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课文研析]《我的空中楼阁》的现代隐逸情怀
作者:陈定生

《文学教育》 2007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台湾作家李乐薇的散文力作《我的空中楼阁》(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第一册)渗透出一种浓厚的人文精神,即中国文人的现代隐逸情怀,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隐逸情怀之理想归宿。
       李乐薇的理想归宿就是“我的空中楼阁”。我们从文中作者对“我的空中楼阁”的巧妙构建可以看出,作者对“我的空中楼阁”式的理想归宿阿的追求与喜爱程度丝毫也不亚于古人。尤其令人惊讶的是,作者精心构建的“空中楼阁”与周围的环境,包括一花一树,都互为背景,互为点缀,相生相依。作者为自己这样恰到好处地搭配各种色调、背景和视角,很显然,这样构建的理想归宿只是作者自己心中的乐上,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作者借这最佳的理想归宿来表达自己对来世的厌倦和对自然之美的追求,课文从是以下四个方面来体现作者对理想归宿的构建的。
       1、最佳视角。
       “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作者对小屋进行了最佳视角的构建,使得小屋无论从近观还是远眺,都与山和树搭配得十分完美,十分巧妙,不愧为作者理想的归宿。
       2、最佳环境。
       “山上的环境是独立的,安静的。”小屋是作者着意构建于天籁之中的小屋,具有最佳的环境。在小屋之内,既可远眺自然的博大,又可近观绿树红花;既可感受生命的原色、原态,又可体味人生独处的一份宁谧、清逸。
       3、最佳采光。
       “小屋的光线既富于科学的时间性,也富于浪漫的文学性。”身处小屋,因为它处在山上,所以无论是破晓还是黄昏时候,小屋均会因光线的变化而给人以一种动态美和舒适感。因此,作者依据光线原理而构建的小屋既具阳光意味,又具灵动意味。
       4、最佳交通。
       “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点。”作者心目中的小屋既非“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蛮荒之地,亦非简单的家园农舍,而是选择在交通便利,又能让人感到亲近自然的幽静的小山里。出入有类似苏花公路的盘山公路,山麓与山坡之间亦有一段短距离的步行之路,可以尽情地享受漫步山间的快乐。用作者的话说,小屋的交通就是“幸福的阶梯”和“空中走廊”。
       二、隐逸情怀之“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的隐逸情怀,大多表现为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李乐薇的现代隐逸情怀也继承了这一传统,并有所创新。
       1、懂得放下,亲近自然。
       现代社会,随着科技文化的进步,社会竞争日益加剧,原先那种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早已被打破,一切都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尤其是在发达地区的大都市,人们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因生活压力大而自杀的人屡见不鲜。再者人与人之间的亲切程度远不如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切程度的现象日益明显。这时,人们便要学会懂得放下,去亲近自然;放下当天繁忙的工作,暂时离开自己备感压抑的那个圈子,来到“我的空中楼阁”,以亲近自然的方式来调节情绪,净化心灵的杂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现代人的生活质量,消除现代人身心上的亚健康状态。
       2、人与自然和谐一体。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化的推进,自然受到人为破坏的程度越来越严重,人们不断地遭到自然的惩罚,越来越认识到生存环境受到了威胁。作者李乐薇以自己的理想寄托为标准,人为地构建了一个物我和谐一体的“空中楼阁”,这无疑是现代人日益承受环境破坏压力之后的一种美好追求。小屋并非是孤立的,“我”也并非是孤独的,因为有自然相伴,因为能达到天人合一,物我一体。所以作者不无满足地说:“虽不养鸟,每天早晨有鸟语盈耳。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这是作者发自内心的完美构建。
       陈定生,湖北应城二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