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学教法]语文教学中的有意注意探讨
作者:黄伟新

《文学教育》 2007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英国教育学家洛克说:“教师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注意力越强,越有助于智力、非智力活动水平的提高。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使学生具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是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的前提,他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单位时间内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反之,如果我们不能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所应感知的内容,那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就成了一句空话。在语文教学中,把握学生的注意心理,予有意注意以注意不仅是教学的手段之一,也是教学的目的之一。
       一、有意注意是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主要应用方式。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是通向知识宝库的门户,是心理活动的警卫,也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和保护者,是我们从事各项活动的必要条件。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活动,而是各种心理活动的特性。它不仅伴随着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识过程的智力活动,也伴随着情意过程的非智力活动。注意以是否有预定目的和意志努力为标准,可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是无意定的注意,是没有预定目标、被动的,自然而然地产生的注意。这种注意的好处在于不费力,不会引起疲倦;但是没有预定目的,容易干扰正在做的工作。体现在吸引学生的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兴趣,最常用在导课环节和教学过程的符带穿插中,把学生焕散的心思收束到学习上来,形成一种“想学”的心理。但学习毕竟不是娱乐,而是“苦学”,是艰苦的脑力劳动。教材内容有枯燥难懂、吸引力弱的一面,教法实施也有故设障碍、“强人所难”的一面,这就需要从“虚”(意向)的方面加强目的性教育,和从“实”(行为)的方面提供付出意志努力的机会,使学生视学习为有用之事而“要学”。支撑学习成功的是“要学”的心理,就是这种有目的的、意志化的有意注意心理,所以教学过程是以有意注意为主的认知过程。要使学生从“想学”转变为“要学”,就要把握好学生的“有意注意”的心理,运用“有意注意”的心理规律,有目的地训练学生,设置思考的“障碍”,使学生付出意志努力去获取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下面就语文教学中的有意注意的规律应用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二、有意注意规律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加强宏观、微观意义的定向调控。
       有意注意的一个特征就是有目的的注意,宏观、微观意义的定向调控就是目的性调控。宏观、微观意义的定向调控就是对学生语文学习的动机、理想的把握,和确立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重点。语文教学强调的“文道合一”,就是要强调语文教学的宏观和微观意义的定向调控。加强宏观、微观意义的定向调控可以提高语文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教师在处理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有一个明确的定向,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从而使学生学习目的明确,意志的付出也有明确的定向,有意注意学习成为可能。
       ①宏观意义的定向调控。
       宏观意义的定向调控就是学习的动机和理想的调控。“心态决定状态”,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学生的学习动机、理想决定了学习的心理状态的强弱,这种注意是学习过程本身和教学内容的特点直接引起的,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理想是激发人们有意注意的助催剂。有正确动机、理想,学生才有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感情色彩的意向,能为之废寝忘食,乐而不返;反之,犹如强按牛头饮水,食不下咽,劳而无功。平时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利用各种方式,经常向学生宣讲,使他们明确自己的历史责任,把自己的学习与个人前途、家庭利益、国家发展、民族命运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学习动机。例如,让学生了解革命领袖马、恩、毛都是运用语言的能手,毛泽东主席还是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行家,很多的科学家都是由于学好了语文而走上了成材之路,学好语文是学好其它科类的基础。懂得“事在人为”、“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使学生的有意注意心理有正确的动机维系。
       ②微观意义的定向调控。
       微观意义的定向调控就是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把握教学的重点。在实际教学中,明确的教学目标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明确目标也是唤起和保持学生有意注意的重要条件。目标越具体,任务越明确,越有利于学生保持稳定的有意注意。
       而教学中抓住重点,就是把握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重点,这也是有意注意学习的重点。“巴特莱法则”告诉我们抓住重点的重要性。英国社会经济学家巴特莱发现:20%的顾客占据了80%的商品销售额;20%的发话人占据了80%的电话费;有一万字词的字典,人们常用的字词只有两千来个等等;于是总结出80/20法则,即事物80%的价值集中在20%的组成部分之中,这个法则提示了如何处理“重要的少数”与“琐碎的多数”之间的辩证关系。故根据这个法则,教师应主动对课本内容进行筛选,找出“重要的少数”,掌握了重点、难点,其它容易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一本教材的编写是有重点单元的,而单元又有单元的重点。如职业技术学校的语文教材的每一册都有中心单元,中心单元就是这一册的教学重点,其它单元的教学在一定的程度上都围绕中心单元展开。语文的第一册的第二、三单元“文章的主旨和材料”、“小说欣赏”就是中心单元,其它单元“讲好普通话”、“整体阅读”、“古今词汇异同”等几个单元都是以第二、三单元为中心。而每个单元的“学习要求”点明了什么是学习的重点,然后组织教例让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而我们很多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对内容不敢大胆筛选,没有重点、难点,苦了自己,害了学生。学生的有意注意力过于分散,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2、以启发“有所不知”的问题系列引起和保持注意。
       思维永远从问题开始,恰当的问题是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关键。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教学的目的就是在研究中解决问题。世界上很多的科学家之所以有伟大的发现、发明,与他们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是分开的,瓦特发明蒸汽机由开水冲壶盖的问题引起,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由苹果总是往下掉的问题生发。一个好的教师成功之处往往体现在他提出问题、设置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由生疑到释疑的过程。课堂上,对于学生提出的任何一个问题,从课文的遣词、造句、布局、构思乃至文章所表现的生活、思想、情趣等,从中发现新天地、创造新意境。每一次从“生疑”到“释疑”的转化,都会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促进智能的发展。用最为“精粹”的问题形成课堂教学的重要活动板块。一般在课文的重点难点上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精髓落实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以引起和保持学生的有意注意。如在教学《故乡》一课时可以提出如下问题:别了二十年的故乡,再回来有什么感受?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本文重在写故乡人的变化,作者主要写了哪些人的变化?他们有怎样的变化?他们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作者着重表达的是怎样的情感态度?通过问题的层层深入,主题被鲜明地归纳出来了。学生通过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掌握了“小说是通过刻画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这一特点。问题教学模式的代表人物上海市光明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陈钟梁认为:一个人的思维,总是以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
       总而言之,课堂“有所不知”的问题是直接与语文课的培养目标相吻合的。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为学生设置必要的疑问,精心提出一些有效的问题。这是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参与课堂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
       3、加强课堂教学的“动手”环节。
       加强课堂教学的“动手”环节,设计操作性强的练习。魏书生有句话说:“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引导学生多参与教学,即不仅参与学,而且参与教,教师要真诚认识到自己是为学生服务的,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心理学研究证明,如果把注意客体变为活动对象,能够使人保持稳定的注意。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教学中,对于那些极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的课文,比如像说明文,纯粹教师在课堂上讲,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可以结合课文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让学生能够亲自动口、动手的练习,使之“进入角色”。这对于理解课文,掌握知识是至关重要的。如学习说明建筑物一类的文章,像《故宫博物院》、《中国石拱桥》、《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等,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比赛画平面图,看谁画得快、画得准。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带领学生就近参观勘测相类似的建筑,分组行动,用实实在在的实地观察、动手操作,代替枯燥生疏的抽象概念的讲解。更为难得的是,在这样的活动当中,学生不但动脑,而且动了手,注意力不容易分散,理解力也相对提高,将知识迁移为能力了,教学取得“磁石效应”。
       总的说来,把握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有意注意规律,在语文教学中力求使教学各环节科学化,条理化,趣味化,就能够使学生增加对语文学科的兴趣,积极主动的学习,从而大大拓宽语文视野,催化对知识的巩固与吸收,避免不必要的思维耗散,让学生的思维在老师的有效导引下,聚焦在一个个知识点上,闪耀出智慧的火花。
       黄伟新,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勒流职业技术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