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学教法]语文教育应当提高智能水平
作者:杨道麟

《文学教育》 2007年 第07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语文教育要塑造创造性的人才和“健全的人格”[1](P3),就应当而且必须提高语文智能水平。语文教育中的智能水平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智力的“合金”。如下图所示:
       
       意思是说,智力是联结知识与能力的中介。能力不仅依赖于知识,也依赖于智力,能力的获得与实践密不可分;知识不仅依赖于能力,也依赖于智力,知识与理论密切相连;智力也同样如此,依赖于能力和知识,智力又与认识相联系。这是一个因果循环链,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2](P229)。在语文教育中提高智能水平,既能促进语文知识的传授,又能促进语文能力的训练,更能促进语文智力的开发。因此,语文教师应根据语文学科的基础性特点和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力争夯实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发展语文智力,从而提高语文智能水平。下面分别论述:
       一、夯实语文知识
       语文知识是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逻辑、文章、文学等知识的总和[3](P47)。语文新课标没有按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三个层次开列出“语文知识要点”的清单,这样淡化语文知识的做法并不是语文教育走向科学化的步骤,是难以提高语文教育质量的。语文知识的夯实有助于语文能力的培养和语文智力的发展。
       (一)语音、文字知识
       语音即语言的声音,它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表示一定的意义的声音。在语文教育中要求教师必须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知识即字母、声母、韵母、声调、隔音符号及其拼读书写规则等知识,字音知识即同音字、近音字、多音字等知识,音节知识即单音节词、多音节词、古今音节词的组成变化等知识,古今读音发展变化知识即同音通假字中所需的古汉语音韵(侧重声母变化)知识,朗读知识即普通话(克服方言)、读准字音、感情(基调、色彩、态度等)、技巧(停顿与连接、重读与轻读、语气和语调、快慢与节奏、不同体裁作品的朗读等)等知识。文字即汉字,它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在语文教育中要求教师必须依照汉字的造字规律,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习汉字的构造知识,汉字的书写形式的演变知识,音同字、音近字、形似字、多义字等知识,辨认错别字的知识,汉字的查检及工具书的使用知识,汉字的辨误和规范书写知识,汉字的造字方法和构造、形体的演变知识,汉字意义的演变知识,汉字知识在语言中的运用知识等。
       (二)词汇、语法知识
       词汇即语汇,它是一种语言里所有词的总汇。在语文教育中要求教师必须灵活多样地引导学生学习词语的来源知识即古汉语词、方言词、外来词、专业词等知识,词语的意义知识即基本义(或本义)、引申义、比喻义、语境义(象征义、附加义、特指义、隐含义等)等知识,词语的发展知识即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等知识,词语的辨析知识即多义词、同义词、反义词等知识,词语的色彩知识即感情色彩、语体色彩、风格色彩等知识,词语的运用知识即范围、程度及修饰、选用等知识,词语的特殊形式知识即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的使用等知识。语法即文法,它是组词成句的规律。在语文教育中要求教师必须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学习语素的概念、语素的形式、语素的用法等语素知识,词的构成、词的分类、词的语法结构功能与规则等词的知识,短语的分类、短语的多重性及构成规律、短语的语法结构功能与规则等短语知识,句子的语气、句子的作用、句子的结构等句子知识,句群与复句的区别、句群与段落的关系等句群知识等。
       (三)修辞、逻辑知识
       修辞即辞格,它是调整和修饰语言并使之更好地表情达意的技巧。在语文教育中要求教师必须贯彻题旨和情境的原则,引导学生学习侧重意境上的修辞格(比喻、借代、比拟、摹状、对比、夸张、象征、设问、反问等)知识、侧重词语上的修辞格(双关、反语、拈连、警策、引用等)知识、侧重结构上的修辞格(反复、重迭、顶真、对偶、排比、层递等)知识,词语的修饰(语意明确、简明确切、平易简练等)知识,句式的修饰(主动句和被动句、肯定句和否定句、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一般句和特殊句及不同句式的表达等)知识,篇章的修饰(文理通顺、结构妥帖、繁简适当、连贯得体等)知识。逻辑即形式逻辑,它是思维形式的结构及其规律和规则的具体运用。在语文教育中要求教师必须精心设计不同类型的语例,引导学生学习形式逻辑的概念知识、判断知识、推理知识,以及形式逻辑的主要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等)知识,逻辑在语文知识中的运用知识,逻辑在阅读理解中的运用知识,逻辑在写作中的运用知识,逻辑在学习、生活中的运用知识等。
       (四)文章、文学知识
       文章是以写实为主的并用科学的语言组合成篇的文字作品。在语文教育中要求教师必须根据语文课本中的普通文章、专业文章、变体文章众多的实际,引导学生通晓文章体例(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知识,文章内容(意旨、事料、情感等)知识,文章形式(结构、语言、体式等)知识,文章境界(写实境界、有象境界、无象境界等)知识,文章阅读(一般阅读、比较阅读、研究性阅读和专题阅读,精读、略读和速读,诵读、朗读和默读等)知识,文章写作(审题、立意、布局、谋篇、表达、修改等)知识等。文学是以非写实为主的并用艺术的语言组合成篇的文字作品。在语文教育中要求教师必须利用语文课本中选编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字作品的实际,逐步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4](P1)。除此,教师必须结合课内外语文活动,引导学生学习文学的基本知识即文学体裁知识、文学简史知识、文学鉴赏知识、文学理论知识、传统戏曲和影视知识、常见名句知识等。
       二、培养语文能力
       语文能力是阅读、写作、聆听、说话等能力的总和[5](P30)。语文新课标没有按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聆听能力、说话能力四个层次开列出“语文能力要点”的清单,这样弱化语文能力的做法并不是语文教育走向科学化的步骤,是难以提高语文教育质量的。语文能力的培养有助于语文知识的夯实和语文智力的发展。
       (一)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是学生形成诸多能力中的基础能力。在语文教育中要求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个性化阅读能力以及多种文本阅读能力。独立阅读能力就是主体能对文本进行较为客观地把握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充分发挥主观多元作用,也就是“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6](P7),并“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6](P7),从而“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6](P7)。个性化阅读能力就是主体能对文本进行“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基础上“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6](P8)。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并通过个体经验和知识的融入,个人思维和情感的作用,从而“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6](P8)。多种文本阅读能力就是主体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6](P8),对普通文章、专业文章、变体文章及小说、诗歌、戏剧等文本进行鉴赏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能在阅读过程中“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6](P8),并能“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6](P8),从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6](P9)。
       
       (二)写作能力
       写作能力是学生形成诸种能力中的根本能力。在语文教育中要求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发展思维的能力、增强表达的能力以及养成习惯的能力。发展思维的能力就是语文课程标准从观点、内容、感情、思路、选材、结构等方面提出的写作要求,而要达到这些要求,教师就必须启迪学生发展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增强表达的能力就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6](P9),且“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6](P9)要求,而要达到这些要求,教师就必须强调学生“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6](P9),并“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且“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6](P9)。养成习惯的能力就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收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6](P9)要求,而要达到这些要求,教师就必须鼓励学生“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6](P9),并特别注重所学语文知识在这些环节中的作用,且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6](P1)等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三)聆听能力
       聆听能力是学生形成诸种能力中的核心能力。在语文教育中要求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辨识语音的能力、理解语义的能力、组合语意的能力以及评判话语的能力。辨识语音的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对语音的正确感知,即辨识音节、音调的能力,辨识各种音变现象如轻音、儿化音以及各种特殊变调的能力,辨识各种非正规发音(即方言)的能力。理解语义的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引导学生能辨别不同语音组合在相同的语言环境中所代表的不同含义,能区分同一语音组合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所代表的不同含义,能理解多义词的语音和它的各项词义之间的联系,能掌握重音、停顿、语调和语气所表达的含义。组合语意的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引导学生能根据说话人的话语,披沙拣金,摄取语意,理清说话的脉络,归纳语意要点,把握语意中心,从而了解说话人的感情色彩,并进而掌握其本质含义。评判话语的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引导学生能在全面理解说话人话语意义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标准对话语的要点、重点、正误、美丑、好坏等立即做出恰当的分析,并能进行理智上的评判,尤其是能够探求说话人的话语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四)说话能力
       说话能力是学生形成诸种能力中的关键能力。在语文教育中要求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内部言语的组织能力、快速编码的生成能力、准确发码的表现能力以及定向表述的调控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增强人际交往能力”[6](P9)是口头表达交流的基本目标,也是根本目标。既然是人际交往,那就必须要建构与他人的关系,因而“树立自信,尊重他人,说话文明,仪态大方,善于倾听,敏捷应付”[6](P9)等,则是训练说话能力的最基本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一是“注意口语的特点”[6](P9),二是“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交际目的,恰当地进行表达”[6](P9),三是“借助语调和语气、表情和手势,增强口语交际效果”[6](P9)等,则是训练说话能力的基本要点。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学会演讲”、“在讨论或辩论中积极主动地发言”[6](P10)等,则是训练说话能力的形式要求。因此,语文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想方设法地帮助学生“获得话题选准力、语段组织力、情意表达力、场景调控力,从而打好组码、编码、发码、用码等各个方面的‘根基’,形成说话能力”[7](P32)。
       三、发展语文智力
       语文智力是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力等智力的总和[8](P47)。语文新课标没有按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力四个层次开列出“语文智力要点”的清单,这样虚化语文智力的做法并不是语文教育走向科学化的步骤,是难以提高语文教育质量的。语文智力的发展有助于语文知识的夯实和语文能力的培养。
       (一)观察力
       观察力是智力的眼睛,是创造活动的基本环节。在语文教育中要求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养成随时留意观察、认真细心观察、动脑思考观察的好习惯,不仅要注意观察景物、观察环境,还要注意观察社会、观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由对事物外表现象的观察深入到对事物内部性质和内在联系的思考,从而提高观察的自觉性。除此,还要教给学生既要学会科学观察,善于多方位、多角度的观察事物,能够准确地再现和说明客观事物,又要学会审美观察,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够生动地表现审美对象的特征等观察事物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深刻、敏锐、细致而全面的观察力。另外,还要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山水美、生态美、天象美等千姿百态的自然美,到现实生活中去观察社会斗争的美、生产劳动的美、日常生活的美等丰富多彩的社会美,到博物馆、地质陈列馆、科技馆去观察科学研究对象的奥秘美、科学研究过程的严谨美、科学研究成果的新奇美等奥妙无穷的科学美,到艺术长廊去观察绘画、雕塑、篆刻、戏剧、电影等琳琅满目的艺术美,从而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二)记忆力
       记忆力是智力的仓库,是发明创造的基础。在语文教育中要求教师必须按照教学的不同需要,特别注意加强记忆的训练。一是记忆的速度训练。这种训练能使学生的思维度的“视野”得以迅速扩展。因此,在训练时,虽然不能排除少数学生先天生理上的相对优劣的区别,但通过记忆的速度训练,大多数学生的记忆的效率都是可以得到提高的。二是记忆的密度训练。这种训练能使学生的有用的信息达到一定的密度。因此,在训练时,要将全部信息“分门别类”,尽量筛去缺乏精度或同类的信息,通过多次反复,直到让学生的记忆的数量达到足够的标准。三是记忆的高度训练。这种训练能使学生的记忆渐渐达到一定的高度。因此,在训练时,要寻找被记忆物的核心——“记忆眼”即“记忆起点”的高度,并经过思维度中的高度训练,从而让学生的记忆向高难度的方向迈进。四是记忆的广度训练。这种训练能使学生的记忆有“条条大道通罗马”的应用自如的切入能力。因此,在训练时,当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记忆的信息量已经满意以后,应引导他们的记忆向更深广的方向发展。
       (三)想像力
       想像力是智力的翅膀,是创造活动的先导。在语文教育中要求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具有不为旧俗和现成结论所约束的开拓的、大胆的和丰富的想像力。语文教育要开发学生的想像力,教师必须训练再造想像、激发创造想像、强化审美想像、鼓励科学想像。再造想像是主体根据现成的描述(语言、文字、图画等)在头脑中出现的新形象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紧扣课本精心设疑,巧设悬念,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文章、文学)中的内容,学习课文作者积累表象、捕捉形象的相关知识和经验,从而训练学生的再造想像。创造想像是主体不需要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形象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跳出课本,鼓励学生阅读“奇书”,搜集“奇事”,产生“奇想”,敢于想像,善于想像,从而激发创造想像。审美想像是主体在直接观照审美对象的基础上,调动过去的表象积累,丰富、完善对象和创造新对象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应抓住审美想像始终不脱离具体感性的表象活动并同理解性和抒情性因素始终结合在一起的特点,从而强化学生的审美想像。科学想像是主体“推测研究对象的性质和发展”[9]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应不忘鼓励学生的科学想像,从而培养学生的执着品质和探求精神。
       
       (四)思维力
       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是创造成败的决定因素。在语文教育中要求教师必须使学生的思维力得到很好地锻炼。语文学科不象有些学科那样所涉及的思维类型比较单一,在读写听说的过程中几乎涉及到了人类思维的各种类型:从思维的特征来看,有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从思维活动的状态看,有意中思维和灵感思维;从思维的方向看,有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从思维的框架看,有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从思维的指向看,有顺向思维和背向思维;从思维的着眼点看,有单维思维和多维思维;从思维的价值看,有循常思维和求异思维;从思维的品质看,有规范性思维、深刻性思维、广阔性思维、灵活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10](P58)。因此,教师既要注意到每个发展阶段培养的重点,也要注意到各种思维之间的互相渗透,从而使学生的综合思维力得到锻炼。另外,思维品质是区分一个人思维乃至智力层次、水平高低的指标,因而应成为学生发展智力的突破口。这就要求教师在发展学生的思维力中要特别注意学生个体的思维差异,从而使他们具有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等良好的思维品质。
       …………
       综上所述,语文智能水平的提高必须融入语文知识的夯实、语文能力的培养和语文智力的发展之中。不夯实语文知识,不培养语文能力,不发展语文智力,语文智能水平的提高就可能成为一句空话。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对语文智能水平的提高应有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的基础上,一定要有计划地夯实学生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文智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语文智能水平,并努力达到塑造创造性的人才和“健全的人格”[11](P3)的理想目标。
       参考文献:
       [1][6][11]中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谢象贤.语文教育学[Z].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3][8][10]杨道麟.语文教育学导论(修订本)[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
       [4]中国教育部.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5]杨道麟.语文教育应探求真善美融合的新理念[J].教改论坛,2007,(1).
       [7]杨道麟.浅论文本阅读的真善美价值[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12).
       [9]王梓坤.想像的作用[N].光明日报:第10467号.1978-05-10.
       杨道麟,男,青年学者,湖北潜江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美学、语文美学和文章美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