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探索争鸣]说明文课程内容的构建探析
作者:邓娓娓

《文学教育》 2007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当前的阅读教学和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上世纪九十年代曾存在一些不良倾向,诸如肢解课文、教师中心等问题;随着新课程的理念深入人心,整体感知、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已深入课堂。
       但是,这种整体感知的方式是否适宜于所有文体呢?我以为不尽然。比如说明文阅读教学,由于对它的不恰当定位,过去教学抓说明特征、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等,现在,则过分强调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去联想、发现,或者把语文课上成生物课,科技宣传课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其核心问题是缺乏恰当的说明文课程内容构建,过去没有恰当的说明文课程内容,说明文的教学错位,现在有较明确的课程目标,却仍没有合宜的课程内容来支撑目标,造成缺位。
       为了实现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对说明文阅读教学进行系统分析,构建科学的说明文课程内容,成为当务之急。笔者不避浅陋,从说明文的本体论认识,课程标准中涉及到有关说明文的目标,对过去说明文教学的反思及说明文课程内容的构建,结论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
       我们之所以要分析说明文本体,这是由教材的“文选型”特点决定的。
       正常的思路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一线贯之,此处的教材内容应该是能够实现课程内容的已经处理好的可用的现成的可用来教学的内容,相当于我们的教案。现实是我们的教材只有选文,对它如何处理,进而构建能够达成课程内容的教学内容,只有靠教师的经验,却没有科学的依据,造成了说明文教学的混乱。然而现实状况是我们必须依靠教材,因此,分析说明文本体,认清说明文“是什么”,然后构建适宜由说明文达成课程目标的课程内容是我们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教材中的课文,按照表达方式,一般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之所以有这样的分类,是因为它们反映客观世界的对象不同。记叙文、议论文多反映人的主观情感世界,记叙文以情感人,议论文以理服人兼有情感的渗透;说明文则反映客观世界,重在介绍客观存在的事物是什么,或者解说一种事理阐明其中的逻辑关系,以知明人。记叙文属于文学文本,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此类文本的阅读,“应当以‘意义’构建为主,即主要借助自己对外部世界和全部生活的感受体验理解积淀而成的‘前理解’,将文学作品世界转换为读者对世界生活的再认识、再体验、再感受。这样的过程主要是‘审美’[1]。”说明文属于科学文本,思维方式以逻辑思维为主,此类文本的阅读,“应以‘原意’追索为主,领会作者‘求真’过程中的审美情怀和文本自身的审美品格则属其次。为了追索‘原意’,即弄明白作者凭借科学语言所要陈述、阐明和张扬的事实、道理的主张,就有必要排除阻碍追索‘原意’的‘先见’与‘偏见’,以‘静虚’的心态,去接受作者通过文本传递的信息[2]。”当然,并不是说“科学文本”和“文学文本”是决然分开的,而是可以有一定的渗透。这是由语言的双重性决定的,“日常语言不仅是有概念的特征和意义,而且具有直觉的特征和意义。日常用语的概念性质使语言具有‘澄明’的一面,与科学思维密切相关,日常用语的直觉性使语言变得‘模糊’而独特,与形象思维密切相关[3]。”而语言反映的世界,既是一种客观存在,却又与人的主体意识无法分离而不再是“纯”客观存在。说明文就是处在科学文本一方,而并不是纯科学文本的一种文本,它主要显示出科学文本的特点,也具有一定的文学性。我们对说明文课程内容的构建必须以此作为基础的认识。比如人教版《卧看牵牛织女星》,这是一篇科学小品,融科学性、知识性与文学性、趣味性于一体。文前诗歌有优美的意境,关于牛郎星、织女星的东西方传说充满了浪漫色彩,具有很强的文学性。介绍的天文学知识,则是典型的科学文本,条理清晰,逻辑严密。文末引申包含了人和宇宙关系的哲理思考,表现了浓厚的人文气息。以上的认识是我们构建其课程内容的认识基础。
       二
       课程标准中适宜在说明文中达成的课程目标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此目标是所有文本学习的基本理念,除此以外,涉及说明文的课程目标还有以下内容。“前言”部分提到的“科学素养”、“阅读理解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中提到的“发展思维”,“总目标”第四条“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第三学段目标“阅读”第6条“阅读说明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第四学段“阅读”第9条“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我们对上述目标加以梳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提高阅读能力,发展思维能力。
       2、能抓住要点,了解说明方法。
       3、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
       “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是一种理念,融合在以上几点中,不再单独列出。
       三
       明确了说明文教学的课程目标后,接下来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根据以上目标结合说明文本身的特点构建合宜的课程内容,欲构建新的课程内容必须对过去的说明文教学进行反思,除旧纳新,去掉那些不宜于达成目标的“垃圾知识”,引进新的“语文知识”,在此基础上将课程内容具体化,进而教学化,引入课堂,改进说明文教学。先说“除旧”。我们先前乃至当前进行的说明文教学中,多把教学精力放在以下几个方面: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理解说明顺序,分析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几个方面。下面以《中国石拱桥》为例作一分析,教学过程如下:
       一、导入新课
       二、教学新课
       ㈠学生边读边列出本文的提纲,最后教师小结为:①石拱桥造型优美,结构坚固。
       ②举例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及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③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和石拱桥的飞跃发展。
       ㈡简析第一部分:学生找有关石拱桥特点的词语,教师归纳:作者借神话传说和诗人的赞颂,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石拱桥的美。“就像虹”、“是卧虹”、“飞虹”……反复比喻,就把它的美的造型写出来了。
       ㈢重点分析第二部分:
       1、师生先共同分析赵州桥的特点,明确:以赵州桥为例,是为了说明石拱桥是“惊人的杰作”。突出它的修建年代之古,使用时间之长,是为了紧扣“惊人的杰作”。
       2、师生共同分析卢沟桥的特点,明确:卢沟桥的特点是:①历史悠久②设计奇特,结构坚固③形式优美
       3、小结: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
       三、分析本文的说明方法
       ㈠学生在文中找出说明方法,
       ㈡师生交流,明确:①比喻,使说明更生动形象②作诠释,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③列数字,使说明更准确、具体。
       四、理解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师生共同圈画、分析,明确:①大约、可能、最、几乎等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②文章或引用古籍,或使用比喻等,语言生动形象。
       五、分析我国石拱桥成就辉煌的原因和前景
       学生概括后教师明确:①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是石拱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我们应以此为自豪。②解放后,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六、小结
       以上教学过程,教学中呈现出来的教学内容,很多地方背离了此文“科学文本”的本质特征,把它当作“文学文本”来处理。列出本文的提纲及对第二部分的分析,实际上类同于“概括段意”,当然这种处理也有训练学生概括能力的效用,但是,科学文本对文本整体的把握其着眼点应是教会学生如何分析其内在的逻辑性,而不是概括段意。接下来对第一部分的分析及理解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实际上是文学文本中的“语言鉴赏”,文学文本的语言,通过鉴赏、感悟,达到领会文本思想感情的目的,对科学文本的语言进行分析,应着眼于语言背后隐含的逻辑与事理关系。对中国石拱桥取得辉煌成就原因的分析,是贴标签式的空洞的政治教育,除了给学生造成虚假的错觉以外,别无价值。对说明方法的分析,是说明文教学中很大的一个误区,通过上边那样的分析是为了达到了什么目的呢,也许是想以此教会学生如何写作说明文,没有对客观事理的准确认识,说明方法掌握得再好,也没有任何价值。客观实际是,说明方法所蕴涵的是被说明事物的本来事相,我们应引导学生去认识被说明事物的实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说明方法的所谓准确、生动上。如此教法,无疑是南辕北辙、公牛挤奶,怎会有收获?再说“纳新”。我们应该引入的是“一是构成人文素养确切所指的文学文化经典作品及其对它们的阐释;二是包括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在内的‘语文知识’[4]。”以上表述,在课程标准里是没有明确表达的。没有具体课程内容,是造成说明文阅读教学混乱的根本原因之一。以上两点,特别是后一点,更多的适应于科学文本。我们把以上内容具体化,结合课程目标,构建合宜的说明文课程内容。王荣生教授针对对“选文”处理混乱的现状,鉴别出了“定篇、例文、样本、用件”四种选文类型,它们各有其发挥功能的方式。“掌握以‘定篇’身份进入语文教材的世界和民族的优秀文化、文学作品,其本身就是语文课程内容的一大项目;而‘例文’则是为相对外在于它的关于文本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等服务的,它大致相当于理科教学中的直观教具,给知识的学习填补进经验性的感知;‘样本’的含义,指从学生现在在读或将来要读的现实情景中的真实取样;‘用件’类的选文,关心的主要是它的‘内容’方面[5]。根据课程标准中的相关目标,结合以上两点及说明文“科学文本”的特点,我们可以进行较合理的说明文课程内容构建。
       四
       由以上的教学反思与构建,我们可以概括出如下的说明文课程内容构建思路:以课程标准中的要求为课程目标,以“人文素养”和“语文知识”为构成课程内容的两个着力点,结合说明文“科学文本”的特点,以选文的四种类型作为处理文本的方法,进行说明文课程内容的构建。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表来表示:
       
       上表中,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人文素养是说明文(特别是科学小品文)本身蕴涵的课程内容之一,语文知识包括了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等,已不再是过去单纯的概念,而是涵盖了过程和方法以及对自己阅读行为的反思的能力;韩雪屏教授把语文知识概括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⑥,进而提出了理念先进的“策略阅读教学”,并区分出了相关的策略⑦。换言之就是,教学生学会如何运用事实、概念、原理等去阅读说明文,并对自己的阅读过程有理性的反思,逐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同时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初中说明文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里面有如下一些概念:段、中心句、逻辑顺序(因果、表里、现象与本质……)、空间顺序、时间顺序、说明方法等,我们利用以上概念,结合具体文章,从不同角度、侧面去授学生以“渔”。当然,对说明文相关概念、相关阅读程序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此方面就是说明文课程内容构建的主方向。
       课程内容构建是当前语文教学最为迫切的任务之一,本文主要从说明文的角度谈了构建的思路。对其它类型文本的课程内容构建也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只要我们理清了头绪,找准了方向,抓住科学课程内容的构建这一关键问题,一定会开辟出语文教学崭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2][3]李维鼎:《阅读理论的分歧阅读理解的弹性与阅读教学策略》(《语文学习》2002年第2期13页)
       [4]王荣生:《“语文知识”是个什么样的问题?怎样讨论?》(《语文教学通讯》2005年第4期8页)
       [5][7]倪文锦、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258页,297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韩雪屏:《语文课程的知识性质》(《语文学习》2003年第7、8期合刊21页)
       邓娓娓,广东佛山市南海区南海实验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