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本读法]在阅读中进行想象
作者:李焕霞

《文学教育》 2007年 第08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阅读需要想象,因为“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的目的无非是接受美感的经验,值得人生的受用”。要达到这一目的,“不能拘泥于文字,必须驱谴我们的想象”。心理学认为,想象有再生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两种,阅读过程中的想象正是对作品形象性描绘的再创造,即把作品中的人和景等描写化为头脑中活生生的画面,绽放出形象思维的花朵。 阅读中如何进行想象呢?
       1、从“已知”内容向“未知”方面进行想象
       教学中若能引导学生从“已知”内容向“未知”方面进行拓展性的想象,就会使学生对词句的理解更深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深刻。如《鸟的天堂》这课中的前四节是作者巴金在一个热天的黄昏和朋友们划船出去玩,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河面很宽,白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波浪。船平静地在水面移动。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象一曲音乐。”教学时可引导想象,深入体会意境。“白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波浪”会使人产生什么感觉?“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是怎样的情景?“那声音”指的是什么声音?由这些“已知”内容想象出这样一幅“未知”的充满情趣的画面:宽宽的河面水平如镜,四周的一切都十分平静。载着几个人的一只小船在水面上缓缓地移动着。三支桨有节奏地拨着水,碧波荡漾。那桨划动时发出的咿呀声和拨水的哗哗声就想一曲悦耳的音乐荡漾在宁静的河面上……从另一个方面表现出“鸟的天堂”的迷人的美。
       2、从实境方面向虚境方面进行想象
       《延安,我把你追寻》是一首感人肺腑的优秀短诗,要体会诗人对延安精神的赞颂,光靠读不一定能行,但是,通过“追寻”一词去进行想象,就可以获得真切的感知。追寻“叮咚的流水”,实际是讲人们在延安度过的革命岁月;追寻“枣园梨花的清香”,想象毛主席等革命领导在延安从事革命活动的情景;追寻“开荒的镢头”,体会大生产运动中所体现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追寻“杨家岭讲话的会场”,联想到党中央和毛主席对中国革命的正确领导。这四个“追寻”实在的事物,通过展开想象,引发了读者对延安精神的领悟以及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性。
       3、从作品的艺术空白去进行想象
       如读诗歌《江雪》,我们只要抓住“寒”、“独”的艺术空白去进行想象,就会领悟到全诗的关键。你看,在这风雪漫天、遍地皆白的时候,鸟儿不飞,人烟不见,惟独这样一个老人在江边钓鱼,不计成败,不畏严寒,傲然屹立,这不正表达了诗人遭受迫害,身处逆境的苦闷心情,体现了诗人改革虽遭失败但仍不屈服、执著追求的精神吗?任何描绘得再细腻的作品,总要留下许多艺术空白,要我们边读边想象边补充,就会体会到作品中那言而不尽、余意无穷的艺术韵味。
       4、从标点符号的妙用去进行想象
       在文章中,标点符号的表情达意,往往具有语言文字难以替代的作用。作者有时会把某些不必说、不便说、不忍说的意思,通过标点符号巧妙地表达出来,因此,我们阅读时,就要认真地体味标点符号的特殊作用,想象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全神贯注》中有这样一处:“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其中的省略号可说是省略了千言万语,可能省略的是罗丹如何修改作品,可能省略的是罗丹如何皱眉思考,还有可能省略的是罗丹自己欣赏自己的作品,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等等。经过这样展开想象,我们就可以完全理解省略号中包含的许多难以尽叙的对罗丹敬业精神的赞美了。巴尔扎克曾经说过省略号的作用是“用了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联系我们阅读上文的过程,如果不展开想象,那么文中省略号蕴藏的“最大量的思想”将难以体会得到,从而造成严重的损失。
       想象的方式很多,读者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越丰富,想象也就越丰富,越具体,越生动。我们读书时,常常会驰骋自己的想象,这是好的一面,但是要注意一点,想象并非胡思乱想,一定要与书中所写内容相吻合,否则,就不能正确感知作品的美,达不到审美的目的。
       李焕霞,教师,现居河北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