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探索争鸣]播音主持专业考试模式改革的探索
作者:郭艳玲

《文学教育》 2007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跨入21世纪,我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工作处在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与人文文化相互渗透和融合的趋势,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社会信息化的趋势,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融合的趋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以及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等,都对我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工作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为了全面适应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个高职院校都增强了责任感和紧迫感,站在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高度,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全面推进教学改革。
       考试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一定组织中的考试主体,根据考试目的的需要,选择运用有关资源,对考试客体某方面或诸方面的素质水平,进行测度、甄别和评价的一种社会活动。最明显的作用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有促进作用。
       但是,传统的或是目前广为流行的考试方法存在着很多问题,如考试内容中记忆性成分过多,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考试方式过于单一,多数为闭卷笔试,这种方法便于监考管理,严肃考场纪律,对确保教学质量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视野;评分标准过于呆板,不利于学生拓宽思路;一次考试定成绩。而播音主持专业作为一门新兴的专业,其教学方法和教学规律仍然在探索发展阶段,如何摸索出一条适合播音主持专业特点,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的考试方法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切实可行的考试方法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由突击学习向注重日常学习转变,而且还对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的改革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从而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改革考试内容
       现行考试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特别是考试内容往往不能科学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尤其是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他们所学的知识多数是应用型的,只靠传统的书面考试和记忆性的考试内容是很难检查出学生的实际专业能力和学习成果的。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在进行考试时,应该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定位,着重考查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二、改革考试方法
       要打破传统的“一锤定音”式的考试方法,避免只用一次闭卷考试确定学生成绩的做法。考试要加大平时成绩和分段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比重,将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结合,这样学生的成绩评定更加合理,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学生课程总评成绩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其中平时成绩包括考勤、作业、上课情况;期末成绩包括期末书面考试和口试两部分。要根据播音教学的实际特点采用不同的考试形式。如可以给学生进行特定场景模拟主持进行考试,检查学生的选题能力、策划能力、控场能力、主持节目、驾驭节目的能力等等专业技能。鼓励教师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采用多种考核方式联用确定学生成绩的做法,但要合理地确定各种考核方式占整个课程成绩的权重系数。一般地,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进行专业考试要侧重于实际运用,口试所占权重系数不应低于50%。
       除播音主持专业的专业课以外,其他的基础课程,如政治课、英语课、文学课等,既可以延续传统的书面考试,也可以引入其他的考试方法,如口试,完成论文,把平时成绩记入总评成绩等等。
       三、改革评分方法
       1、传统评分法和创新评分法相结合
       要改变考试题型答案唯一,抑制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做法,避免出现评分标准过于单一,使学生死记硬背,限制其灵活思辨能力的发挥。评分方法要因题型而异。主观题能科学地反映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性、思辨性和创造性,能够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应该鼓励教师对于一些主观性试题(如论述题、策划节目进行模拟主持)采用模糊评分法,而对于客观性试题(如判断题、填空题、选择题等),采用传统的量化评分法。
       2、精学评分法和能力评分法相结合
       精学要求学生要精确地掌握基础知识,精学评分就是要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的考核做到科学严谨,比如播音专业的普通话语音,声母、韵母、声调、语流音变必须要做到精确无误,才能够通过一级甲等考核。能力是指学生要掌握几项必需的专业技能,能力评分要能够全面科学地考核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找准学生专业技能的观测点来设计技能考核项目,比如电视新闻播音的考核观测点首先是语言方面,语音清新流畅、节奏明快,多连少停,多扬少抑;其次是状态方面,播讲状态自如、稳重大方;再次是体态语方面,眼神集中、热情、充实、有内涵;最后是交流感效果方面。
       3、基础能力考核和实践动手能力考核相结合
       基础能力是学生平时在校学习各门专业技能课所应该获得的能力,在校学习时注重了技能考核的全面性和深入性,使学生具有了一定的专业技能。岗位实践时,要求学生能够拿出完整的专业设计,完全适应岗位的需要。考核时要做到以下几个环节:①每位学生必须要有一位指导教师,指导其专业设计;②学生在动手设计前要有开题报告;③教师对学生设计过程要进行动态指导;④考核时至少有三位以上专业教师对学生的设计成果打分;⑤学生对自己的设计写出自评,指导教师写出评语。
       4、引进“双证书”制度
       所谓“双证书”制度,是指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完成专业学历教育获得毕业文凭的同时,必须通过与其专业相衔接的国家就业准入资格考试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引进和推行“双证书”是提高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实现职业教育与上岗就业对接的重要举措,也是真正体现“能力本位”教育思想的新举措。
       具体到播音与主持专业,应该要求学生在毕业时要考取普通话一级乙等以上的证书,并且要考取播音员主持人上岗资格证。同时,为了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应该鼓励学生考取其他行业的资格证书。
       四、实行教考分离
       为了避免任课教师为学生缩小考试范围,或者划定考试重点等现象的出现,对于部分重要课程,原则上实行教考分离制度。期末考试前,由系(教研室)主任指定教师为某门课程的考试命题,试题经系(教研室)主任审定签字后交付印刷。命题教师有责任对试卷保密。
       建立题库,保证每门专业课至少有六套以上试卷,考试时从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以确保考试的公正性。
       要鼓励教师以流水作业的方式批改试卷,特别是对于主观性试题,可由多位教师共同批阅,然后综合多位教师意见,科学合理地评定考试成绩。
       对专业能力测试,比如节目主持或电视播音等专业课口试,在给学生打分时,容易出现主观性太强,很难科学地测试学生的专业能力,为了避免不公平,要求三位以上的专业老师同时给一个学生打分,取平均成绩为该生的最终成绩。
       在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测试时,注重评分教师的专业比重分配,科学全面地考核学生的专业能力、知识能力、素质能力。
       五、以重修代替补考
       由于学生的成绩是他这一学期学习和表现的综合评价,包括了平时成绩和阶段成绩,所以当学生的课程成绩不及格时,不是这一次的考试不及格,而是这一学期的总评成绩不及格,不能通过一次的补考而获得课程成绩,仍然要有平时成绩和阶段成绩。所以,应该以重修代替补考。重修后学生的课程成绩应该照实登录。因为这是学生又经过新一轮系统完整地学习而得到的成绩,应该予以承认。这从心理上对学生也是一个鼓励和肯定,有利于启发他重修是学习的热情和信心。
       学生的考试成绩是衡量教与学的有效性的一个质量指标,考场是展示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成果的平台,所以考试如同收获,考试获得优异成绩就意味着教与学取得双丰收,可以体现教师教学的成功和学生学习的成就,这种成就欲能极大地激励考生及其教育者的积极性和上进心,促使他们更加勤奋地学习和工作,这就是考试的激励功能。
       参考书目:
       1、廖平胜:《考试学原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廖平胜:《考试是一门科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卢晓东、董南燕、王卫《考试模式改革与教学方式转变——兼论学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内在原因》,《中国高等教育》,2004年第10期;
       4、钟建宁、廖镇卿《推行“双证书”制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第7期。
       郭艳玲,河南郑州中原工学院广播影视职业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