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本读法]作家阅读心理探究
作者:李玉芝

《文学教育》 2007年 第07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当今信息时代的读者面临着三个挑战:无限的阅读资料对有限的阅读时间的挑战;呈几何级数膨胀的信息对人们原有接受能力的挑战;最新知识对人们理解能力的挑战。阅读已成为现代社会一般读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但在实践中,这种能力确乎有高下、优劣之分,其阅读效果当然各异。那么,在此对作家的阅读心理做一浅涉,有其探究的意义和价值。
       一、作家阅读心理探究的重要性
       自古以来,读者、批评家、理论家目光所及多是作家的创作原则、方法、技巧和语言等方面。为了更好地理解作品,人们呕心沥血地去探究作家的社会历史背景,发掘有关作家的家世和传记资料,却完全忽略了作家本人的阅读心理。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写作程度有迹象可寻,而阅读程度比较难捉摸,有迹象可寻的被注意了,比较难捉摸的被忽视了。”[1]其实,对作家阅读心理的探究,可以帮助普通读者和写作者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从而更快捷、更有效地获取文学素养和写作技巧。因为大凡文章大家,都是读过许多书的。没有读书或读书很少,要写出漂亮的文章是不可能的。读书对于写作的影响,如同生活对于写作的影响一样。正因如此,探究作家的阅读心理就至关重要。
       二、作家阅读心理特有的复杂性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心理学、生理学已初步揭示了它的心理流程。即:首先是眼睛对文字符号的感知,然后经由神经把信息传至大脑,在大脑中产生极其复杂的神经活动,暂时神经联系活跃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感知、记忆、思维、想象、注意、情感与意志等心理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气质、兴趣、能力和性格等个性因素亦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影响。一般说来,作家的阅读心理流程更为复杂,他们对书籍的选择性、阅读的目的性,较之普通读者更明确一些,他们在阅读中欣赏、品评、继承和借鉴。如果说欣赏是“灵魂在杰作中冒险”[2],那么作家的阅读完全可以称之为“灵魂在书籍中探胜”。在信息接受中,作家感知的灵敏、记忆的深刻、思维的开放、想象的奇特、注意的集中、兴趣的浓酽以及情感的热烈尤具特色。
       三、迥异于常人的作家阅读目标
       作家的阅读不尚猎奇,不为消遣,而是目的很明确。通常有如下几种阅读目的:
       (一)单向借鉴。单向借鉴即选准一个目标,熟读细品,深吸内蕴,把握规律,然后刻意仿效,达于形似直至神似,并进而创新。这个目标可以是一个单篇,也可以是一个作家的几部或全部作品。美国科学家、政治家富兰克林不仅有科学发明,有思想建树,而且颇富写作才华。少时他与人笔墨论辩时,父亲指出他在语句的雅驯以及条达情通等方面显得不足,因此他更加留心文章写法。一个偶然的机会,遇到一部文字极佳的书,便购回反复阅读,并有意模拟之,然后与原文比较,找出仿作之谬误,加以改正。他发现自己词汇仍嫌不足,而作诗往往要求既富词汇,亦讲韵律,又穷变化。于是他又将文改写成诗,然后将诗又改写为文,反复练习。此举为他成为一名优秀的英文作家跨出了坚实而积极的一步。
       武侠小说作家古龙在创作时明显受到海明威小说的影响。海明威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纯粹用动作和形象表现情绪以及电报式对话、性格化的语言,构成了自己含蓄精练、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素有“电报风格”之称。在古龙的小说中,描述功夫的洗练,刻画人物心态的用语之简洁,对话语言之简短,创造了武侠小说中的“电报式文体”。古龙写景也用此类手法。他在《剑神一笑》中写黄石镇,只用了六个字:“高原,黄土,风沙。”在《七种武器》中,写段玉出场与背景只用了九个字:“春天,江南,段玉正少年。”据古龙自述,他酷爱海明威小说,他除了在语言上追求“电报式对话”外,还在塑造人物形象上,有意与海明威笔下的硬汉——猎手、斗牛士、渔夫靠拢。
       (二)求异诊疗。所谓求异诊疗的方法就是选择风格有异于己的名著反复品味,并以此校正自身写作上的弱点。作家俞天白进入创作之前或创作之中时,常翻检一部风格与自己迥异的名著深读,有意识地用他人作品之长以校正自身相应弱点。创作小说《愚人之门》时,因不满于自己心理分析过于冗赘、节奏太慢等写作习惯,便读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等作品,使自己沉浸在他简洁、明快的文学节奏之中,借以摆脱自己以往描写中的沉滞感。这样边读边写,最易领悟。而且竖一高标在前,更能使自己相形见绌,对习惯性弱点的克服也就更积极了。
       (三)组合创造。组合创造是指一种多向借鉴的阅读目的。它不限于一家,不限于文学作品,而是广泛涉猎,有如蜜蜂采蜜,博采众家,酿出上等好蜜来。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早年曾极富战略性地从人类文化史大系统中,精心检索出百余种学科的书籍、四个学术前辈的著作、七个能照亮自己足迹的作家、三大值得为其倾心的天才的作品予以研读,其目的在于增长知识、提高思想、学习写作技能,成为第一流的作家。组合创造是一种科学的阅读管理方法,是一种优化选择。在21世纪这个信息爆炸社会变化纷纭的时代,作家们会更注重组合型阅读,以开阔自己的知识面和对生活的了解。
       四、作家阅读时由低级到高级的感知接受
       人们感知接受大千世界、书本信息,首先是通过感知这种心理活动传入大脑,从而引起一系列高级心理反映的。“对于文字符号的感知也是一样,我们不是一笔一划去感知的,而是整体地感知一个字的,当碰到熟悉的词汇时,是一组词、一组词地去感知的,甚至是一个分句、一个分句地去感知的。”[3]假如我们把感知接受分几个级次,而且以速度来划分的话,可以把由字及句的接受视为低级次的,分句至段的接受归为较高级次,整体概貌接受标举为高级次。作家的读书方法千姿百态,但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类型。
       (一)三步阅读法。低级次阅读和我国传统的“三步法”读书法相类似,即由字词及句及篇,亦即每句逐字训之,然后通解一句之意,末了通结一章之意。古人有读书不放一个字,闭户忽惊两鬓秋的悲哀,也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4]的心得,更有宋朝宰相赵普一生只精一部《论语》,便以半部帮先主定天下,以半部佐后主致太平的事例。取乎此法虽历艰辛,但收奇效,这很能让历代学子折服与效尤。这种低速度、低级次的感知接受有时能收明理演义、一举两得之效,特别是对其一章、一节、一句反复吟诵,细心领味,潜移默化的结果,确也滋养了一些文人墨客。譬如,著名作家张爱玲对《红楼梦》的阅读就是如此。张爱玲初读《红楼梦》时8岁,死于75岁,在几十年的人生岁月中,每隔几年就重读一次,对《红楼梦》真到“熟读”的程度,“不同的本子不用留神看,稍微眼生点的字自会蹦出来。”[5]她少年时代就模仿《红楼梦》写过作品,以后她的作品如《金锁记》等,意境、手法、语言都得《红楼梦》之真传,《红楼梦》已经融入她的生命和生活之中。张爱玲形容自己对《红楼梦》是一种疯狂的情形,在《红楼梦魇》自序里自称“十年一觉迷考据,赢得红楼梦魇名”[5]。正是这种对《红楼梦》的痴迷,使张爱玲的文笔有着冷艳的细腻。
       但把这种方法放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检验,便觉得它不怎么科学了。这种读法属点式读法,速度慢,数量少,尤其不能适应知识量呈几何级数猛增、各学科相互渗透、文学写作中知识蕴含越来越深厚的现状和趋势。
       (二)五步阅读法。当代作家中现在流行着另一种读书法——五步法:浏览、发问、阅读、复述和复习。这种读书法对于在信息时代中踏浪而歌的作家而言,显得越来越迫切,越来越重要。它首先是对书本的整体把握,由知觉接受发端,进行总体扫描,尔后予以重点感知接受。整体性的知觉要求我们在感知对象时,努力反映它的全貌,而不是把它肢解得很零乱。知觉的整体把握优点是明显的,它既能使我们读得又快又多,又能直薄实质。读专业基础书籍可按五步走,一般书籍只要一二步就差不多了。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广泛阅读世界文艺名著,采用的也是这种读书方法,这让他获得了广博的知识面,涉及诗歌、剧本、音乐、绘画和电影等。列宁读书速度之快是有名的。他与别人同读一种书,他读完,那人才至一半;看报眨眼便是一版,一问,主要的东西都抓住了,这不就可以了吗?作家对作品的接受大多是以知觉的整体把握为目的的。若不先从整体去品味,而只满足于拾得单独的意象、华丽的文辞,恐怕一辈子也垦不出自己的文学田园土地,更莫说成就为大家了。
       
       五、作家阅读中产生的心理效应
       梅圣俞说:“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6]。诗歌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7],散文小说的“言有尽而意无穷”[8],音乐的“此时无声胜有声”[9],绘画的“目尽尺幅,神驰千里”[10]等等,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形象能惊起欣赏者莺飞云逸的联想和想象,以及高级神经系统奇妙的反射,接通其原有的经验的神经通路,形成新的暂时神经联系,使之心理呈现出多种效应。巴尔扎克在小说《幻灭》中指出:“真正懂诗的人会把作者诗句中只透露一星半点的东西拿到自己心中去发展。”[11]高尔基读巴尔扎克的长篇小说《驴皮记》时曾有此体会,在读到银行家举行盛宴,偕二十来个人同时讲话,因而酿成一片喧声的场面时,他感到惊愕万分:各种不同的声音仿佛听得见,并历久不忘。而且也看见谁在怎样讲话,看见这些人的眼睛,微笑和姿势,尽管巴尔扎克并没有描写出这位银行家的客人的面孔和体态。高尔基堪称一流读者,和作者有着同样的心境,他不仅复查了作者创作时的心理轨迹,而且动员了联想、想象的积极参与,设身处地,感情移人,在高层次的艺术享受之中进行精细的艺术揣摩。高尔基盛赞巴尔扎克高超的描写功力,恰好显示了他作为作家型鉴赏者的积极的、独特的心理效应,反映了他的生活经验之厚实、感受性之丰沛、想象力之强健。
       有一种思维效应,作家张抗抗称之为“反刍”。她认为:读书似乎和某些动物的“反刍”现象相仿,尽管思想有时也可能像巧克力那样迅速转化为热量,被人体立时吸摄,但更多的时候,是一种长期的无形的渗透。书中的人物、思想会长久地占领你的思维空间,促使你咀嚼、回味和思考。她本人在读书过程中就偏重于研究作品的思想内容,从书中了解自己尚不懂的思想,并反复回味咀嚼,从而得到人生的启示,前行的力量。
       思维效应在阅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著作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生疑就是一个思维效应,是创造的萌芽。生疑,不满足于现在的结论,可谓真理之足下又生一个疑问,聪明的大脑就是在勿庸置疑的地方找出疑问来。而我们在了解了作家的创作心理之后,也应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版。
       [2]朱光潜:《“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考证、批评与欣赏》,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3]赖国强:《阅读心理漫谈》,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4]清·孙洙:《唐诗三百首序》。清·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中华书局,1959年版。
       [5]张爱玲:《红楼梦魇》,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
       [6]宋·欧阳修:《六一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7]唐·司空图语。蒋孔阳:《大音希声》,《艺术世界》1982年第2期。
       [8]]宋·严羽语。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9]唐·白居易:《琵琶行》。《唐诗鉴赏》,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版。
       [10]杨荫浒:《文章写作二十五讲》,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1]巴尔扎克:《幻灭》,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初版。
       李玉芝,女,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