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硕士论坛]《秋兴八首》:悲情与秋景的完美融合
作者:黄 彬

《文学教育》 2007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庄子说过:“人之生也,与忧俱生”。人生的忧愁太多,理想破灭,相思离别,家国破亡……“诗可以怨”、“哀怨起骚人”,说出了诗的真谛。“杜诗强半说愁”,这种观点也不偏颇。杜甫晚年的代表作《秋兴八首》正是以悲情动人。
       刘勰云:“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文心雕龙·物色》)“物色相召”,“物以情牵”,这是文学创造,特别是抒情创作的一大特点。屈原的“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咏叹,即因草木之凋落而思及人事。宋玉《九辩》亦因“草木摇落”而悟到时已“过中”、“淹留无成”,因而惆怅自怜。《秋兴八首》中,杜甫以“玉露凋伤枫树林”领起,身居夔州,想望京华,感慨漂泊。秋天是肃杀的、冷落的,容易使敏感的诗人有衰败之感。又因为秋天的到来,一年已过半,春的生机、夏的繁荣都已经过去,又使人联想到人生的暮年。秋之萧瑟可以引起悲感,增强悲感。《秋兴八首》是将悲情与萧瑟的秋景完美的统一。
       一、杜甫晚年悲凉萧瑟的心灵史
       《秋兴八首》写于766年(代宗大历元年)秋。杜甫当时身居夔州(四川奉节),已经五十五岁,患有肺病、风痹、糖尿病、右臂麻木、耳半聋,他的好友李白、王维、高适、严武等一个个去世,这不仅使杜甫十分悲痛,而且使他感到人生短促,人世无常,在他衰病漂泊的暮年,更增加了孤凄之感。
       所谓萧瑟,是一种在生命本体和生命价值逐渐消磨,及明显失落时产生的复杂的综合心理情绪,它通常表现为伤感、孤寂、迟暮等。萧瑟心理是一种高级心理活动,萧瑟情绪是一种诗意和哲理的体现,因此,萧瑟是智者的“专利”。对生活麻木迟钝的人决不会感到萧瑟,主体意识淡薄的人不会产生萧瑟。古代优秀文人大多有萧瑟情绪,因为他们大多不随波逐流,故不被世俗所容;他们大多不苟合逢迎,故不被当权者所用,他们在茫茫尘世踽踽独行,大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地老天荒般的孤独。由于萧瑟是智者特有的敏感心态,智者不会因孤独萧瑟而放弃思考裹足不前,所以,萧瑟虽给人悲凉寂寥的情感体验,却不会让人消沉。从某种意义上讲,强者会从萧瑟与孤独中发现人生价值所在,从而获取更加坚定的生活信念和勇气。“自古圣贤皆寂寞”,然而寂寞决不能摧毁圣贤的精神,纵观文化史上一切优秀人物的心路历程,都可以证实这点。
       杜甫的萧瑟心态并非生而有之,他也有充满自负、自信、目空一切的青少年时代,但政治上的失意、生活上的困蹇、身体的渐次衰老多病、亲人离散、家园难归等非自身能力所能解决的窘况日甚一日,萧瑟心态就逐渐形成,到了晚年几近落寞。
       杜甫将自己的悲哀置于时代与民众的悲哀之中,故其悲哀也是时代的悲哀,杜甫的遭遇与绝大多数优秀文人遭遇相似,有广泛的代表性;同时杜甫是一个有自己个性的诗人,故其悲哀又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这种深广的时代性和普遍的代表性的悲哀与鲜明的个人悲哀融合起来,表现在诗中就形成杜诗“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具体讲,杜诗的萧瑟感表现在:政治失意的寂寞情怀、生活困顿的悲凉意绪、家园难归的失落心态这三个方面。如果一旦抽掉了这三个方面的悲伤引起的萧瑟感,则就没有了杜诗的“沉郁顿挫”。
       二、《秋兴八首》中的萧瑟秋景
       杜甫《秋兴八首》,以秋景抒悲情,赋予了秋天以多彩的生命和闪光的灵魂。诗人之所以如此偏爱于秋景,是因为秋天的景色和杜甫自己的人生一样,是萧瑟的、悲凉的。杜甫一生空怀大志,颠沛流离,饱经忧患,他的生活里很少有欢乐和温暖,所以他的诗篇中描写春天、阳光的甚少,而描写秋景的尤多。“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其一),“露凋伤”“气萧森”,写秋意满纸。(《唱经堂杜诗解》)“不惟写的秋意满纸,更引起无穷萧飒衰残之感兴”(《杜甫<秋兴八首>集说》),“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其一),峡江之间,波浪蹴天,楚塞之上风云匝地,极写巫山巫峡秋气萧森之状。“夔府孤城落日斜”(其二),唐人诗每用“秋”字必以“暮”字对,秋乃岁之暮,暮乃日之秋,都作伤心字用。此“落日斜”却装在“孤城”下,宛然见杜甫独立孤城中,又在孤城夕阳中,悲情尽现。“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其二),诗人依北斗望京,不觉月上藤萝,又移映洲前,字面是写秋夜之景,而恋阙之情,光阴之速,伫立之久,皆在言外。“鱼龙寂寞秋江冷”,(其四)“正如翁批所言,七句沉顿而出,慨今日羁旅沧江之寂寞,无限哀感,尽在言外。”(《《杜甫<秋兴八首>集说》》)他以秋天的萧索悲凉来象征唐朝的盛极而衰败,以秋的凋敝来暗喻自己秋暮之年的落魄孤苦,以秋的草木零落来抒发自己的思念亲人之情,以秋的悲壮来表达自己的报国之志。
       三、《秋兴八首》中的沉郁悲情
       仅从个人身世看,杜甫一生最大的不幸,就是“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梦李白》)似的政治失意。因此,政治失意的寂寞情怀直接影响了杜甫的诗歌创作,并形成其“沉郁”诗风中最基本的感情成分。
       晚年的杜甫流寓江海,已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政治前途无望,在《秋兴八首》里,“丛菊两开他日泪”(其一)、“听猿实下三声泪”(其二)、“百年世事不胜悲”(其四)、“芙蓉小苑入边愁”(其六)、“白头吟望苦低垂”(其八)等诗句,充满悲情。“孤舟一系故园心”(其一)、“每依北斗望京华”(其二),这些诗句充分展示了杜甫身在夔州,心在长安。“其实夔府与长安之遥映,今时与昔日之兴悲,原乃八诗中一贯之主要情意。”《《杜甫<秋兴八首>集说》》“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其三),“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一关异昔时”(其四),“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其七),“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其八),“凡言长安,寓意悲凉,而辞俱壮丽。凡怀乡恋阕,感往伤今之意,与夫戎寇交兵,小人病国,风俗之非旧,盛衰之相夺,皆在意言之表。”(《读书堂杜工部诗集注解》)但回忆起当年蒙受玄宗赏识和被肃宗任命为左拾遗的近臣生活时,词语中也充满着幸福与叹惋之情:“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其五)盛唐气象在杜甫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迹,而当年自己从安史乱军中脱身出来投奔肃宗之事还历历在目:“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述怀》)的死里逃生;“喜心翻倒极,呜咽泪沾巾”(《喜达行在所》的喜极悲至。这种“时危见臣节”的大义,以及肃宗当即任命其为左拾遗,曾使杜甫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今朝汉社稷,新数中兴年”。这一切往事虽给晚年流浪江湖的杜甫失意寒荒的心情带来些许慰藉,然而抚今追昔也不胜其悲。
       其实,理想追求中的失望很早就在杜甫的心中埋下了苦涩的种子。二十四岁进士考试的失利,三十五岁应制举成为李林甫“野无遗贤”政治闹剧的牺牲品,旅食京华多年的求仕干谒生活,使杜甫受尽屈辱,直到四十多岁才谋得一个从八品的下层官位,与其理想相比何啻天壤! 所以心中那颗失意的种子,在盛唐就已发芽。当然,如果杜甫真的能相机行事、俯仰自如于政治漩涡之中,中国诗史上也就未必会有“忧国忧民忧时忧生”的“诗圣”了。杜甫常通过对他人的通达和失意表示出的态度来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落寞情怀。
       张载说:“哀人易感伤,览物增悲心”,就是因为诗人由物推及人事,推及自身,形成了一种物我同构。《秋兴八首》中,诗人面对萧瑟之秋景,念阕之悲心更加强烈。
       四、《秋兴八首》表现出一种凄美的艺术风范
       宗白华评价瘐信的《枯树赋》“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逢摇落,凄怆江潭。树尤如此,人何以堪?”(《美学散步》)凄美便是凄怆之美,是一种审悲,以悲为美。《秋兴八首》以秋日之夕阳、暮色、落花,组成一幅使人黯然销魂的图画。在情调上,诗人则是“不平则鸣”。《秋兴八首》中展示了诗人因政治上的失意、生活困顿、家园难归而产生的失落、愤懑的心理,带有深沉的忧伤。《秋兴八首》引起人们的共鸣,在于人们的审悲观点。审悲即对于愁思悲苦的一种审美。读《秋兴八首》,如见杜甫缓缓行吟于夔州,他的眼前是萧瑟秋景,又有记忆中的京华,他感慨世事之变,内心无限凄怆。亚里士多德说过:悲剧之独特性在于“借激起怜悯和恐惧达到这些情绪的净化”(《诗学》)。杜甫和他的读者,在心灵上交融,贴在一起。
       参考文献:
       [1]叶嘉莹.杜甫《秋兴八首集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38~40,57~59。
       [2]缪钺.杜甫[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31~33。
       [3]金启华.杜甫诗论丛[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199~200。
       [4]傅璇琮、罗联添.唐代文学研究论著集成(第二卷)[C],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149。
       [5]吕尉,藤春江.杜甫夔州时期的审美观照及诗歌创作[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Vol.30 sup:123~127。
       [6]段海蓉.从《秋兴八首》所表现的杜甫心态说开去[J].杜甫研究学刊,1999,Vol.60,No.2:13~17。
       [7]周田青.暮年诗赋动江关―杜甫夔州以来史创作技巧浅析[J].杜甫研究学刊,2000,Vol.64,No.2:62~68。
       [8]田耕宇.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论杜甫诗歌的萧瑟感[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Vol.20,No.2:99~103。
       [9]朱学忠,朱学里.浅论《秋兴八首》的沉郁顿挫美[J].焦作工学院学报,2001,Vol.16,No.3:122~123。
       黄彬,女,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