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硕士论坛]以杜甫《绝句》为例看古人宇宙观
作者:赖彦刚

《文学教育》 2007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周易》系辞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又说:“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这就是说,我国古人通过仰观俯察得以象形绘事而通过易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种思想对我国古代文化尤其是诗歌和绘画艺术的影响极大。在长期的发展变化中,逐渐形成中国文人独特的时间、空间意识——以“我”为中心,俯仰之间体悟宇宙真谛。将“我”的意识融入到宇宙之中,在“天人合一”之际,显示出一个“大我”来。有了这样一个标准,我国古人在看待宇宙时,就不仅仅拘泥于客观自然的时空真实,而是以自我体悟为准。正如老子所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牅,见天道。”
       这种思想,被文学艺术所采用,进而对中国古代文人的创作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如果说,孟子所认为的:“万物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还只是从“悟”道的角度阐述写作与认识的关系的话,那么,以“我”为主,凭借“我”的体悟,展示宇宙的内涵的思维方式,则最少在屈原的《离骚》中就已经很成熟了。到了我国诗歌的鼎盛期——唐朝,这种思维方式对诗歌的促进作用更是明显。
       诗的创作,重在表达,而不是模仿。诗人面对宇宙,领悟到一些自然、人生和社会的真谛,这些真谛,如果用严密的逻辑话语表达,必然会大打折扣。像陶渊明所说的“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为了不折不扣地表达这种真意,诗人往往苦思冥想一个与之相吻合的“象”,由此,而有了诗歌的“意象”。这种意象是诗人的体悟,同样也需要读者的体悟,在共同体悟中,完成审美。
       所以,我国古诗中往往借助一些看似简单,同时又在生活中难以一一对应的“象”来表达自己对宇宙、人生的体悟。杜甫的绝句四首其三《两个黄鹂》就是典型一例。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小诗在各种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因此也在各种版本的教师教学用书中得到解释。权威的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和《教案》的解释是这样的:透过窗子可以看到西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着来自万里之外的东吴的船只。综合起来,编者还进行了如下的延伸:“万里船”从空间上讲,“千秋雪”从时间上说,诗人身居草室,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前两句,黄鹂近景,白鹭远景;后两句,雪远景,船近景。而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诗中的画境是前后衔接的,即便是跳动的镜头也总有其内在的联系,不可能近、远、远、近的跳来跳去。
       实际上,这首诗里面真正包含的是诗人从我国古人那儿承接而来的仰观俯察,思接千载的独特领悟能力和表现方式。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显然是作者抬头望天,豁然有得。黄鹂、翠柳,首先从颜色上给人以鲜明的刺激。试想,一丛生机盎然的翠绿中,耀动着两个靓丽的黄点,那是大自然中怎样的生机啊!更何况在这生机勃勃中还传来悦耳的“鸣”叫声呢?面对如此美景,历来“至君尧舜上”的杜甫,怎能不豪兴大发?!因此,“一行白鹭上青天”实际就是诗人冲天斗志的表现。
       在奋斗的过程中,永远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坎坷阻挠我们前进。因此,透过窗户,历历在目的是“西岭千秋雪”。然而,对一个矢志不渝的斗士来说,人生的磨砺,只能使他日渐坚强、执着。所以,“门”前“泊”着的是“东吴万里船”。
       一门,一窗,浓缩了诗人多少的辛劳和汗水!凝结着一颗不屈的心!“千秋雪”、“万里船”既是时间的变迁,也有空间的转移。然而,不管时空怎样转换,“我”心永不改变!这样,就可以淡定自如地独处一室,静观风起云涌。正如杜甫自己所说:“乾坤万里浪,时序百年心。”
       这种以一室一庭、一窗一镜吐纳天地万物的独特审美构思,正是我国古人仰观宇宙,俯察品类的独特构思法。这在我国古诗创作中屡见不鲜。像岑参的“窗影摇群动,墙阴载一峰。”刘禹锡的“秋景墙头数点山”等等。了解我国古人的这一思维表达特色,对欣赏古诗会有极大好处。
       赖彦刚,男,重庆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06级文艺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美学和文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