革命的思索、呐喊,鲁迅的思想有了更为深远意义上的飞跃。小说《一件小事》,塑造了一位正直无私、充满爱心的人力车夫形象,劳动人民的品德让“我”思索和反省,使“我”对劳动人民的认识有了质的变化,冲击着“我”,使“我”看到了自己的自私、冷漠,看到了自己“皮袍下面藏着的‘小’”,“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这个勇气就是与封建社会斗争的勇气,这个希望就是对未来社会充满自信。正如鲁迅所说要“一面结清旧帐,一面开辟新路”。③在新旧交替之际,鲁迅完成了自我解剖,终于找准了前进的道路,成为一位在新路上探索的勇士。
       对革命的信心,对未来的向往,贯穿在鲁迅作品中。《故乡》中,鲁迅把希望寄托在宏儿、水生那些下一代身上,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憧憬。“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他对新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也很迷茫,但也很坚信。“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月下瓜地是他理想中的故乡的象征,再现这一景象就是重新燃起作者对故乡的未来,对新生活的希望和信心。《孔乙己》一文的结尾,对孔乙己命运没作交代,给人们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我们在体味孔乙己悲剧的同时,不难探寻鲁迅的匠心独运。虽说孔乙己在那样的冷酷的环境里必死无疑,但是作者不愿让孔乙己这样的死去。作者希望建设一个崭新的社会,让孔乙己能生活下来。酒店的小伙计“我”就富有同情的认为孔乙己“已经不成样子”,且“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我们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体会“我”牵挂孔乙己的心情,不难读出作者的希望与对新中国必将到来的信心。
       鲁迅改良社会进行民主革命的思想在他的作品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他对美好未来有无限的向往,充满了信心,因为他从劳动人民身上领略到了许多可贵的品质,他坚信农家子弟的美好心灵就是改良社会坚实的基础。小说《社戏》中鲁迅把江南农村的美景描绘得令人陶醉,农家生活更让人向往。“我”在那里得到了种种优待:钓得的虾照例归我吃;许多小朋友伴我游戏;我盼望看社戏,八叔借给我们航船;去看社戏,小朋友们陪同我在舱里;看社戏时,桂生为“我”去买豆浆,双喜他们为我讲演戏文。偷豆子的情节更让“我”体会到了农家子弟的好客与无私。憨厚质朴的“六一”公公竟不因我们偷他家的豆子而恼火。所以社戏虽不那么好看,但“我”却遗憾不再能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鲁迅留恋的不是社戏本身,而是留恋那里的人们,农家子弟的美好心灵深深的感动了他。鲁迅以浓墨重彩勾勒农家子弟的形象,是因为他从劳动人民的身上燃起了改良社会、进行民主革命的希望。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在极端恶劣和困难的条件下,鲁迅以无产阶级的坚定性和革命精神,引领着许许多多的勇士投身到反帝反封建的洪流中去。“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如实地描写了旧社会的丑恶、罪恶和病根,站在革命民主主义的立场上,深刻暴露与批判了封建的旧社会,对人民群众尤其对广大农民的生活命运给予了深切的关注。他的作品凝聚着对中国命运、出路的深沉的思考,表现了对人民解放和社会改革道路的执着追求。
       鲁迅的文章再现了旧中国农村的现状,反映了中国农民生活的水深火热,启示着人们应当勇敢地摧毁这无情的社会,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悲天悯人的情怀,提出了疗效国民精神的必要,警示了民众的麻木,批判了旧思想、旧道德。从他塑造的众多的农民形象中,我们还清醒地看到了反封建战士的形象,真切地感受到鲁迅对革命的思考和向往。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对伟大祖国的情怀和他的作品一样永垂不朽。
       参考文献:
       ①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②鲁迅《且介亭杂文寄<戏>周刊编者信》
       ③吴凤祥《论鲁迅小说人物内在精神冲突》
       ④鲁迅小说《故乡》、《社戏》、《祝福》、《一件小事》、《阿Q正传》、《孔乙己》、《狂人日记》
       葛松超,江苏射阳县黄沙港初级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