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本读法]阅读教学中人文素质的培养
作者:邵丽君

《文学教育》 2007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开篇就提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又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最基本特点”。语文是具有强烈人文色彩的基础学科,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民族性、人文性、工具性、实践性的特点,不断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所谓人文素养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乃至个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等。语文课中的“人文素养”,是教材中那闪烁着的中华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史和世界各国的多元文化,是体现主体意识、创造思想、责任感、独立人格、权利意识等方面的内容,包括文化的精华、生命的价值、人间的真情、做人的真谛、生活的激情……。“人文”是潜移默化的东西,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挖掘作品的文化底蕴,让学生汲取精华,陶冶学生的人格,提高做人的修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文化品位,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一、感受作品的文化底蕴,陶冶学生的人格
       “语文”不仅仅是“语言”,还应包括文学和文化。汉语是充满魅力、充满人性之美的;由汉语构成的文学和文化则凝聚着作者的灵性和思想。三者结合,一旦撞击人的心灵,就会产生巨大的人文价值、人文底蕴,并内化为一个人的情感、素养和思想,激发人的想象力、创造力。因此,教师要运用语文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内涵,让学生汲取精华,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健全的人格。
       1、分析作品内容,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语文课本里的许多文章,除了少数说明文以外,它们都是作者积极人生观的反映。虽然作者写的绝大多数不是自己,而是别人,但无论是颂扬还是鞭挞,都是从正面或反面表达了作者的一种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恶、丑的抵制。教师在教这些文章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领悟作品的思想内容,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都是李白、杜甫诗歌中的名篇。李白的诗飘逸豪放,语言流畅自然,杜甫的诗风格多样,但以沉郁为主。李白作品中淡于权贵,傲视圣贤的豪迈气魄,杜甫以时事入诗,所展现的生动而广博的历史内容,不但可以让学生扩大视野,提高能力,其作品中所蕴涵的深邃、凝重的思想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同样给学生以情感上的启迪,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如教学《道士塔》,我先用媒体展示敦煌的资料图片,包括砖画、壁画、书法和绢画等等,接着再展示这些珍贵文物的清单:
       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带走写本、印本、经卷、文书、绢画等六千卷,并拍摄莫高窟照片三百七十六帧;1912年日本人吉川小一郎带走写经四百卷;
       1914年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带走经卷五百七十余件;
       ……
       迄今为止,这批珍贵的文物共被十三个国家所拥有。让学生了解敦煌文化和它流失的背景史实,明确敦煌文化流失的悲剧性,引导学生以史为镜,以人为镜, 并告诉学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许有辉煌的历史,也许也有屈辱的过去,但不管是辉煌还是屈辱,都需要有几种精神,那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和实干精神,以及保护祖宗遗产的意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干出成绩,才能在强手如林的世界和平崛起。通过教学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历史观。
       再如教学《巴尔扎克葬词》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鉴赏文章蕴含的深刻思想和充满激情、意味深长的语言,学习巴尔扎克和雨果两位文学大师在其创作生涯和不朽作品中所展示的博大思想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借鉴课文中对生与死的思考,确立正确的生死观、人生观。
       2、剖析人物形象,陶冶健全的人格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明,造就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王勃的才气、陶潜的高洁、李白的洒脱、陆游的忧国、文天祥的气节等等,无不深深地震憾着每个读者的心灵。屈原被放逐写了不朽之作《离骚》;司马迁饱含屈辱完成巨著《史记》;杜甫,贫困潦倒却不忘受苦受难的劳苦大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现出了利他主义;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体现出来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凌云壮志;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导言》中表现的对科学工作的严谨审慎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的灵魂,他们都是中学生学习的楷模。对这些优秀的人文精神的材料和篇章,教师要把作品同作家人格结合起来,可以通过课文作者和背景资料的介绍进行点拨,可以通过讲授课文内容直接对学生进行教育,也可以通过语言品味、形象剖析来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汲取精神营养,逐渐提高做人的修养,养成美好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
       如教学《琐忆》时,我先结合《〈呐喊〉自序》介绍鲁迅的“弃医从文”,再带领学生深入理解文章深情歌颂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人格,表达对鲁迅的怀念与崇敬之情这一思想内容,然后抓住鲁迅一身傲骨,而又视进步青年为兄弟这一点,启发、引寻学生明白自尊与自谦的道理:自尊就是维护自己的尊严,自尊先要自重,不做损人利己和害己违心之事,不为“苟得”名利富贵而卑躬屈膝,不为“苟得”金钱权力而扭曲灵魂。自尊小而言之使一己形象变得可敬,大而言之,使一国之威得以弘扬。但自尊又不可傲人,自尊者必自谦,不知自谦者就不知自尊,而为自大。通过《琐忆》教学,学生受到了人格教育,提高了思想道德素质。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文化品位
       语文课程目标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感受艺术和学科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语文教材中大多是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洋溢着真、善、美,浓缩了本民族及世界人民的美好情感的精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语文教材中的作品,都是由书面符号创造的,这就决定它的表现形式的特殊性。它不像视觉艺术有形象在眼前,听觉艺术有声音在耳边那样直观,它是间接的表现形象,也就是说,作者创作形象于字里行间,把握它需要阅读者用自己的审美经验转换来实现。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教学中要通过朗读、板书、讨论、分析等形式,“披文入情”,引导学生挖掘课文中的人文美育点,感受自然美,体味社会美,领悟艺术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文化品位。
       1、感受自然美
       自然美是指存在于自然界的自然景物的美。
       大自然的景色瑰丽神奇,锦绣如画。中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自然界的美可谓异彩纷呈。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朗读、分析,运用多媒体图片、影像资料再现课文中描写的自然现象,使学生有亲临其境之感,从而激发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如教学朱自清的《绿》,为了让学生领略到作者笔下表现的梅雨潭的绿的艺术美,我从网上下载、整理了有关梅雨潭、杭州虎跑寺、西湖等地的资料,图片,放给学生看,然后结合课文中的一段描写:“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扬,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着重分析铺垫和对比描写这一特点,通过对描写性语句的赏析,即捕捉语言表达出来的信息,去感受美不胜收的直觉形象,从而产生美感,产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之情。
       又如小说《荷花淀》,作者开篇对优美的夜景作了描写。月色皎洁,洁白的苇席遍地,银白的淀水,薄雾,清风,荷花飘香,展示了荷花淀的地域风貌,勾画出一幅恬静、优美的自然风光,渲染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气氛。
       2、体味社会美
       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的美,它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政治、经济、人的衣食住行等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存在着美,有劳动美、日常生活美、人际关系美。社会美在语文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人情美、人性美、风俗美、行为美……
       人情美反映了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一种至真至善的关系。中学语文中的不少课文都充满了这种能给人以感染、熏陶、促成强烈情感体验的人情美的作品。
       如小说《边城》,沈从文先生笔下描画的是一幅美丽的风俗画卷,展示了湘西民间独具的风俗美、人情美。小说集中表现了翠翠和祖父的祖孙情、翠翠和天保兄弟的爱情及天保和傩送的手足情。翠翠无父无母,没有姊妹,只有和爷爷相依为命。当爱情悄悄萌发而又无所适从时,她感到日子有点痛苦,曾胡思乱想到用出走的方式“惩罚”爷爷。但这种“惩罚”的手段是建立在两人亲情深厚的基础上的。因此爷爷用试探的口吻与她开玩笑时,她又说“爷爷,我一定不走”,表达了对爷爷无限深沉的依恋,表现了她不是一个只顾自己幸福而弃他人于不顾的女孩。爷爷也因为身边只有翠翠一个亲人而无不时时处处关心着她。他为翠翠的亲事操心担忧,尽力促成翠翠的爱情。尽管他赞赏天保,但翠翠不乐意,他就放弃。在生活上,对翠翠也关怀得无微不至,不让她坐热石头,惟恐她生病。在感情上尽力体谅翠翠的心思,翠翠忧伤寂寞时为她讲故事、说笑话、唱歌。小说以简练而生动的笔墨,传神地抒写了感人至深的祖孙情。小说节选部分没有直接写几个青年相爱的动机,但却写到他们表达爱情的方式。傩送用最动人的歌声,没有任何物欲成分的歌声传达着对翠翠纯洁的爱情。天保和傩送没有因为同时爱上翠翠而反目成仇,出于良心和道德及血浓于水的手足深情,为了成全弟弟,哥哥带着失恋的忧伤远走他乡……总之,小说展示了湘西至真至纯的民风、至善至美的人性。
       又如《三块钱国币》中的杨长雄,他是抗战期间上千颠沛流离的大学生中的一员。面对一个自私、吝啬、胡搅蛮缠的吴太太,他仗义执言,据理力争。在与吴太太的三次交锋中,他先是辩论,为李嫂鸣冤;当吴太太把矛头指向他时,他是一忍再忍,到忍无可忍时,他用两个动作便结束了全剧,给人留下了较大的回味余地。在作品中,既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狭义之情,又有同情弱者的善良之心,正义之情。
       3、领悟艺术美
       在任何一种文学作品中,我们都能领略到它的美。如诗歌中的意象、意境美,散文中的诗情画意美,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美、情节美。
       如小说《边城》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光辉的极富审美意义的少女的艺术形象。文中的翠翠是一个天真善良,聪明乖巧,温柔清纯的少女。她和祖父相依为命,对祖父关心备至。因为祖父不理解她的心事,她就幻想出逃让祖父去寻她。可是想到祖父找不到她的无奈,又为祖父担心起来,为自己的想法的后果害怕自责。她情窦初开,爱上了傩送,少女的羞涩,善良的心地又使她难以付诸行动。正当青春期的她,面对爷爷不失时机的委婉引导,面对爷爷旁敲侧击的询问,虽心知肚明,却时不时闪烁其词地表明态度。总之,翠翠是一个善良聪慧、温婉多情的少女。在她身上,对祖父深沉的依恋与对爱情的真挚期盼,外表的温婉腼腆与内心的炽热多情,异乎寻常地融合于一体。
       又如学习了孙犁的《荷花淀》,学生会从水生嫂等一群农村青年妇女的身上,了解到抗日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精神,也会从作者那散文式的格调、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勾画的美好氛围中,领略到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的完美统一,进而提高了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总之,语文反映人类社会的事、情、理、志,表现民族精神、民族情操、民族审美情趣等,负载着丰富多采的文化。语文教材中不仅积贮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含着大量积极的人文情操,深厚的人文美德。教学中教师要认真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并通过恰当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自觉地走进作品,同作品中的人物同悲喜、共呼吸;让作品人文的春风,吹开他们美好的情感,让作品人文的细雨,浇开他们娇艳的心花,让作品人文的魅力,造就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正确的人生观、健全的人格和审美情趣,滋养自身的人文素养。
       参考书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中),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年8月版
       2、刘建琼《语文素养--寻求文化意义》,《语文教学通讯》(高中版) 2007年第2期
       3、倪文锦(主编)《语文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2月版
       4、《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中国和平出版社 2001年版
       5、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2002年版。
       6、《中国素质教育大趋势》,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邵丽君,浙江温岭市第二中学教师。