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学教法]网络在文学课堂中的应用
作者:郁 虹

《文学教育》 2007年 第08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教育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对未来教育作了如此论述:“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网络,以其灵活、便捷、连通的特点和高度的互动性成为实现互动双向交流的代表性媒体。网络教学是指将网络技术作为构成新型学习环境的有机因素,以探究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学活动。网络走进语文课堂,创设了鲜活真实的教学情境,构建了多向互动的学习方式,开发了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拓宽了语文的学习领域,为语文课堂开辟了一片生命的绿洲。
       一、网络——创设了鲜活真实的教学情境
       传统的语文课堂,由于不能提供实际情境所具有的生动性、丰富性,不能激发联想,难以提取记忆中的有关内容,因而使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发生困难。网络以其新颖、趣味性吸引着学生,这为网络进入课堂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网络进入语文课堂,能提供文本、图形、动画、声音、视频图像等多种媒体集成的大容量信息,给学生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和认知方式。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在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全文呈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56个字,然而长征已经过去了70多年,学生对长征那段艰难的岁月已不可能有多少深刻的了解。在教学时,介绍长征的背景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要想让十多岁的孩子了解长征的概况,光凭口头介绍很难奏效,这时网络发挥了极大的优势。只要打开“星空影院”,点击电视连续剧《长征》,红军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的情景全方位地演绎在学生的视野中,激动人心的画面胜过了千言万语。正因为利用网络中生动的图像,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所以,学生对毛泽东这首七律中表现出来的革命乐观主义、革命豪情的感悟一触即发,实现了课标提出的“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在不少文辞兼美、内容生动、意蕴深刻的课文教学中,网络所创设的鲜活真实的教学情境都能让学生如鱼得水,畅游其中,得其神韵,悟其精髓,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二、网络——构建了多向互动的学习方式
       学会交往和沟通是现代社会的要求,尤其是当今社会信息数量多、传播快、更新变化迅速,所以只有加强群体内部信息交流,信息共享,才能集众人之力。网络多媒体的信息为全开放的,多样的,学生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情况,在课堂上主动地与教师、同学建立双向或多向的交流;教师也可以同时与一个或多个学生建立关系,进行个别指导或集体指导,课堂教学结构是互动的,网状的,打破传统教学的单一性。
       《三亚落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作者运用了活泼、清新的语言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象,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课本中配了一幅插图,反映的只是三亚落日“落”之过程中的一瞬间的景色。如何让学生真正感悟到在这样的地方观落日,的确“真有诗意”,这是一种重要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如果仅限于文本的描述和一幅插图,学生的视野就比较狭隘,由于缺乏感性的认识而难以展开丰富的想象。我设计了“三亚风光知多少”热点交流,让学生自己上网查找关于“三亚”的资料。学生的学习成了自主探究的过程。在交流中,学生们纷纷将网上的资料与同学共享。通过留言板,学生就三亚的“蓝天、碧海、白鸥、椰树、沙滩”等风光资料以及著名的“天涯海角”等景点相互交流、讨论。学生时而点击网上丰富的资源库,时而与学习小组的伙伴或老师交流学习所得。师生在交互过程中了解了三亚如诗如画的南国风光,真正感悟到在三亚观落日的确“真有诗意”。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认为:“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网络,让学生走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更新了他们的学习方式。
       三、网络——开发了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
       网络的资源丰富性是它最大的特点,也是它融入课堂教学的一大优势。对于语文课堂而言,筛选、整合网络中的有效资源,能使平面的教材更加立体而丰满。这既是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也是语文生活化、“大语文”化的过程,学生在有效的课程资源中不断获得学习语文的乐趣,不断享受着成功的快乐。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是一篇介绍火星知识的科普文。文章在总述火星是地球的“孪生兄弟”之后,重点介绍关于火星上水的来源的两种推测,以及水最终逃离火星的原因,至于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则交待仍然是个“谜”。作为科普性的说明文,本文说理清晰,通俗易懂,描述亲切有趣,但对小学生来说,有关火星的知识还是初次涉及,其知识本身相当深奥,学生不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缺乏必要的直观感受,好奇心的激发、探求欲望的唤起都无从谈起。而缺失了强烈的学习探究兴趣,语文学习将变得无味无趣,高耗低效。正因于此,我尝试让“小课堂”具有“大容量”,让“小天地”折射“大科技”,设计了“火星风貌”“火星之水”“生命谜题”“火星探测”等多个链接板块,努力挖掘丰厚的课程资源。通过让学生阅读丰富生动的资料,欣赏五光十色的图片,观看直观形象的视频,给其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使他们的知识领域不断丰富。有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感受,学生自然就会学得兴趣盎然,有滋有味,自然就会“情动而辞发”,而富有情感内驱力的情景描述,生动朗读,会不断超越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智慧水平,促进其语感能力的发展。
       四、网络——拓宽了语文的学习领域
       传统的课堂非常封闭,其地点是固定的,仅仅局限于某一班级;其时间也是固定的,每周只有几节课。借助网络技术,利用专题学习网站支持语文教学,就是要着力于突破书本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用各种相关信息来冲击封闭孤立的课堂教学,有效填补教材的空白,沟通课堂内外,拓宽学习领域,提供创造舞台。
       首先,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突破传统媒介的局限和障碍,大大拓宽时空概念。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入语文学习的课堂,运用语文去交流和沟通。例如在开展《漫游世界名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前几周,我便将活动内容向学生公布,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于是,学生畅游在网络世界里,可以欣赏水城威尼斯的独特风光,领略小艇的奇特造型;可以徜徉在美丽的多瑙河畔,倾听舒伯特的《小夜曲》;还可以走近埃及的金字塔、巴黎的凯旋门……声形具备、直观形象的画面,不仅充实了学生的表象,而且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求知探索的强烈欲望。只要开机,就可以“上课”——进行网上阅读,网上作文,网上交际等语文学习和实践活动。更重要的是,计算机网络技术走进语文课堂后,学生可以便捷地进入世界各地的各式各样的“语文课堂”,去接受世界各地“语文老师”甚至其他非语文老师的远程语文教育。例如教学《音乐之都维也纳》一课时,只要学生搜索“维也纳”一词,与“维也纳”相关的资料便出现在眼前,这时,音乐家、建筑师、旅游爱好者等都成为学生的老师。在这样的语文课堂里,一个学生面对的是多数量、多元化的教师,他所获得的语文教育也必将是多数量、多元化的。
       《新课标》强调:要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网络以其资源的丰富性、交互性等优势给语文课堂开辟了一片生命的绿洲,学生在课堂中享受着学习的快乐。可以说,网络教学使课堂更精彩!
       郁虹,江苏南通市实验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